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非创伤性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非创伤性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非创伤性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082-01

2006年4月,我院收治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该病例术前误诊,但采用囊肿切除术后治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37岁,已婚,满族。因发现外阴肿物2年,于2006年4月11日经本院妇科门诊以“左侧前庭大腺囊肿”收入院。患者于2004年4月经本院妇科门诊发现左侧大内侧有一3 cm×2 cm×2 cm大小的肿物,触之不痛,经期肿物无变化,无痛经及其他不适;近3个月发现肿物渐增大,行走受限,无发热及尿痛。既往无外阴创伤史,无会阴侧切史,G1P1L1,2000年剖宫产娩一男婴,IUD避孕。否认家族中类似病病史。妇科检查:左侧大内有一6 cm×5 cm×5 cm隆起肿物,质中,表面光滑无触痛,深达处女膜内缘,不活动,阴道畅,宫颈光滑无糜烂,宫体大小正常,无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肛诊:骶韧带处未触及痛性结节。在左侧神经阻滞+局麻下行左侧前庭大腺囊肿切开引流术,发现囊内液体为咖啡色黏稠状,故行囊肿切除术,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外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5天拆线出院。随诊无不适。

2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首先由Rokitansky于1860年报道,1921年Sampson根据临床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出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并提出内膜组织经由输卵管逆流入腹腔,此后研究逐渐增多,但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学者们对其组织发生进行了广泛探索,提出了很多推论与学说,如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症(LUFS)学说、遗传免疫学说。无创伤史的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能用种植学说解释,子宫体、宫颈、阴道、会阴之间均有淋巴管相通,子宫内膜可以通过此淋巴管在会阴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故认为无创伤史的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淋巴转移学说的结果。本例患者无明显的与月经周期相伴的周期性肿物疼痛现象,术前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前后两种治疗方案不同,疗效不一。该病十分罕见,特报道提醒广大临床医师注意。

[参考文献]

[1]李美芝.妇科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37.

(收稿日期:200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