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零售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零售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外零售商利用中国零售企业规模小、负债高、利润低的不利现况和地方政府大幅开放零售市场的急切心态,悄悄地进行零售倾销的战略。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产业整合才是中国零售业惟一的出路和希望。

1992年开始,零售“列强”纷纷踏入中国。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中国“抢滩登陆”。表面上看,外资的进入激发了竞争活力,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及某些领域原有的垄断和无效率的格局;培养了一批现代商业管理人才,促进了商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当多的地方政府对于沃尔玛等国外零售商采取敞开大门来者无拒的态度,甚至绕过国家外经贸委的一些规定大开方便之门,无条件的协助国外零售商大开分店并将国有零售企业贱卖予外资。

我想通过此文传达一个信息,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是真正奉行自由经济原则的。就连一般人认为最自由的美国,政府也是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否则何来反钢铁垄断法案?在法国,开设300平米以上的超市必须得到政府的许可,其它欧美国家也是如此。

为什么呢?因为政府的责任之一就是根据国情强力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那么中国零售业目前又是什么状况呢?我们可以允许部分地方政府打着WTO开放竞争的口号,而无限度的开放中国零售业市场吗?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中国零售业的现况。中国零售业业者众多而规模过小,最大50家的售货额还不到全国的5%。没有任何一家的规模可以对国外零售商形成有力的竞争压力。中国零售业偿债能力低,债务成本高,因此不得不依赖于卖方信贷等短期债务,如短期交易融资(即对厂商流动资金的占用)。

本土零售商财务指标明显不如国外零售商

我们从8家国外著名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阿霍得、克罗格、Target、Tesco、伊藤洋华堂)和3家排名前列的国内零售企业(联华超市、华联超市、北京华联)的长短期借款对比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国内企业的短期负债率大幅的超过国外企业,而几乎没有长期负债。而且国内企业长短期负债的加总也明显的高于国外企业(如图1)。

本地零售商利润率低。如图2,中国三大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几乎敬陪末座,而且销售前10名的超市和中国连锁百强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也明显的低于国外平均水平。这种利润率过低的结果是难以利用利润支持扩张,通常需要寻求外来资金以支持扩张。

这种高负债低利润率的经营方式给零售企业未来的扩张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举例而言,由于零售企业利润率过低,管理者无法透过企业的运营归还本息,况且目前负债已过高,取得融资实现MBO(管理层收购)的可能几乎为零。管理人无法收购自己的企业,同时利润率太低需要外来资金支持扩张,因此由国外零售商大举收购国内零售商而席卷中国市场似乎是惟一的解决方案。这也是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普遍的做法。地方政府的这种思维正好被国外零售商“利用”。

国外零售商倾销战略

根据我们的资料显示,目前国外零售商利用中国企业规模小、负债高、利润低的不利现况和地方政府大幅开放零售市场的急切心态,悄悄地进行零售倾销的战略。

国外零售商利用其规模优势和全球化采购平台降低商品成本。以沃尔玛为例,他们直接向供货商(制造商)采购,利用采购规模获取采购成本的优势。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龙军生教授所收集的沃尔玛在深圳采购的玩具价格和其销售价格对比的资料显示,其中的差价是相当惊人的(如图3)。沃尔玛的销售策略是不经过任何中间流通环节,彻底消除不必要的流通成本,并且组织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保障系统,在零售终端提品种类齐全、购买方便的店面,为顾客提供无与伦比的便利性。

根据龙教授的研究,这个策略的直接结果是沃尔玛2000年在中国采购了100亿美元,但这些产品创造了270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意味着170%的毛利润率,远高于制造商10%的平均利润。

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成熟市场的盈利来支撑新兴市场的战略性亏损,从而进行倾销。如沃尔玛美国本土公司与国外公司在净销货额中的比例分别为77.38%和16.29%,而,息税前净利(EBIT)的比重却分别为88.58%和11.42%,即77.38%的销货创造了88.58%的息税前净利,本土市场对海外市场是有明显补贴的。阿霍得在亚洲地区净销货占0.6%,息税前净利为―0.67%;麦德龙在东欧和亚洲,尤其是亚洲,3.18%的净销货对息税前净利的贡献为―1.86%;家乐福为打人外国市场,对海外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对美国市场的补贴尤其明显,12%的净销货,2%的息税前净利(如图4)。

国外零售业这种高效率(负债较低、利润较高)的大规模经营和零售倾销战略的相互配合,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市场。等到国外零售业真正席卷中国市场以后,中国的终端产品供货商一例如农民和消费者一将无可避免地成为这些国际零售商所垄断的零售市场的被剥削对象,比如压低进货价和同时提高零售价。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简直没有谈判的本钱,因为所有的国外超市将可能联合抵制中国保护农民和消费者的政策。

产业整合是应对国外零售商的出路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国内零售业如不想坐以待毙,我认为产业整合才是中国零售业惟一的出路和希望。

为何可能席卷中国的国外零售商无法在香港生存呢?只要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几乎每条街都有不同的超市,例如百佳、屈臣氏、万宁、惠康等等,但几乎看不到国外零售商的影子。这个原因当然很多,例如香港市民不喜欢长途跋涉的买日常用品,因此无处不在且小而全的超市即成为市场宠儿。而且国外零售商很难短期内在香港遍地开设分店以取得规模竞争的优势。但另外一个不太为人注意的原因即是国外零售商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不是类同于国内独立的小型零售商而是一个大型的产业整合后的零售商。例如万宁、惠康是由英资公司一“牛奶公司”(Dairy Farm)所控股。“牛奶公司”拥有2160间超市、药店、便利店、大卖场等,其年销货额高达37亿美元,并且在伦敦、新力n坡和百慕大等地上市。而百佳、屈臣氏是由李嘉诚的和记黄埔所控股。我想以李嘉诚的零售业为例,做个产业整合的说明。

李嘉诚的零售业是和记黄埔的重要下属企业。以和黄的零售业而言,其经营绩效也是和国内零售业类同―盈利波动非常大。图5是和黄七大产业由1998年到2001年的息税前净利(EBIT)年成长率。在所有和黄的七大行业中,零售业的成长率不但是最差的而且是波幅最大的。1998年的成长率是所有七大行业中最差的,为―50%;1999年跳到七大行业中最好的,达50%;2000年狂跌至七大行业中最差的一

50%,而2001年仍维持在七大行业最差的-20%。因此如果和黄零售业本身是一家独立的公司,那么他能否生存可能都是问题。

更有趣的现象是如果将该七大行业分别讨论,其最低成长率是-50%(零售业),而最高成长率是200%(能源业)。但若我们将这七大行业当成一个资产组合而取一个加权平均成长率,那么最低的成长率是-5%,最高的成长率是20%,波幅足足小了近10倍。对于和黄而言由-5%到20%的成长率是可以愉快接受的,但个别的―60%到200%的成长率却是难以消受的。

这个讨论应该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未整合的零售业本身是风险极大的,对外竞争力也是极弱的。但产业整合后的零售业盈利却给和黄带来了小波幅变动率。为什么呢?因为零售业的景气循环和能源通信等其它行业是不同的,因此相互之间有了互补的作用。例如1998年的零售业绩差,但电讯和基建业绩好;1999年的财务和物业业绩差,零售业绩却很好;2000年的零售、物业和电讯差,但能源好;2001年的零售和能源较差,而其它五个行业都好。因此虽然每个行业单独而言是风险极大,但整体上和黄却是相当稳定的。

对于国内零售业而言,除了进行产业整合以消除零售业本身的风险之外,还应大幅降低负债率以收购合并具有互补性的产业。和黄成功的原因即在于其低负债率的政策。和黄看准了“香港电灯”稳定的回报率,因此趁着“港灯”母公司“置地财务”困难之时,以事先(1983年)先行降低负债率的优势而比同业更为迅速的在1985年收购“港灯”,从而收购了一个具有互补作用的好企业。

国内零售业本身的利润率过低,难以透过本身盈余积累降低负债。所以产业整合对于国内零售业而言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透过产业整合,利用整体的盈余来降低整体负债率从而强化整体企业收购具有互补作用企业的行动能力。

当然我的结论也许是相当的悲观,如果国内零售商“宁为鸡头勿为牛尾”,我想就只有等待被国外零售商个个击破的日子了。我认为这个日子也不会太久了。政府能做什么呢?我认为政府方面也应对零售业目前的危机有所认识,应该严格限制国外零售商的开店规模和数目。我的理想是我们情愿有着如同香港般处处林立的零售店(包括国内和国外),而不要一个被国外零售商所垄断的零售业。我从来就不相信自由竞争的神话,因为零售业自由竞争的结果只能成就了国外零售商垄断中国市场的野心,从而使得中国供货商和消费者为鱼肉而国外零售商为刀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