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TD―LTE核心网EPC引入关键技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TD―LTE核心网EPC引入关键技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EPC核心网采用控制与承载相分离的架构,其组网模式与现有分组域相比将发生变化。笔者在论述EPC核心网的架构基础上,对td-lte技术EPC引入关键技术予以介绍和总结,且提出方案建议,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EPC核心网;架构;2G/3G;互操作;关键技术

随着3G技术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带频,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业务,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2004年12月,3GPP在希腊雅典会议制定了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LTE),由LTE所带来的全新网络架构也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不同于2G/3G网络,LTE之上没有传统的电路域核心网,原有的分组域(PS)网络演进成全新的epc。作为LTE之上唯一的核心网络,EPC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随着LTE技术在移动无线网络中的引入,2G/3G分组域将向EPC架构演进,为此,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移动核心网(2G/3G分组域)向EPC演进的思路及其关键技术

1 EPC技术

EPC核心网主要由移动性管理设备(MME)、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关(P-GW)及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HSS和策略控制单元(PCRF)等组成。其中MME负责移动性管理、信令处理等功能,S-GW负责媒体流处理及转发等功能,P-GW则仍承担GGSN的职能。HSS的职能与HLR类似,但功能有所增强,新增的PCRF主要负责计费、QoS等策略。EPC架构中各功能实体间的接口协议均采用基于IP的协议。

2 中国移动EPC试验网情况

工信部于2010年12月批复同意TD-LTE规模试验总体方案之后,中国移动已开始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六城市建设TD-LTE规模技术试验网。

在第一阶段测试中,为迅速部署试验网络,尽量减少对现网影响,EPC网络采用独立组网方式,该阶段重点验证MME、S-GW/P-GW、HSS等主设备基本功能。

在后续测试中,需结合实际运营需求,考虑EPC与现有2G/3G融合组网的方式,对规模组网复杂场景下的增强功能及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包括与2G/3G互操作、短消息、跨厂家互通等,为大规模商用建设及运营积累经验。

3 中国移动EPC演进思路

中国移动现有核心网向EPC演进的思路可以借鉴2G核心网向3G核心网演进的思路。

3.1 2G核心网向3G核心网的演进思路

(1)共核心网:2G/3G共用核心网,减少了切换和位置更新,提升了网络效率,适应2G用户到3G的平滑迁移,便于资源共享。

(2)3G技术2G化:在3G引入之前核心网提早引入R4软交换设备,实现承载与控制分离。

2G向3G演进策略已经在现网得到验证与成熟应用,EPC演进策略可以同步借鉴,以实现运营商网络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2 2G/3G网络向EPC演进思路

(1)共核心网:2G/3G/4G共用核心网,减少了切换和位置更新,提升网络效率,适应2G/3G用户平滑迁移到4G,便于资源共享。

(2)4G技术3G化:在LTE引入之前核心网提早引入R8标准,实现用户名与控制面的分离。

因此,从当前的2G/3G共核心网,到2G/3G/LTE统一EPC试点,再到2G/3G/LTE统一EPC商用,最终实现支持多种接入的融合分组网是网络演进的目标,是网络部署的最终方向。

4 中国移动EPC引入关键技术分析

4.1 EPC网元的部署方式

结合在不同阶段TD-LTE业务定位及各省TD-LTE无线网建设部署及网络覆盖,各省EPC核心网络引入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新建2G/3GLTEG融合核心网元,初期只负责LTE无线网络接人,后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逐步接入2G/3G用户,现有GPRS核心网络初期只功能简单升级,支持与EPC网元互通,后期再根据设备能力及网络覆盖需要开展部分网络升级改造,支持融合接入,如图1所示。

方式2:新建2G/3G/3G/LTE融合核心网元,融合接入LTE/2G/3G业务,现有GPRS核心网络部分升级改造支持融合接人。如图2所示。

两种引入方式分析如下:

方式1的引入方式,网络部署相对简单,适用于网络建设规模较小,网络只支持数据及短信类业务,数据卡终端移动性相对较少。该方式可避免对现网2G/3G业务造成影响,并可充分验证新平台融合设备的成熟度。

方式2的引入方式,网络部署相对复杂,对融合设备的成熟度要求高,新建融合设备与现网设备升级改造同步开展,存在影响现网2G/3G业务的风险。

4.2 业务驱动EPC网关层次化部署

LTE部署初期,EPCGW采用集中部署的模式;在未来的网络部署中,对某些特殊业务的集中控制,如VPN等,集中式的网关依然需要。

分布式的网关部署将会成为未来网关的主要部署形势,网关随互联网IDC逐步下移,提升用户业务体验,降低传输成本;本地交换业务如P2P业务,IMS视频业务等需要网关下移,提升承载网效率。在网关下移初期,2G用户流量可能产生流量迂回问题,可以通过SGSN智能选择集中网关来解决。SGSN根据接入类型判别当前角色是2GSGSN,智能选择中心城市的EPCGW,避免流量迂回。

4.3 DT(Direct Tunnel)技术引入

从流量/信令收益比可以看出,假设激活附着比为30%,每包500字节,每条控制消息与每个用户面数据包对资源的消耗比为260:1。如图3所示,在每PDP流量达到23kbps以上时,存在引入DT的必要性。

在3GPPR7和R8版本中都存在DT定义,面向4G(LTE)的R8DT向EPC演进更加平滑。

DT引入策略:首先在数据业务热点地区,如省会城市或热点城市,当流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将SGSN升级支持S4接口,可选支持MME功能;GGSN升级为EPCGW。DT技术的引入,可以节省3G高数据流量带来的用户面投资;同时核心网提前做好向EPC演进的准备,LTE引入时核心网只需SGSN增加MME的License、将HLR与HSS融合即可。

4.4 构建EPC的Diameter信令网

EPC网络需要集中信令路由方案简化信令组网,采用Diameter Agent简化信令组网,提升信令网络的可靠性。建设初期,网络规模较小的时候采用一级组网,H-Agent和L-Agent可以合设。根据网络发展情况采用两级组网。

Diameter Agent有两种建设方案:

方案一:现网STP升级支持Diameter Agent功能,接入PS/EPC域业务。优点:可重用STP接入PS,新增DA功能投资小,网络部署快。缺点:增加STP信令负荷。

方案二:部署独立Diameter Agent功能。优点:Diameter组网和SS7/Sigtran组网各自独立,避免相互影响。缺点:两张信令网维护复杂,成本高。

5 结束语

总之,EPC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具有诸多其他技术所没有的优点,通过EPC网络的部署,移动运营商在全业务运营时代将更加具有竞争力。但EPC技术的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一些细节问题还需要完善,这有待于今后的实践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柳晶.LTE/EPC新技术探讨[J]邮电设计技术,2010年03期

[2] 邱钧;吴倩;周远明.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