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货币体系评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货币体系评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其破坏程度影响、深度可谓百年一遇。次贷危机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波及全球,演变成破坏力极强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充分地认识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时下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本位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089-02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史

(一)金本位制

英国是最早实施金本位的国家,1819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恢复条令》,标志着金本位制正式采用。到十九世纪末,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家也陆续采用了金本位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金本位制扩大到更多的地区。直到19世纪70年代后,国际金本位制才逐渐确立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发行直接与黄金挂钩,从而可以限制政府乱发货币的行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此时中央银行的职责也与现在的有所不同,其主要任务是在黄金与通货之间维持官方的平价关系。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次大战还未结束,空气中还充斥着浓浓的硝烟味,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胜利的果实。1944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召开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正式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各国货币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各国政府或其中央银行按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成员国官方的国际储备以黄金和美元的形式持有,并有权向美联储以官方价格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表现良好,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都比较稳定。但“特里芬难题”还是将美元放在了一个两难的位置上。美元不仅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同时还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所以,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所持有的国际货币――美元就会增加,那么,美元贬值的预期就会加大;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又必须保持汇率的稳定,否则世界就会对它失去信心。这使得美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逆差,其黄金不断外流、储备迅速减少,但同时,美国的国内外债务却不断增加。于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放弃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承诺。随后,在同年12月和1973年2月连续两次放任美元贬值,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不满,西方各主要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取消了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因此,伴随着构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基石:美元与黄金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彻底倒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也就此宣告终结。

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诞生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在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确立的。牙买加体系的基本特征:首先是黄金非货币化,取消国家之间必须用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降低黄金的货币作用,使黄金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下降,促成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的建立。其次是汇率安排多样化,浮动汇率合法化,同时并存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了扬弃。一方面,它继承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且使基金组织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另一方面,它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双挂钩”制度。其核心内容包括:一是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成员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汇率制度;二是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三是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成员国可用特别提款权来履行对基金组织的义务和接受基金组织的贷款,各成员国之间也可用特别提款权进行借贷;四是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五是加强基金组织的作用,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有其进步性,其制度安排比较灵活,这使得它的适应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世界经济动荡、多变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从总体上说,牙买加体系有其积极的历史作用。

(二)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

1.储备货币多元化缺乏稳定性

牙买加货币体是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要储备货币,这就很难避免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实力影响国际储备的情况发生。如果处理不当,最终会严重的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国际储备多元化造成信用本位储备制度的内在脆弱性,使得国际储备货币国家能具有某种特权,它可以几乎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以爆发的危机严重后果。

2.缺乏对大规模短期资本流动的有效监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合理配置,促使全球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短期资本的规模在不断增加。然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对大量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控和管理的有效机制,资本大规模频繁无序流动必然会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导致发展中国家政府失去对本国金融的控制力,造成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对国际收支失衡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在牙买加体系下逆差国只能靠发生国自行平衡,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国家根本无法靠自身的能力来平衡收支,因此在制度设计上牙买加体系存在缺陷。在当今世界上,由于国际分工的不同,一些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失衡是难免的。这样,当经常项目出现逆差时,如果逆差国不能用政策手段来平衡逆差时,借助短期资本的流入来平衡就变成了唯一的办法,而外债的增加将必然引发该国的货币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改革现有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实现治理机制的改革,IMF的份额和投票权的分配是两大金融机构决策机制的基础。基础投票权比重是由基金份额所决定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实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作为投票权分配基础的基金“份额”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国际格局,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却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所以,应扩大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和发言权,增加新兴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决策权与影响力,逐渐改变少数发达国家掌控国际金融机构的局面。第二,强化IMF对储备货币国家经济政策的监测职能。在IMF的条款中对发达国家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实际影响力和约束力十分有限,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对各成员国的国内经济、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监督是IMF的义务。IMF应及时对成员国提出忠告和建议,以便当事国警觉并作出正确的风险判断。第三,扩大SDR的发行和使用范围。SDR使用范围的扩大将有助于增加IMF分担和调节全球货币供应的责任,避免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汇率发生振幅过大的波动,有利于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第四,改革世界银行的国际发展援助机制,使其能够有效地调节全球利益分配,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

(二) 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一,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国际货币体系的相关机构应该定期公布国际金融市场的检测信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适时引导各国根据国际金融市场的动向调整本国的金融政策。第二,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理。国际短期投机资本快速流入流出当事国的汇市、股市和期货期权市场进行“立体投机炒作”,给一国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国际短期投机资本的自由流动极易导致金融风险,诱发金融危机。所以要对来自发达国际的国际短期投机资本实施有效而且必要的监管,防止国际短期投机资本在金融市场的风险传递。第三,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对银行的跨境监督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各国经济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

各国加强货币经济政策的协调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因此,从国别上看,首先要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经济政策,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磋商,达成共识,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货币与经济政策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其次是协调发达国家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要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的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其根本利益。最后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大力发展区域性货币。美国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其影响力势必会大大降低。国际金融权利正从“霸权”向“均势”结构变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未来世界将由区域化主导,而不是以往的全球自由化的经济。金融危机后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是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一个显著趋势。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 冯畅,姜文景.金融危机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 [J].社科论坛,2009,(7)

[4] 吴桂华.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J].江西财经科学,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