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中美术教学中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美育情感创造性思维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高中生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学业负担过重,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考学的双重影响下,高中生习惯性的把美术欣赏课视为副课,休息课,而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真正用意和目的,这样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过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美术欣赏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他们渴望获得书本以外的更多有趣的知识。

如今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把“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的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新课程理念突显教学的生成性,倡导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使一堂艺术欣赏课高效完美,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学要求:

一、美育的传播――明确教学任务,增强美育意识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的名言,这句话就是说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都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换言之,美育,包括艺术教育,不但是人格修养的入门途径,而且也是使它达到成熟的、高级的境界的必由之路。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含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这个任务并不是通过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在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二、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唤醒――用情感来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的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内容,如《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的痛苦的表情等等,再通过生动恰当的语言描述,以此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二是适当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要注意问题不要太多,要少而精,重点要突出。其三要以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一点很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位引导者和鼓励者,随时要注意学生的情绪,要通过渲染和营造一种气氛来感染学生。我们知道欣赏美术作品的关健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教师通过自己的行动、微笑、夸奖,渲染了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引发了联想,强化了情感体验,进而达到了情感共鸣,取得了欣赏教学的最佳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我们最方便、最有效的,也是我们千万不能忽视的教学手段。

三、无法中有法、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讲究教学艺术,探索正确方法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画师出了个“深山藏寺”的题目,令其弟子作画。大弟子画了一座山,山中有一座庙;二弟子也画了一座山,树木掩映下露出庙宇的屋顶,远远望去颇有点“藏”的味道;而三弟子思忖良久后,画了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和尚挑着水往山里走。三者相比,显然后者高人一筹,含蓄地体现了主题,余味隽永,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自然得到老画师的赞赏。这种言不尽意、意在画外的无尽妙处给我们以非凡的启示:艺术手段的精深微妙,可应用于教学艺术之中。古人论画,常有无法中有法、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的说法。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合乎教学规律并具有独创性。“深山藏寺”给予我们的微妙领悟应用于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启发学生的新思维,寓教育于艺术良方之中,寓教育于文化艺术之中,教学艺术因之而升华,教学也因此富有个性魅力。比如,《进入历史》这一课应该说学生会比较难以理解和欣赏。我们可以采用先让学生诉说自己曾经有过的觉得最有趣的梦境的方法来进入课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也不妨暂且做一回周公抑或弗洛伊德,诠释梦境与人的潜意识的关系,然后联系到用绘画作品来表达。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生动活泼又紧扣主题。学生的学习兴趣陡然攀升,而且能够针对一些表现手法对号入座,逐步理解和学会欣赏。当然课题引入阶段的时间不宜过长。

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术欣赏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正是美术欣赏的魅力之所在。曾记得有一本叫《小王子》的书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沙漠中遇到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小王子求他画一只绵羊,这个人努力地画,有角的、没角的、生病的……但怎么画,小王子都说不对不对,最后那人画了一只箱子,箱子上有个洞,并告诉小王子他要的羊就在这个箱子里。小王子非常满意,说:“这就是我要的羊。”我们能否从这个有趣的、富有哲理的故事中悟出一点道理呢?小王子要的不是他眼睛所看到的绵羊,而是他心里想象的绵羊。眼睛看到的,实际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教育观,其观点就是强调多元化、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事实上,美术课本中大部分文字欣赏的叙述部分只能代表一家之言,不是唯一的。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能搞教师一言堂或者照本宣科,它不象数学、物理那样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有差异性的,要能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见解和感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看法、观点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可能。如在欣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被缚的奴隶》时,教材上讲述的主题是反映了争取自由和渴望解放的精神,但有学生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皇为了加强其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故意塑造了这个痛苦的、垂死的奴隶的形象,目的是起到威吓人民的作用。该同学还学着用威严的口气说:“谁不服从我的统治,就是这样的下场!”一席话逗得同学们都笑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是米开朗基罗创作的陵墓雕塑《夜》――展示的是一位低头熟睡的、姿态优美的裸女形象,有学生说这是意大利美蒂奇家族腐朽生活的象征,他们死后还想要美女陪伴。显然学生的观点与教材上的观点不符,但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批评,相反是给予肯定。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美术欣赏教学应该看重其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也很少有统一性,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美术欣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我们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学生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要培养他们主动地、独立地欣赏美术作品,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去培养学生的种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和品质①。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中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1] 摘自《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作者:上海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