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书读得越苦越好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的苦读认同对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理想的明确程度对苦读认同与主动思考倾向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随着苦读认同水平的增高,其调节作用会减小。并且,年级与苦读认同水平显著正相关。基于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应提倡快乐学习和脑力型学习。
【关键词】苦读 学习理想 学习兴趣 主动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从古至今,无论是教育理论家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所倡导的各种各样的“劝学说”“劝学篇”都是关于苦学的谆谆教诲 [1],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等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奋发图强。时至今日,“苦读”仍然是部分学生的信念与选择。那么,书读得越苦真的越好吗?如果学生相信书读得越苦越好,他们还有学习兴趣、还喜欢主动思考吗?有理想的苦读与没有理想的苦读有何分别?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中小学生对“苦读”的认同水平对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2012年,课题组对云南剑川、昆明,贵州贵阳、纳雍,重庆黔江等地的12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17份,有效率为91.6%。其中,男生551人(49.3%),女生566人(50.7%);四年级123人(11%),五年级188人(16.8%),六年级181人(16.2%),初一240人(21.5%),初二255人(22.8%),初三130人(11.6%)。
2.研究工具
为了了解学生苦读认同,共设计了6个相关题项,划分为5个等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在本次测试中这6个题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713;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度,设计了“我的学习兴趣”的选项,划分为5个等级,“从没有”到“很浓”;为了了解学生的主动思考倾向,设计了“我喜欢主动思考”的选项,划分为5个等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理想的明确程度,设计了“在学习上,我有自己的理想”的选项,划分为5个等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3.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研究的是苦读认同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的影响,以及学习理想对苦读认同与学习兴趣、主动思考之间的调节作用。因此,自变量是中小学生苦读认同,因变量是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学习理想是调节变量。
根据研究要求与研究工具设计思路对10位主试进行培训,统一指导语和施测时间,并对可能出现的与问卷有关的问题进行详细解释,然后对被试群体进行集体施测。问卷收回后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对本研究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并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与均值。首先,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苦读认同与学习理想、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存在显著负相关,而学习理想与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各变量之间存在进一步分析的可能。同时,年级与苦读认同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学习理想显著负相关,性别与各变量的相关都不显著。其次,从各变量的均值来看,苦读认同的平均值是2.28,表明当前中小学生苦读认同水平较低;学习兴趣的平均值为3.21,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处于较高水平;主动思考的平均值是3.26,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主动思考水平相对较高;学习理想的平均值是3.56,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理想。
注:*代表 P
2.学习理想调节效应分析
在本研究中,采用层次回归的方法来检验学习理想在苦读认同与学习兴趣、主动思考之间的调节效应。统计分析过程中,分三步使各变量分别进入回归方程。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使其纳入方程。在将人口学变量进入方程的过程中,对性别变量进行了转化,性别的参照类为女生,使其形成虚拟变量。第二步采用逐步进入法使自变量和调节变量进入方程。第三步进入的是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互效应项,以了解其调节效应。为了避免共线性问题,根据Aiken等人的建议,对相关变量进行了中心化。[2]具体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苦读认同与学习理想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苦读认同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49,P
注:*代表P
3.学习理想调节作用的交互效应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学习理想作为调节变量对主动思考的影响,本研究将苦读认同和学习理想两变量的得分按照高(M+1SD)、中(M)、低(M-1SD)分为三个组来考察其影响作用,交互效应的具体分析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苦读认同水平较低时,学习理想水平对主动思考水平的影响较大,但随着苦读认同水平的升高,学习理想对主动思考的影响日益减小。
四、结论
1.年级与苦读认同显著正相关
以上对人口学变量与苦读认同的相关分析表明,年级与苦读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是因为随着年级增长,课业负担不断加重,给学生带来的痛苦感受也越来越明显,以至于一些中小学生盲目地将“学得痛苦”等同于“学得好”。同时,对“父母认为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越好”的调查中,有63.3%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符合,并且从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选择比较符合的人数比例从59.6%上升到76.2%。可见,父母对“苦读”的赞同程度的增加也是造成学生随着年级增长,苦读认同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苦读认同与学习理想对学习兴趣与主动思考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通过回归方程的分析表明,苦读认同水平对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当中小学生过分相信读书读得越苦越好时,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倾向会显著降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目标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是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中小学生仍然坚持一味下苦功、出苦力、高耗时的学习方式,他们很难有精力和时间去发现、去思考、去创新,甚至造成恐惧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的现象。
学习理想是支持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同时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方向。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学习理想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可见,明确清晰的学习理想对激发中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主动思考倾向等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3.学习理想对苦读认同与主动思考具有调节作用,但随着苦读认同水平增高调节作用会减小
通过多层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学习理想对苦读认同与主动思考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是对苦读认同与学习兴趣不具有调节作用。说明当中小学生苦读认同水平较高时,学习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倾向,但无法激发其学习兴趣。其调节效应具体而言,在苦读认同与主动思考的交互作用中,相同苦读认同水平的学生,其学习理想水平越高,主动思考水平也更高。此外,根据调节作用的交互效应分析,随着苦读认同水平的提高,学习理想的调节作用逐渐减小。说明在中小学生过分相信苦读的情况下,学习理想对主动思考的激发作用越来越小。
五、建议
1.提倡“快乐学习”
从研究结果中不难看出,苦读认同水平不但会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造成显著的影响,而且与学习理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充分表明了读书读得越苦对中小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越具有危害性。因此,应提倡中小学生换个角度、换个心情来学习,将学习视作“美差”而非“苦差”,鼓励学生“快乐学习”而不是“痛苦学习”。一是帮助中小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二是通过适时、有针对性的引导、激励和表扬,激发中小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三是根据中小学生的起点、特点、需要、能力以及目标,及时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帮助与支持(而非管制与控制);四是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问题、需要和选择,微笑面对学生的优劣与得失;五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排除对学习不必要的忧虑和恐惧,鼓励学生爱上学习。
2.提倡“脑力型学习”
造成我国部分中小学生迷信“苦读”的大背景是:“我国教育仍走着一条与经济发展相同的粗放型道路。这条道路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高消耗;二是低产出;三是粗放式;四是鄙视科学。”[3]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令人震惊的时间和精力,将学习当作“体力劳动”。这种不尊重规律、畸形的学习方式,不仅严重扭曲了学习的本质,损害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阻碍了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因此,应引导和帮助中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体力型学习”走向“脑力型学习”,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知识、背景、语言、思维去探究学习的内容,分析学习的过程,发现学习的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注: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 (项目编号:11JBGP01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郝德永.快乐学习: 愿景与路径[J].全球教育展望,2006(7).
[2]Leonas.Aiken,Stephen G.West,Reno R R.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M].Arizona:Sage Publications,1991.
[3]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 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J].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