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化”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实施新课程方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生命线。

【关键词】 五化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8(b)-0175-01

我认为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课堂实效,应注重以下“五化”:

1 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的功能,教学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因此,教师要为每课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好比带学生去野外活动,学生已经走得又累又渴,他们很想休息喝水,如果你还要求学生加油走,快点走,学生还是走不快。而如果你说:同学们,前面有个茶馆,大家走到那里就休息一下,喝点水,好不好?这时学生肯定一下就走得快了。这就是目标的激励作用,因为目标明确,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例如:我在上《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主要完成五个要求:(1)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含义;(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3)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4)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5)学会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如果这五个要求完成了,你们就学懂了,就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心中就有数,学习目的就明确。反之,不交代目的任务,教师走进教室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教师讲完,学生听完,结果课后检查,学习效果可能很差。

2 学案导入——情境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学案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节课教学效果的重要一步。我们在导入时要善于创设情境,虽然可以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通过引喻、阐释导入新课,但现成的毕竟很少,大多数情境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精心组织,巧妙构思,才能创设良好的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例如在讲解《信息的获取与管理》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与管理的重要性,我找了一段视频:一位学生因为找不到学习资料,翻遍了整个课桌,甚至还把书全部散落在地,把自己周围弄的一团糟。这样的一段滑稽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顺势指出视频中的这位同学正是因为信息的获取与管理不当才导致如此局面的,进而从学生身边的信息的获取与管理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展现以上这些活灵活现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从中认识到了对信息获取与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导入新课。

3 学习过程——自主化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中心,而学生必须听从教师的教导,服从教师的指挥。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个性的培养。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这一操作性十分强的学科中,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在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之后,教师的教就变得轻松了,在这儿学生才是真真正正自主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的配角。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须知此时辅导的功效一定远胜于示范演示。通过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手脑并用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幻灯片的放映》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做好的演示文稿,每张都设置一定的切换效果,然后让学生结合书本及以前学过的知识,自主探究设置幻灯片切换。数分钟后,就有一些学生举手,知道怎么做了,这时我就选了一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演示给全班同学看,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同学在讲解操作,听的就格外认真,仔细看着每一步操作,一有错误就能及时指出,最后我就针对这位同学的操作进行补充讲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动中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4 课堂练习——层次化

信息技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指的是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或非智能领域有蕴藏着发展潜能的学生,“不同的发展”应是学校管理与教学要创造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或“毗邻发展带”,让所有的学生在大多数领域得到大小不同的发展。教师还应承认学生的差异,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要本着让学生“能飞的飞,能跑的跑,能走的走,不能走的拉一把”的思想,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功”标准,坚持每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求一样发展;每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是同步提高;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规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分层教学的理论支撑。例如在讲《制作多媒体作品》教学中,笔者要求每个小组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用PowerPoint制作一件多媒体作品,制作好后由每组派一名成员为代表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每个小组中有的学生负责利用网络搜寻文字、图片、音乐等资料,有的学生负责处理图片、文字排版等,还有的学生负责创意、构思以及内容的整合,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可以进行适当引导或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完成任务。这样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信息技术水平,去完成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分层学习,有利于实现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5 课堂结尾——精巧化

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神在点睛。”信息技术教学也是如此,结课时间虽然不长,但好的课堂结尾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结尾,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再一次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意未尽”的良好效果。例如在《制作作文选》结课时,我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有意选取了2~3份作品作赏析,学生会毫不犹豫地评价出其中有的作品是美观的,但有的作品却比较单调、枯燥,之后大家出谋划策,以便下节课进一步完善,如改进排版样式、色彩搭配等。当然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值得学习的地方,如素材选取得当、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等,鼓励学生学会学习,共同进步。

实践证明,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采用以上“五化”教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