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代通江“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及学术文化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代通江“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及学术文化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明清史研究]

主持人:陈宝良

主持人语:当下史学研究的进展,除了理论、方法的创新之外,越来越依赖于文献资料的重新发掘。就文书来说,除了属于“私”的范畴的民间文书之外,尚有众多以中央与地方档案为表征的官文书。在官文书中,各种法律文书,尤其令人瞩目。至于一般的民间文书,除了名噪一时的敦煌文书、徽州文书之外,陆续在黔东南发现的文书亦正在吸引跟多研究者的关注。若是将眼光往下看,再辅之以田野调查的勤足,发现更多的民间文书,无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本期所收的两篇论文,已经足以证明新的文献资料的发现及其解读,对于明清历史的重新认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唐宋以来,四川地域社会与文化,世人早已耳熟能详。宋代眉山苏氏父子、兄弟,以及由此形成的“三苏”之学,更是引发众多研究者的兴趣,成果斐然。清代通江“三李”,或许其名头无法与眉山“三苏”相比,但从张明富所撰关于通江“三李”一文来看,不惟对于深化通江地域社会、文化研究不无裨益,且与目下家族社会史的研究新趋向若合符契。至于作为地方法律文书的《盟水斋存牍》,众多的研究者已经从各种角度进行了解读,但从刘涛所撰关于明代吏员参充与指参一文来看,亦足证利用该法律文书,尚可对明代的社会与文化进行更为新颖的解析。

摘要:所谓清代“三李”,即是指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此三人,在康雍乾之世,名动一时,道光《保宁府志》、《通江县志》皆有专传。《雪鸿堂文集》收入了三李的大量诗文,内容极为丰富,涵盖经史子集,反映了三李具有深厚的学养和非常渊博的知识。透过《雪鸿堂文集》,综观到三李的人生际遇为政理念,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三李求是创新和经世致用的学术文化精神,可以得知其家世及人生际遇。

关键词:清代;通江;三李;人生际遇;为政理念;学术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130-07

阅读清代通江三李的《雪鸿堂文集》[1],犹如一次走近三李的精神旅程。走近三李之旅,令人颇不宁静,一直伴随着内心的震颤和感动。一方面,为其胸怀宽广、学识渊博、仁政爱民而一唱三叹,另一方面也为其逆境、曲折、命运坎坷而泪湿青衫!走近三李之旅,还是一次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愉快之旅,三李的文字和品格浸透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尽显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目前,学术界特别是历史学界,对三李少有论及,兹试从三个方面对清代通江三李做一历史的考察。

一、“三李”的人生际遇

清代通江县,隶属四川保宁府,僻处万山之中。然诺水滔滔,峭岩奇岫,山川之灵独钟于斯。“三李”,即诞生于这一片热土。所谓“三李”,即是指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此三人,在康雍乾之世,名动一时,道光《保宁府志》、《通江县志》皆有专传。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其家世及人生际遇。

“三李”,祖籍陇西。唐僖宗时,其远祖李继颜,官洋州刺史,以“平寇”功封侯,食邑始宁郡。始宁,即后之通江县治。子孙遂世居通江,成为通江人。这一家族禀通江山川之灵秀,历宋迄明,文武之才,代不乏人。其较著名的,如:明初,李禄荣官至将军,与元兵战殁于大舍坪,土人立祠祷祀;永乐中,李铎中甲午科举人;正统中,李志以贡监官贵州乌撒经历。传至李蕃已历七世。李蕃(1622—1694),字锡征,号懒巷,又号振公,生而颖异,七岁丧母,起居饮食惟祖母是依。祖母授以章句,悉能成诵。父能白,携之就馆读书,一年之后,其为文,老成长者皆自谓弗如。1642年,20岁时,补博士弟子员。明末蜀中大乱,随父避难汉洋,九死一生。清初归里,时战乱刚刚结束,田园荒芜,井里萧条,家产散去殆尽,“止藉芋栗以自给”,勉强糊口度日。而李蕃“力学不少休”。顺治丁酉(1657年)举于乡,时年35岁[2]。1670年,48岁之时,出任山东登州府黄县县令,“效职九年”,[3]以廉直被诬下狱,流放辽西两载有余。脱罪得释,“贫无以归,侨寓芜湖”。为寻求心理慰藉,笃信佛法,精研《法华经》,希得“法华”要旨,“指引迷惘”[4]。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过花甲,方得归里。回到家乡后,追求孔颜乐处,保持乐观心态,“屏居闲处,俗驾罕至,萧然一室,传经而外,惟著述自娱,间或问泉石,课桑麻,与田父野老相往复不厌。”优游林下10年。虽一生坎坷、颠沛,然性格豪放,与人坦然,不设城府,“重然诺,敦气谊”,乐于赈困,不望回报。病笃时,作《遗子良言》,一日喜怒:桀骜横民、卖法奸吏,理应穷治;无知之辈出干犯之言,触我颜行,则当恻隐。“惟于盛怒时平气静思,则宽宥必多。”二日听断:词讼明有曲直,虚心无欲,揆之以理,则鲜有不当;不察左右吏胥之言,将为所愚。“听决躁妄,固多误事,延缓亦易滋弊。”三日裕后:人世高门鼎族,莫不起家于贫贱。然贫贱者能贻子孙以科第,而科第者罕能以富贵传子孙。大抵一行得第,不念祖父之艰难,骄奢淫逸,瞬间家道中落[4]。其遗嘱三事,犹以修己治人之道训示后人。殁于康熙甲戌二月二十一日,享年72岁,寿越古稀。

李钟璧(1658—1736),字鹿岚,蕃长子,“仪表俊伟,温厚端肃,沉静聪慧,危坐终日,略不偏倚,经史帖括而外,非正之书、非礼之色未尚接目”。年十九,受业于东牟理学醇儒王源水先生。“潜心正学,殚精于濂洛关闽之书,矢志高尚,慨然欲绍绝学焉。”然时过不久,至1679年,不白之冤从天而降,父亲被诬入狱,家庭蒙受巨大灾难。年仅21岁的钟璧,孑然一身,毅然北上人京,叩击登闻鼓,希望能够昭雪父冤。但孤立无援,“事克不就”,父亲发配辽西。遂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在外父亲的重任,往返于吴楚燕赵之间,来回奔波,备尝艰辛,看惯了世态炎凉,时常“忧形眉睫”。经四年的熬煎,终于奉亲旋里,家人团聚。但经此打击,家庭经济陷于困顿。钟璧作为长子,勇挑家庭复兴的重任,“诛茅葺舍”,不辞劳苦。尽管如此,家庭境况仍是窘迫异常。钟璧析居芝坪时,“萧然一蓬”。但好学不辍,“一编自持,雨夜霜晨,吟哦弗倦”。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丁卯),钟璧中举,时年29岁,仍苦读不异前时,希望能够科举入仕,“冀升斗禄,稍慰亲心”。但“五上公车,辄屈于有司”,会试皆名落孙山。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钟璧36岁,父亲李蕃去世;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戊寅),40岁,母亲仙逝。“俱素食三年,衰毁骨立”。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丙戌),48岁,任广西平南县令。“历七载,内迁刑部督捕清吏司主事,例授承德郎,赠父母同官阶,藩司不悦,以疾注休。”夙抱未展,“老卧山陬,贫无医药”,晚景凄凉,乾隆元年(1736年)去世,享年78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