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带状疱疹 第2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带状疱疹 第2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集簇性小水疱为特征,伴有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老年人由于个体免疫功能低下,发病率高,症状重,常遗有疱疹后神经痛。同时,对重症型病例,如坏疽型或泛发型带状疱疹,有时可能为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或肿瘤进展的信号,因而应警惕其与恶性肿瘤的密切关系。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原体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即人疱疹病毒3型。该病毒对体外环境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的痂内很快失去活性。

人是该病毒的惟一宿主。对本病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被本病毒感染后,经呼吸道侵入体内,通过血行传播,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或脑神经节的神经元内(病毒携带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患某些感染(感冒)、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体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即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特有的节段性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

临床表现

发疹前数日局部皮肤常先有皮肤敏感和神经痛,或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乏力、不适及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可持续1~3天,也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生皮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区,也可见于颈神经或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部皮肤先出现潮红色斑,很快出现粟粒到小豆大丘疹,迅速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发亮,外绕红晕。陆续发疹,常依次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各簇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病程一般约2~3周,老年人约3~4周。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同时出现。儿童或青年患者往往轻微或无痛,老年患者则常痛甚难忍,约30%~50%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的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老年体弱或患恶性肿瘤等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病毒可扩散,皮损呈泛发性,并可出现血疱、大疱甚至坏死,常伴有高热、肺炎、脑炎等,病情重笃。如病毒侵及眶上神经上支者称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甚至引起全眼炎,导致失明。病毒也可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即耳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又称Ramsey-Hunt综合征。

另外,由于机体免疫状态不同,临床上常有不典型的表现,免疫功能较强者,可不出现皮疹,仅有神经痛者,称无疱疹型带状疱疹;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者,称顿挫型或不全型带状疱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集簇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及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等特点,不难诊断。本病前驱期或仅有局部疼痛而无发疹的无疹型,应与肋间神经痛、阑尾炎、尿路结石等疾病进行鉴别。发疹后有时需与单纯疱疹区别。

治疗

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局部对症处理和防止继发性感染。

内用药物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可任选一种,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口服,疗程为5~10天,一般为7天。②镇痛药物:可酌情选用去痛片、扶他林、消炎痛等。同时可应用营养神经或抗神经炎药物,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等。③糖皮质激素:应用尚有争议,多认为早期少量短程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过程,减轻后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病程在7天内的老年体健、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口服泼尼松15~30mg/d,疗程5~7天。

外用药物治疗 ①外用药物:以干燥、消炎为主,疱疹未破时可暴露创面,令其自然干燥,亦可应用抗病毒霜剂,每日2次,外涂。若疱疹已破溃,可酌情采用3%硼酸溶液或0.1%利凡诺尔溶液湿敷。②眼部处理:如合并眼部损害须请眼科医师协同处理,可外用抗病毒眼膏或滴眼液。

物理疗法 可采用紫外线、频谱电疗及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缓解疼痛,促进水疱吸收、干涸和结痂。对疱疹后神经痛可采用音频电疗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