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托尔斯泰VS里尔克:向死而生的男人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托尔斯泰VS里尔克:向死而生的男人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乐东黄流人,文学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德国诗人里尔克托尔斯泰晚辈,1905年,里尔克还年青,风华正茂,与女友莎乐美结伴游历俄罗斯,拜见了垂垂老矣的托尔斯泰,钦佩之至,受益甚深。五年后,托尔斯泰去世,但里尔克始终没忘记托翁对自己的精神赐予,1922年的名诗《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还专门向托尔斯泰和俄罗斯大地致敬。

秋日读《战争与和平》,有一个小发现:托尔斯泰和里尔克都特别关心死亡问题。

《战争与和平》第四卷,主人公安德烈要死了,托尔斯泰说:安德烈越来越崇高,仿佛要飞跃人间而去,如同圣徒。我们知道,安德烈其实是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的一个分身,所以这种对死亡的庄严态度,是托尔斯泰自己的一个憧憬。

我们可以叫“安德烈式的死亡观”。

托尔斯泰还写道:女主人公娜塔莎,还有安德烈的妹妹,眼见安德烈渐渐步入死境,仿佛一步一步进入灿烂的永恒,不但不悲,反而肃穆待之,自身也有神圣之感。这种“升华”或曰“画龙点睛”,我以为不那么可信。这里流露的是托尔斯泰对死亡的畏惧。为了拒斥死亡,赞美之,崇高之,升华之,最后把死亡变成一场道德歌剧。这种克制死亡恐惧的心理策略,人类很常见。

托尔斯泰50岁以后,精神突然大变,转而投身宗教。有人推断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人过中年后,死亡如同挣脱不得的寄生虫,气息越来越盛,托尔斯泰最后投身宗教,求得解脱,也是笼中困兽,走投无路。我以为,他壮年时期写的《战争与和平》,便暗示了这种恐惧的萌芽。

不过,托尔斯泰到底是大作家,还算老实,没强迫娜塔莎“升华到底”,成为满嘴冠冕堂皇的圣女。最后,娜塔莎嫁了人,发了福(可以说惨不忍睹),柴米油盐地操劳,吃丈夫的醋吃得凶相毕露……死的庄严,对她如同一场歌剧,看完散场,该咋的还咋的,没什么大改变。

这个,我们可以叫“娜塔莎式的死亡观”。

安德烈是知识青年,娜塔莎是青春少女。两人看待生死,不一样,安德烈严肃忧郁,他的“理想偏执狂”,近似唐僧、堂吉诃德,按一般中国人来看近乎迂腐。娜塔莎呢?属于“享受生活型”,活泼世俗,近似猪八戒、桑丘,生死顺受,没那么大惊小怪。可以看出,托尔斯泰对“娜塔莎式的死亡观”甚不以为然,却无可奈何。

里尔克的杰作,一部是《哀歌》,另一部是《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献给薇拉,一名早逝的,这是里尔克的“娜塔莎”。

《致奥尔菲斯的十四行》的主旨是打通生死:“因为我们拒绝关照,死成了未被我们照亮的生:我们应尽可能接近存在的意识,洞悉生与死是两个无限国度,领受它们的无穷滋养。”这种观点在其中一首诗里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只有谁在阴影内,也曾奏起琴声,

他才能以感应,传送无穷的赞美。

只有谁伴着死者,尝过他们的罂粟,

那最微妙的音素,他再不会失落。

倒影在池塘里,也许常模糊不清:

记住这形象。

在阴阳交错的境域,有些声音才能,

永久而和畅。

里尔克这一态度,很安德烈,不娜塔莎。娜塔莎也“伴着死者/尝过他们的罂粟”,不过“最微妙的音素”,她结婚生子,柴米油盐之余,就大失落特失落了。

女儿家,头发长,见识短,懂得什么死的庄严……托尔斯泰如是“腹诽”。

真的,“死生亦大矣”,古今中外,谁不头疼?不过依我看,男人头更疼一些。大约是雄性动物吧,野心勃勃,我们男人不肯对死亡那么束手就擒,总要垂死挣扎的。有的男人否认死亡,说有永生。有的男人假装热爱死亡,如托尔斯泰。有的假装歌颂死亡,如叔本华提倡自杀,也没见他自杀。有的假装豁达,如陶渊明和白居易一首一首写诗宣称自己不怕死(真不怕死,写那么多干什么?)……

大大小小的“安德烈式的死亡观”里,我以为,里尔克的比托尔斯泰自然,也更通达:

假使尘世把你忘记

就对静止的地说:我流

对流动的水说:我在

【补记】访俄归途,里尔克遇见一名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对里尔克钦佩之至,二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跟里尔克、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发生了一场“三角恋”。小孩是谁?就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国大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又过了几十年,帕斯捷尔纳克回忆往事,写了自传《人和事》,怀念里尔克。或许,真能暂时战胜死亡的,是人与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