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拨开迷雾看风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拨开迷雾看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收益就伴随着高风险,特种种养殖业除技术不成熟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的风险外,更存在由于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市场风险。

虽然特种种养殖业在我国已发展了20多年,但是与常规种养殖业相比,它的种养规模只占极小比重,市场开发也相对较弱。而且特种种养殖大多属民间自发行为,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长期以来小、散、乱的现象一直困扰着特种种养殖业的发展。虽然特种种养殖利润较高,但同时市场风险也很大,选择特种种养殖一定要谨慎。

《科学投资》研究发现,近几年,特种养殖的市场大起大落很厉害,特种种养殖产品的市场也相对较小。一般投资者只强调特种种养殖的高收益,事实上,高收益就伴随着高风险,特种种养殖业除技术不成熟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的风险外,更存在由于市场变化而引起的市场风险。特种种养殖的市场随时会有竞争者加入,有限的市场需求随时会发生变化,加上少数人的炒作,更使特种种养殖业的市场风险加大。前几年炒作过的蜗牛、海狸鼠就是例子,由于大多数投资者缺少必要的市场分析,盲目上马,导致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小心一本万利的骗局

特种种养殖的飞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也招来了许多别有用心的骗子。特种种养殖领域成为国内骗案的高发地带。常见的骗术包括虚假宣传、炒种、合同欺诈等等。事实上,宣传广告越是天花乱坠,越要提高警惕,谨防其中有诈,切不可轻信“包赚不赔”的承诺。

所有的骗局都是利用了人们贪婪的本性,特种养殖的骗局也不例外。2005年5月,河南出现了一条署名为“河南省新野县宏兴生物养殖有限公司”的“养蝎致富”的广告。广告上声称,该办事处除“推销种蝎、传授蝎子养殖技术”外,还实行“跟踪服务、死蝎包换、幼蝎回收”的承诺。“养蝎致富”的消息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一些渴望致富的人纷纷到该公司设在广汉的办事处询问。有数十人以每只4,8元的价格购买了种蝎,付出了二三十万元的买蝎款。然而,尽管养蝎户们小心翼翼地饲养蝎子,可是种蝎仍然死得一塌糊涂,而此时该公司早已经人去楼空。

还有皮包公司销售种猪,一头种猪20公斤左右,进价200多元,卖给养殖户要1200多元。很多发财心切的养殖户明知是天价还要买进,是因为其在购销合同中承诺,种猪产仔后可回收,每公斤25至30元。表面看来确有赚头,可是合同中早已埋下“地雷”:回收条件十分苛刻,农民养殖户很难达到要求。

东北的农民刘志贵也是听信了广告的宣传,开起了自己的林蛙养殖场。据广告介绍,一对种蛙成本在100元左右,一对种蛙一次产蝌蚪上千只,长成大蛙后一只能卖10元左右,也就是说投入100元,就能回报近万元。这种一本万利的事,谁看了能不动心?刘志贵就更不用说了,他赶紧专程前往那家公司与对方见面,急着把这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抓在手里。

对于养殖方法,对方说只要在山区里找个深水坑,把蛙种投里头,喂喂饲料就可以了。满以为高价买回来的种蛙能给自己生下无数个金蛙,可事实正好相反,刘老汉家的种蛙不仅繁殖率极低,而且个头儿比人家的小了一号。1万多元的投入全打了水漂。

事实上,据专家介绍,林蛙有100多种,目前较受外商欢迎的有断纹和双线这两个品种,因为这两个品种蛙油的含量和它的肤色比较好。而人工养殖林蛙涉及的技术很多,繁殖期、陆地期、越冬期都有不同的技术要点,比如防逃、防病、保饵料、防天敌等,哪个方面处理不好都有很大的问题。

该怎么尽可能避免重蹈刘老汉的覆辙呢?专家表示,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单位,最好是选择有较多的固定资产的单位,尽量不选择租房办公的;第二尽量选择项目推广单位全部工作人员,妻儿老小都是当地人的;第三尽量选择有上级主管单位的;第四尽量选择成立时间比较长,经历过市场的验证。能承担一定风险的单位,不能把风险全交给养殖户。

注意种养品种的合法性

还有更让刘志贵心烦的事,他不仅投资失败,损失了1万多元,手头仅有的一些林蛙也被相关部门没收了。原来,林蛙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人工养殖时首先要有驯养许可证,要经营出售必须申请经营加工许可证,运输也要有准运证。有条件的可以办这些证件,没有条件的,也要有授权单位出示授权委托书。

同样是特种养殖户,内蒙古的林蛙养殖户周至善就比刘志贵谨慎多了。他采取的是跟当地林蛙研究所合作的方式,成为示范寄养点。在从事林蛙养殖之前,周至善也经过了细致的市场调查。最终找到这家在当地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诚信度的研究所,经营也比较成功。得知被骗的刘志贵并没有气馁,因为他看到市场对林蛙还是有需求的。他打算找一个正经的科研单位,学好了继续养。

目前中国林蛙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确是抢手的紧俏货,每只商品林蛙的收购价格达到5至8元,林蛙油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已经接近每公斤3000元,国际市场的林蛙油价格更是高达每公斤10000多元。由于林蛙是我国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关部门严禁捕猎,目前人工养殖林蛙的规模还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林蛙市场缺口巨大,林蛙养殖项目的前景美好。

光有热情是不够的

现在想要致富的人很多,但合适的项目太少。因此,当看到那些诱人的致富项目宣传时便如获至宝,抱着血汗钱毫不犹豫跳进了圈套。利用投资者的单纯和迫切,一些投机者轻而易举地屡屡得手。

投资某一种新品种,不能只听宣传中所谓前景有多好,还要看它是否已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加工体系,以及是否有较成熟的市场空间,否则必然会遭遇后顾之忧。轻易相信有人包销,就等于相信天上会掉馅饼。

3年前,上海郊区一些农民自发集资数千万元,引种了几千亩的米邦塔仙人掌。2003年11月,66岁的老杨和爱人拿出积蓄10.5万元,开始投资种植米邦塔仙人掌。一起种仙人掌的还有20多户人家。他们合伙租了140多亩地,总共投入了200多万元。最多一家出资20多万元,不仅拿出了自家全部积蓄,更向许多亲戚朋友借了款。为了降低成本,统一种植与管理,他们组建了合作社,老杨成了大家的带头人。

之所以心甘情愿掏出血汗钱,是因为农民们获知:米邦塔仙人掌是个宝。那段时间,电视里一直在宣传,引种自墨西哥的米邦塔仙人掌,在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压等方面有明显食疗作用,它不仅可鲜食,更是加工食品、保健品、药品以及化妆品的好原料。

为了确定投资的真实性,许多农民还自发去外地考察。100多人包了2辆大巴士去参观一家种片公司,看了这家公司场面壮观的加工厂奠基仪式。这家公司还帮他们算了一笔账:每片种片卖18元,每亩种植2000片,共需投入3万多元;但每亩仙人掌年均产量有1万公斤,由该公司负责包销,即使每公斤收购价4元,第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了。回来后,有六

成人决定投资。

但是,一年过去了,这家公司并没有来收购。原来,加工厂纯属子虚乌有,血汗钱早被人卷走了。看着大棚里疯长的仙人掌,他们欲哭无泪:叫卖没人要,铲掉舍不得。

其实,种植仙人掌并非没有市场,但产品开发的过程却异常艰难。金山山阳镇的仙人掌种植户朱培林就和两位合伙人办起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专门开发仙人掌系列产品。为了寻找市场突破口,朱培林请来一批大学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经过10多个月的反复试验,已成功开发系列的深加工产品。

为了开发仙人掌的系列产品,不懂技术的朱培林付了不少“学费”。最初,他请人设计生产工艺,并且完全听从“专家”建议购买设备,可是后来却发现购置了根本用不着的机器,白白多花了10多万元。还有一次,在一位工艺师的指导下加工乳饮料,他们在调试口味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后来却在乳饮料中发现了许多沉淀,为此他们不得不紧急“召回”已送出的5万盒乳饮料,为此损失15万元。

朱培林也领略了市场的无常。刚办厂时,还没有聘请专业人士,大家七嘴八舌就决定生产饮料,其实单一的饮料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结果导致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现在,公司生产的8类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和选择,只有果条、干粉、胶囊、干粉片等4种较受欢迎。老朱接下来准备调整生产方针。

去年年底,朱培林参加了3个展销会,并很快就接到了外地5份订单,一一赶过去洽谈,才发现对方只是骗吃骗喝。现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摆到了朱培林眼前。到目前为止,他投入的300多万元,还没产生一丁点利润。为让消费者了解并接受仙人掌产品,他慷慨地一次次送出产品,现在回头客逐渐多起来了,但是购买量仍十分有限。

种养殖产品的产业化需要科技、资本的支撑以及人才的支持。生产、加工、销售,众多环节都由投资者自己完成,这样的产业链是不科学的。寻求龙头企业的支持,也许是特种种养殖产业化的一条捷径。联手后,对方不仅会注入一定资本,还会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嫁接过来。

正确判断市场行情

在前几年热炒过的特种种养殖风潮中,“鸵鸟热”算是很有特点的一个。这个产业在我国虽然只有十几年历史,但曾在短时间内在全国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全国鸵鸟养殖企业最多曾经达到400家。

然而没过多久,很多投资者就陷入了资金紧张的困境,鸵鸟每天得吃饲料,种鸟又舍不得杀,小鸟养到一定阶段没有人要,最后连买饲料都成了问题。对于如何把鸵鸟转化为有市场需求的商品,投资者几乎没有认真考虑。只是听说别人养的效益很好,自己也去养。1994年,刘先生也是随着这股大潮卷入鸵鸟养殖的。种鸟有3万元一只的,也有1万多元一只的,他一共买了30只养殖。后来,刘先生听说附近有个鸵鸟场要转让,就花15万元接了下来,总共花了将近100万元。老刘是城里人,养鸵鸟没有土地,就到郊区去租地,还要雇人工,每月房屋水电费等各种开销都比较大,用他的话说,如果商品鸟的价格每只在1500-1800元还能赚点钱。

但是他没想到鸵鸟的市场变化太快,2000年他的幼鸟长大上市的时候,鸵鸟的价格已经降到了1000-1300元一只,刘先生只能认赔了。

事实上,在投资者纷纷介入种养殖这个环节时,产品的后期深度开发当时并没有跟上。不过也有在众多赔本的人中赚到钱的投资者,这就是那些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找到新增长点的投资者。朱冰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办了一个10亩地的农场,当时鸵鸟种鸟的采购价格是3万元一只。后来,他陆续又收购了几批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鸵鸟,使养殖总数达到上千只。

从1997年到1999年,养殖场几十万元的流动资金都用掉了,仍然不见产出。于是朱冰想到了生产一些初级加工的产品,包括白蛋、生肉、生皮等,市场反响出奇得好。朱冰第一次给超市送了20枚鸵鸟蛋,售价130元一个,没想到3天后就接到了对方催货的电话。朱冰于是乘胜追击,迅速把经销商从1个商场扩大到20个商场,在北京家乐福、赛特商场、燕莎友谊商店等超市,当时每个月的鸵鸟蛋销量可以到达500枚,销售收入达6万多元。到了2000年,他又和北京两家企业联合开发鸵鸟酱肉。

他算了一笔帐,一只鸵鸟平均产35公斤肉,而一斤鸵鸟酱肉的成本是34元,一只鸵鸟做酱肉可卖到1200元,而一只鸵鸟的养殖成本在1500元左右,现在还差300元就可以收回成本了,他又把目光集中到了鸵鸟皮和鸵鸟骨上。

搞产品深加工要建工厂,买设备,这需要大笔的资金,可是,朱冰手里的钱根本不够用,他想了一个借鸡生蛋的办法,就是委托加工。利用相关企业现成的技术设备来加工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甚至利用他们拥有的市场销售自己的产品,这一招既省钱又管用。他把重点放在鸵鸟皮和鸵鸟骨的深加工上。

鸵鸟皮开发成功,结束了朱冰养鸵鸟赔钱的历史,他与一个曾在一家意大利鞋厂做过鞋匠的师傅联合,开始制作全手工鸵鸟皮鞋,头一年就赚了50多万元。2002年,他们开发的鸵鸟皮革系列产品全面推向了市场。此外,经过4年对鸵鸟骨的研究开发,2006年初,他们生产鸵鸟骨片已经面世。

朱冰养殖鸵鸟赚到了钱,其实他最先引进鸵鸟的价格也是很高的,但他能够在鸵鸟价格低时补充种源,降低了引进鸵鸟的单只成本,分散了高价引种的风险,再加上及时搞了深加工,借助社会力量开发系列产品,形成了产业链,才得以在鸵鸟养殖市场站稳脚跟。

同样的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由此我们看出,虽然养殖业有一定的市场前景,也有钱可赚,但是,在决定进入这个市场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市场,特别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