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之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之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探究和学习,进而发展他们的能力。那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 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动态影像设置悬念导入

进入新的教育时期,多媒体的运用已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单凭语言的引入,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美景,效果就会远远不同,学生便会急于知道苏州园林的情况,会很快进入学习情境。

2.以音乐设置悬念导入

优美的音乐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愚公移山》,随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地打起拍子跟唱起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愚公创造了什么奇迹?后人感叹的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么情况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吗?”学生们高兴地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引读质疑,诱发阅读兴趣

“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因此,引读质疑的起点应放在“读”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质疑引思,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在学生掌握了字词以后,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围绕课文提出问题。于是有学生提出问题:“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海中,值吗?”接着,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自由讨论并解决问题。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我对此先不作评价,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阅读,在读中分析。于是有学生这么说:“我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值,因为……”但也有学生认为哈尔威船长死得不值,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样,通过朗读—质疑——朗读—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

犎⒍林懈形颍淘亩列巳?

“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它强调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多读、熟读,参与到各种语言实践中,在读中悟义、读中悟法、读中悟情、读中悟理,实现由“感”到“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找出父亲送别时说的话。然后分别叫几个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父亲关爱儿子的真情实感。随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能表现父亲关爱儿子和儿子爱父亲的句子反复朗读。这样,就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理解父子深情这一深刻主题。通过这种“读—感—读—悟”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巩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情境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根据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同时不只看学生的“演”,还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如突出 “台词”——可以对原著直接引用,也可以作超出文本的独特修改,还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语言,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去品、去析、去赏。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喜形于色,积极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阅读课文,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的同时,切莫冷落了课外阅读。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的确,在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的优秀作品中,学生从中吸取着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而且,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获得多元信息,进行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最终成为社会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