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音译是处理文化差异的重要翻译方法之一。本文从中医名词术语的特点入手,讨论了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并指出音译的推广对于中医的传播起到积极意义,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音译 中医名词术语 英译 方法

音译(Transliteration)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方梦之(2004:96)解释说:“音译也称转写,即用一种文字符号(如拉丁字母)来表示另一文字系统的文字符号(如汉字)的过程或结果。”《现代双语汉语词典》解释道,音译即译音,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的翻译方法。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术语带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点,有很多根本没有对应的英译,这使得中医基本术语的翻译大量运用音译手段。

1.音译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的理论体系创立已有两千多年,其理论体系非常完善。中医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神等基础之上,因此很多名词术语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处理翻译中遇到的文化因素,前人的研究值得借鉴。朱自清在《译名》中认为,“所重在音的”(如人名、地名的大部分)和“意义暧昧的”(如“以太”之类)名字的翻译就离不开音译。另外,黄德新(1996:39-41,46)认为音译法的使用范围包括专名翻译、民族特有事物名词的翻译、其它无对应词的词语和特殊情况下某些名词的翻译。中医的名词术语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事物名词,有很多无对应的英译,使用音译是最佳方案。

2.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中的广泛应用

音译在医学名词翻译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早期的西医名词lymph 音译为“淋巴”、penicillin音译为“盘尼西林”、gene音译为“基因”、Vaseline音译为“凡士林”、Rifampin音译为“利福平”等都是音译在医学名词翻译中应用的很好的例子。很多西医名词在中国已经被接受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理,对于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音译也同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概念独特、含义丰富、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中医基础理论名词。例如“气”(qi)、“阴”(yin)、“阳”(yang)、“气功”(qigong)、“命门”(mingmen)等。事实上,这些名词的音译形式已被国际中医界广泛接受。

2.2针灸穴位名。9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通过了针灸经穴英译标准化译名,其中所有的穴位名都采用音译形式。例如,“腰眼”、“兴奋”、“止喘”等就分别译为“Yaoyan”、“Xingfen”、“Zhichuan”等。

2.3药名、方剂名。中医中使用的一些药名,如党参(dangshen)、当归(danggui)、甘草(gancao)。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剂名称,如“乌鸡白凤丸”、“青龙白虎汤”,试比较,使用音译来翻译“乌鸡”(Wuji),“白凤”(Baifeng),“青龙”(Qinglong),“白虎”(Baihu) 要比译为“Black Cock”,“White Phoenix”,“Blue Dragon” “White Tiger” 好很多,众所周知,在英文中,“cock”一词属于four-letter words,与性有关,是个禁忌词。乌鸡白凤丸是一种治疗妇科病的药。看了这样的译名,西方的女士决不会买这种药。如果将其译为Wuji Baifeng Pill,就可以避免误解和文化休克了。另外,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而“虎”则是保护动物之一,看到“blue dragon”和“white tiger”,他们或许认为该药的成份是以青龙和白虎为原料,看到这种药,他们肯定望而却步。将“青龙白虎汤”译为“Qinglong Baihu Decoction”至少不会引起误解和文化休克。而且,该译名还具有回译性(back-translation)。也就是说,如果读者想了解进一步信息,就可以根据汉语拼音查出中文原文。

2.4中医古典著作名。海内外许多词典将《黄帝内经》译为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Medicine。众所周知,“黄帝”不是“emperor”,只不过是一位部落首领;“内经”并非指“内科”,“外经”也非“外科”,只是一种编撰方式,相当于上下卷而已。况且,《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所著,只不过是假借“黄帝”之名而已。该书由许多不同时代道教医家所著。因此,可以将《黄帝内经》音译为Huangdi Neijing 或者Neijing。事实上,《黄帝内经》的音译形式Neijing早已被国际中医药界广泛地接受。或者,我们也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形式翻译中医古典著作名。例如,《黄帝内经》、《千金要方》可分别译为 Huangdi Neijing,or Canon of Medicine,Qianjin Yaofang,or Valuable Prescriptions。

3.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推广

许多词通过翻译进入汉语时,先出现的是意译词,但逐渐被音译词所取代。如:Logic一词到清末时竟有50多种译法,但最后“逻辑”成为定译。Clone先译为“无性系羊”或“无性系繁殖羊”,后音译加注为“克隆羊”,现音译为“克隆”(刘祥清,2008:39)。无独有偶,很多汉语词英译之后,先出现意译词,但最终也是其音译词占了上风,如中国的古典乐器“二胡”,一开始意译为“two-stringed violin”,但最终被西方人接受的却是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的音译词“erhu”。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对于中医名词术语来说,音译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翻译方法,许多中医名词术语的音译已经被国际中医界接受并使用。但从中医名词术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情况来看,很多人并不买“音译”的帐,例如,“三焦”还是存在多个译法,如“three cavities ”,“three warmers”,“tri-jiao”,并没有统一使用音译“Sanjiao”,可见,要想使音译后的中医名词术语进一步推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先采取音译加意译的形式让更多人熟悉中医名词术语继而接受音译的中医名词。笔者认为,音译的方法一直处于边缘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音译在促进中医文化对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能因为短期内不被认可和接受,就取消音译或减少音译方法的使用,当然也不能滥用。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音译作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中医乃至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不容忽视。本文就音译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中的必要性和应用以及推广做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中医推广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德新.音译法使用误区.山东外语教学,1996, (2):39-41,46。

2.李永安. 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西安交通大学医学英语硕士学位论文, 2000:31-34。

3.刘祥清.音译的历史、现状及其评价.中国科技翻译,2008,(2):39。

4.方梦之.医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4。

曲倩倩,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讲师,专业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