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猪价总体走势:震荡向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猪价总体走势:震荡向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2013年猪价整体走势:季节性波动、震荡向上,两头略高,中间略低

在当前母猪存栏量、社会养猪积极性以及新型养殖技术推广等因素的作用下,如果不发生大的疫情和自然灾害,从养殖周期看,2013年上半年猪价仍处下跌周期内,当然并不排除由于节日期间的短暂回调,2012年底全国生猪均价已突破15.5元/公斤,2013年春节在2月初,估计全国猪价春节前将继续保持上涨态势,2月初有望挑战16元/公斤。春节后回落直至二季度末,三季度起生猪价格有望反弹。

根据历史周期推算,预计2013年的2季度猪价将震荡回落探底,但估计不会出现2010年上半年深度下跌局面,波动幅度也将远小于2011年。从各个层面分析,悲观预测2013年生猪全年均价在14.5元/公斤以上,不会低于2012年。生猪养殖行业总体仍处微利状态。考虑到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当前正处于加速扩张期,未来2-3年将保持50%以上的扩张速度,预计2013年四个季度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增速将是逐季上升的走势。但2013年猪价走势究竟如何还是要看供求关系和生猪疫病防治。

1、从市场供给分析,2012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给仍较充足。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11月底,生猪存栏同比虽下降0.9%,但存栏量仍达46903万头,比农业部调控目标高出5903万头;母猪存栏同比增加3.4%,突破5000万头,达到5063万头,母猪所占生猪存栏比重为10.8%,处于较高水平。农业部历史数据说明,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年初,母猪的存栏量呈现趋势性上涨态势,2012年2月份以后,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950万头左右。由于母猪的存栏将直接影响到未来10-12个月生猪的出栏量,预计2013年2月份之前,生猪市场供给总体将呈稳步增加态势,由于惜售因素等作用,生猪出栏量增速缓慢。

2、从市场需求分析,猪肉消费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国内居民饮食习惯等因素,猪肉占肉类消费比重在60%以上,远高于禽肉和牛羊肉。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及城镇人口数量增加,猪肉需求亦呈稳步增长趋势,不会明显上升或下降。虽然生猪供给短缺与下一轮生猪供给形成因果关系,但与生猪供应过剩相比,供给短缺对市场价格直接影响的程度更深。根据2006年以来的猪肉价格数据测算,当生猪供给过剩时,猪肉价格通常最多下跌40%,而当供给短缺时,价格上涨最高时达80%。我国猪肉季节性消费特点是,冬季消费量较多,夏季消费量较少。根据调查显示,3、4、10、11月为平季,约占32%;5、6、7、8月份为猪肉消费淡季,约占全年消费总量的27%;1、2、9、12月为旺季,占41%。如果不考虑生猪价格的趋势波动和循环波动,每年的4月和10月基本上是全年的价格低点。每年的1月和12月是高点。

从整体生猪供应来看,2013年春节前生猪出栏相对较为集中,由于原料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下跌局面,所以,在高成本、高风险之下,养殖户一定要见机行事,该出栏时就出栏!

二、不断完善生猪产销稳定发展长效机制

生猪价格的频繁波动是生猪养殖业的大忌,生猪养殖户对瞬息变化的价格难以把握,不能科学和有计划性地安排生产,直接影响到生猪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养猪业在我国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不像其它产业能说停就停,赔钱也得把猪养大;养猪的分散性又决定了其不能形成垄断效应;目前养猪业的主体仍是弱势群体农民;因此,生猪养殖过程还不能完全市场化。为避免猪价的大起大落,生猪养殖政策应从生产、市场两方面构建和完善产销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1、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建立和完善稳定生猪生产和流通的长效机制。一是要积极探索有利于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调节机制。国家生猪收储政策应借鉴粮改经验,建立类似粮食收储机制,实行生猪保护价。当猪价下跌至盈亏线以下,采取保护价收购。当供应不足导致价格上涨时,养殖户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当猪肉价格高于政府支持价时,国家可将补贴这笔钱拿来补贴城镇居民。二是加快建立现代化肉类批发市场和购销体系,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参与肉类营销体系建设。国际经验表明,小流通只能带动小生产,大流通才能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则带动现代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转入过剩经济状态之后,情况就变了,流通逐渐成为先导环节,流通带动生产,只要产品能够销售出去,生产不成问题。在解决“猪周期”的问题上,应当有全面和长远的考虑,统筹兼顾,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一以贯之地实施。不能等市场供求出了问题就关注,一旦市场平稳后就撒手不管。三是不断完善收储预案。“冻储”等措施确实能在短期内起到抑制猪价下滑、稳定生猪市场的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因受存储期的限制,一旦某个时段集中上市,势必对供需市场造成压力。因此应不断完善市场生猪销售体制,及时引导生猪行业按照市场自然规律,自行调节进入正常运行轨道,才是长远之计。

2、建立稳定的持续的财政保障支持体系。一是建立持续的能繁母猪补贴制度的政策。由于生猪生产链中能繁母猪是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加大对能繁母猪的财政补贴力度十分重要。从过去的实践可以看出,只要国家实行了这一政策,养殖户就像吃了颗定心丸,就有了养殖信心和积极性。保费的补贴标准也要提高,要能基本含盖一头能繁母猪的价值;二是扩大免费防疫的范围;三是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定向扶持种猪基地建设。四是设立养殖业贴息贷款。现在还没有针对养殖业的贴息或低息贷款,商业贷款利率高还贷时间短,而生猪生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没有保障,养殖户不敢使用,国家应设立专门针对养殖户的中小额贴息贷款。

3、强化行业组织管理能力,鼓励农户参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具有养殖规模大、生产条件好、管理服务体系健全、抗风性能力强、自我调节灵活性应变能力高等优势,在猪周期变短变缓过程中,受市场冲击小。而与之合作的养殖农户风险小,虽然利润不算很高,但比较稳定,不会大起大落,甚至亏本。因此,对于资金短缺、技术缺乏、养猪积极性高的农户,政府应积极提倡“企业+养殖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模式,鼓励支持养殖农户参与合作组织,引导加强龙头养殖企业与养殖户结对。通过龙头养殖企业的扶持,发展壮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大型龙头养殖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以倾斜,使之与农户、生产基地紧密联结,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发挥龙头企业效应。

(作者虞华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高级统计师,虞丽娜江苏省盐城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