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幸福的意大利小提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幸福的意大利小提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生的很多事情,不到一定年岁是很难悟出道理的。

小时候,作为“琴童”的我时常会被家父喊去“搞(gao,读四声)琴”。“搞琴”者,川语,“试琴”之谓也。家父乃油画家,时无用武之地,除画像之类,倒也清闲,居然玩起了小提琴。他有几把声音还不错的小提琴,号称意大利和德国琴,也有国产的“工厂琴”——那年头即便名家制的琴也署公家的名头。那几把“外国琴”不知有何考据,恐怕只是模样长得怪异些,便被贴上了外国的标签。我倒是亲眼见家父用鸭嘴笔之类的美术专用工具绘制诸如Sradivari、Guarneri的图案,贴在琴里面。对于美术家言,这活计乃雕虫小技,手到擒来,别人是看不破的。在提琴界,贴假冒商标不算违法,那种画饼疗饥的心态没有人会当真。“搞琴”时,几把琴一字排开,逐把拉奏。拉奏时的站位和曲目必须一致,表现手法也不能有所偏颇,这样才能“搞”出每把琴之优劣。若对某琴不满意,则调换琴马或音柱(琴马和音柱乃提琴之重要部件,调换调试可微略改善琴之音色音质)直至满意。过几天,因温度湿度变化,或心情及审美的改变,琴的声音又不喜欢了,便再次“搞琴”。如此反复,终无宁日。

“搞琴”为何偏要找人来试奏?这也是小提琴最诡异的一个地方。世上小提琴演奏家最可悲的事情,便是无法听到自己演奏的真实的声音。小提琴通过演奏者的肩、胸腔、腹腔的“小共振”带动演奏场所的“大共振”,最终传到欣赏者的耳朵。而演奏者只能通过自己的耳朵来听(此谓“耳边音”),既无“小共振”也无“大共振”,其真实感必然大打折扣。所以鉴赏一把小提琴的好坏,必须别人拉自己听,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那么,能不能借助录音设备?理论上可行,但操作起来难度颇大。目前为止,没有一台能够百分百展现原味音质音色的录、播设备,要么音色不够完美或过于完美,要么录音尚可而播出(还原)不给力,总之无法达到人类敏感耳朵的要求。所以,音乐爱好者或发烧友们宁愿花费钱财、舟车劳顿地去听一场现场音乐会也不愿坐在沙发上煲唱片,便是这个道理。

毋庸置疑,世上最出色的小提琴出自意大利。那种独特的音色犹如美酒鸡汤,思之而不敢忘,沉溺而不能自拔,这也是区区一琴可达五千万美元之巨的原因。以我所谓“小提琴家”的身份,对琴的苛求一以贯之,也演奏过极其昂贵的古意大利琴,但混沌不省事,只重音色而轻出产,终无建树。直到前不久将近代意大利名师Bondanelli的琴据为己有,才真正感受到拥有名琴的幸福——也许便是当年家父孜孜以求的那种幸福:如果琴声是醉人的“茅台酒”,小提琴则是“酒瓶”——想想看,只要往酒瓶里面添水(演奏),顷刻便能够流淌出醇香的“茅台”,绵绵不断,永无终结,这是何等的幸福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