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稻曲病,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因其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故又称丰收果,属真菌病害。此病在我国各大稻区均有发生,通常在晚稻上发生,尤以糯稻为多。随着一些矮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此病对产量损失是次要的,严重的是病原菌有毒,孢子污染稻谷,降低稻米品质。此外,用混有稻曲病粒的稻谷饲养家禽,可引起家禽慢性中毒,造成内脏病变,直至死亡。

关键词:水稻稻曲病;症状;发生;影响因素;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81-1

1 水稻稻曲病的症状识别

稻曲病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1-2粒,严重的可达20-30粒。病菌侵入谷粒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并逐渐膨大,导致病粒的内部组织被破坏,先从内、外颖壳缝隙处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即为病菌的孢子座),其后包裹整个颖壳,大小上是正常谷粒的3-4倍,色泽多转变成墨绿色或橄榄色,是表面平滑的颗粒,最后孢子座从表面开始龟裂,有墨绿色粉状物从里面散出(即为病菌的厚垣孢子),此种物质有一定毒性。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扁平、硬质的菌核。病粒的剖面中心多是又菌丝组织密集的白色肉质块状结构,其由于产生厚垣孢子的菌丝其成熟度不同,可分为三层:外层成熟最早,多呈现墨绿色或橄榄色,第二层是橙黄色,第三层为淡黄色。

2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

水稻稻曲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绿核菌侵染所致。主要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等到第二年7-8月份萌发形成孢子座,并产生多个子囊壳,子囊壳里面有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产生;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病菌侵染始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之后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这段时间是侵染的重要时期。

3 影响水稻稻曲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3.1 气候因子

水稻稻曲病病菌在24-32℃温度下均可发育,最适生长温度为26-28℃,在34℃以上的气温时则不能生长。水稻在抽穗扬花期如果遇多雨、适温、日照少的气候,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有利于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沿海和丘陵山区雾大、露重,发病往往较重。

3.2 水稻类型及品种

一般粳、糯稻和籼粳亚种杂交后病较重,而籼稻发病较轻。同一水稻类型不同品种间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一般大穗型、密重穗型品种及晚熟品种发病重。中、晚稻一般抽穗早的发病轻,抽穗迟的发病重。杂交稻及杂交制种田感病发生重,主要是杂交稻在开花期颖壳开放的时间长,内颖与外颖之间关闭不紧密,使杂交稻比常规稻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稻曲病病菌的侵染。

3.3 栽培管理

偏施氮肥、穗肥施用过晚造成贪青晚熟发病重。淹水、串灌、漫灌是导致稻曲病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 水稻稻曲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4.1 选择优良抗病品种,严格种子消毒

不同品种(组合)的水稻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一定差异。栽培时应该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稻种要来源于无病种植区,这是稻曲病防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实践证明籼稻品种的稻曲病发病比粳稻轻,密穗型品种与疏穗型品种相比发病较轻。种子消毒的目的是消灭种子带菌、防止稻曲病的初侵染源,而且效果比较好。在生产上,一是普及推广的是强氯精消毒浸种;二是浸种前阳光下曝晒1-2天,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灭病菌;三是用2-3%石灰水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采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12小时,然后进行催芽、播种。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小时,捞出后催芽、播种。

4.2 加强栽培管理

栽培过程中要根据水稻的不同品种进行适时移栽,让水稻的开花期与不利天气错开。要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环境,增加大田的通风透光,降低稻曲病的发病率。根据水稻在各个生育时期的肥水需求特性,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水,促进水稻的青秆黄熟。氮肥的施用与病害的发生呈正相关,氮肥过多,水稻徒长,植株的感病性增加。施足基肥,追肥要提前,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科学配施氮、磷、钾。适时适度晒田,生育后期保持田间的干干湿湿。增强根系的生活力,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水稻的抗性。发现病株要及早拔除并深埋。发病较重的田块,要在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将病菌深埋在土层下面,降低病源的传播。带有病菌的稻草、秕谷应尽快搬离种植区处理。

4.3 药剂防治

水稻稻曲病的田间施药防治应在水稻孕穗后期、破口期及齐穗期进行,最迟不能晚于齐穗期,该病的防治最佳时期为孕穗后期。实践证明,当田间大部分稻株的剑叶抽出1/2至全抽出的时候,植株呈锭子型但还没有破肚,在破口前5-12天施用药剂防治,效果最佳,过早或过晚施用药剂,其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在水稻孕穗后期和破口期,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0-2250mL/hm2对水750kg各喷雾1次。用5%多菌酮可湿性粉剂2.25kg/hm2,或18%多菌酮乳粉7.5kg/hm2对水900kg,在水稻孕穗期喷雾。还可用50%DT杀菌剂1.50-2.25kg/hm2对水750-1125kg,在水稻孕穗中期和末期各喷施1次。

作者简介:薛春梅(1969-),女,吉林榆树人,吉林省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