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劲典雅 稳健秀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劲典雅 稳健秀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文秀,1949年生,1977年入吉林艺术学院学习。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苏州寒山寺禅意书画院副院长,南京栖霞古寺云谷画院副院长。

凡有一定成就的书法家,莫不遵循“师古不泥、师古而化”之要领。赏读唐文秀的书作,也能明显地感到其对历代书法大师书艺精髓的吸收。他的诸多书法作品,清劲兼含流媚,沉着蕴含飘逸,严谨不失潇洒,观之令人心爽气朗。其对书艺之见解,发乎内心,直抒胸意,既有多年学书之心得,又含精辟之见解。

唐文秀学书,由唐楷入手,上溯魏晋,初习时临欧阳洵墨本,后相继临习褚遂良、文徵明等历代大家,尤其钟情于欧阳洵,善楷、行、草等多种书体,主要以楷书为主。他多年来潜心古代大师的名迹,原大临摹,认真揣摩其笔法。唐文秀通过几十年的“临创结合”,逐渐对古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有着清醒的艺术观点,不为喧嚣浮躁的外界所动摇,长期浸淫于古代大师的名迹之中,将书法作为修炼心灵的载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艺风貌。其楷书气韵生动儒雅,风流潇洒而又痛快淋漓,于承转翻折处交待得清楚细致,下笔匀净、果断、从容、闲适,线条挺拔有力,笔到意致,自信率真。

楷书历来被视为习书的“基础课”。唐张敬玄在《书则》中云:“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孙过庭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项穆说:“书有三成: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成狂怪与俗,终能成熟。”楷书是传统审美时期的书体,因其结构美,实用性强,成为官方通用的一种书体,而又因其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较大的作用,但也因此使得楷书在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中受到极大制约,谁想以突出个性为特征的个体审美意识的再创作,就尤为困难。因此,楷书尤其是成熟期大家辈出,虽然其书法风格各具特点,但都大同小异,为后来追摹研习者提供了风格模式化误区,致使楷书在千年的传统审美模式中未能迈出创新发展的步伐。对此,唐文秀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本源,书法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源远流长,演变过程复杂,其技巧和学理是先代长期累积而来的知识遗产。中国文字本身就是艺术,离开了这个本源,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搞一些奇异的东西,无非是孤芳自赏。只有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去创作,用“实力说话”,人家才能尊重你。他还认为,在楷书创作中,要正确理解古人的作品,一方面不能将古人的经典创作方法忘却,同时还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不能囿于前贤,要走出前贤。即便是欧阳询等大家,其前后的作品也有差别,归纳其各个时期的精华,摒弃其“败笔”,是学书者的一门重要课程。此外,在当代楷书创作中,还要强调个人修养,“风格即人”,风格净化和唯美追求,既需要到传统文化、传统书法遗迹中去挖掘,同时也需要楷书创作者的自身修养和对古典的修炼。因此,楷书更能体现出创作者的耐心和修养,这种以文化底蕴作为支撑的书法艺术,才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境界,才能使自己作品的书卷气跃然纸上,才能达到通神的境界。正是基于以上的探索和理解,所以,唐文秀可以书写出三种不同风格的楷书作品。而三种不同风格的楷书作品,其清劲兼含流媚,沉着蕴含飘逸,严谨不失潇洒均跃然纸上,观后令人回味无穷。

他在感受自己多年学书之心得时还说,写好楷书要借鉴多种创作方法,不能只囿于晋唐楷书已有的创作模式,必须突破思维定势,努力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深入探索创新楷书艺术。在书法逐步走向纯艺术化的今天,楷书不只局限于实用功能,而需扬长避短,进行艺术美的创新,做到取其精、用其美。不去强化文字学意义的纯粹性,而要追求艺术形式的统一性。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技法才是表现书法艺术美的手段,比如从魏碑中吸取可用的线条和笔法,做到在不失楷书古典意境和儒雅意蕴时,有选择地远缘嫁接,将唐楷和魏碑结合起来创作楷书作品,以奇特的笔法产生审美上的新颖感,这样的融合会给楷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唐文秀朴实勤奋、严谨认真,从他作品的扎实与丰厚功底来看,他是很勤奋的。如不花大力气,下足“笨”功夫的话,作品是不会获得如此丰硕成就的。西汉扬雄谓“书为心画”,较早地提出书法是人的内心的写照。坡曰:“人貌有妍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之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如其人,若无正直的人品,其书也必然怪佞,这也是我国自古官方、民间皆重书之要因。唐文秀爱书,更重做人。观其书,骨气硬朗,沉着痛快、稳健秀逸、文质彬彬,爽爽有君子之气,实为其人格之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