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京剧术语例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京剧
京剧在形成的初期,被称为“皮黄”“乱弹”等。最先称它为“京剧”的,是上海人。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起,京津地区的一些著名演员携艺南下,把北方的皮黄传到上海。上海观众对其声腔来源并不熟悉,只知道戏班多来自京城,便称之为“京班戏”“京戏”“京班”“京剧”等。后来,在众多的称法中,“京剧”一词一枝独秀,逐渐在全国通行。
二、二黄腔
有关二黄腔的渊源,众说不一。一说是由明末清初的弋阳腔演变为四平腔,而后发展而来的;一说是安徽的石牌腔传至江西宜黄而成宜黄腔,“二黄”即“宜黄”的音转;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源出湖北的黄冈、黄陂,并因此而得名。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大家一致认定的是:二黄腔是在我国湖北、安徽、江西三省毗邻地带流行的一种民间戏曲声腔,后由徽班传入北京,成为了京剧的重要腔调。
三、西皮
西皮是京剧里另一种重要的腔调。清朝初年,陕西、山西等地的秦腔流传到湖北襄阳一带,同当地的民间曲调相结合演变而成襄阳调,后被称为湖广腔,又称西皮。湖北方言称唱为“皮”,“西皮”即由“西”(陕西、山西)传来的唱腔。清朝道光年间,以喁西皮为主的湖北戏班进京,成为京剧西皮的源头。
四、板眼
“板眼”指的是音乐的节拍。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板与眼均独立成拍,为相同的拍单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根据拍式的不同,眼的数目也不同。比如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仅有一眼,一板三眼(相当于4/4拍)就有三眼,而有板无眼(相当于1/4拍)则没有眼。
五、大轴戏
在京剧的演出中,最后一出戏叫“大轴戏”。倒数第二出戏是一次演出中的主戏,由于它紧压大轴戏,因而得名“压轴戏”。
六、行头
“行头”的“行”是行装的意思。旧时戏班游走江湖,四处巡演。在流动表演的过程中,演出的道具和服装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行装,于是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行头”这一习惯用语。
七、科班
科班是旧时培训戏曲演员的艺术教育机构。京剧科班最早出现在清末,后来发展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专门培养童年演员的教育机构。京剧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的一所科班是北京的“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社。它开办44年,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元、韵”七科学生近700人,每一科都曾出现过在京剧舞台上活跃了几十年的名角,如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等。1949年后,科班逐渐被新型的艺术教育机构所取代。
八、打出手
“打出手”是京剧表演的武打套路之一,俗称过家伙,简称出手。它是以一个角色为中心,另有几个角色相配合,做出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打出手”经常会向观众呈现出种种丰富繁杂的、具有一定舞蹈性的惊险场面。
九、票友
清朝乾隆年间,由八旗子弟始创的“清音子弟书”(鼓词的一种,可以演唱)开始在京城及东北各地流传。清政府规定:旗人不准卖唱及登台演戏;八旗子弟如要到各处演唱,须得到批准,领取“龙票”。因此,这些热爱“子弟书”的旗人在当时被称为“票友”。清朝中叶以后,“票友”所指范围逐渐扩大,可指所有不取报酬的业余戏曲、曲艺演唱者及乐师。“票友”最初与京剧毫无关系,但后来京剧的繁荣使得“票友”的队伍发展壮大,而京剧票友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了京剧的发展。有些票友后来甚至转为职业演员,被称为“下海”。票友下海须先拜“带道师”,取得“梨园公会”的会籍,才能算正式演员。因为清政府禁止旗人演戏,旗人票友如若下海,必须注销旗籍。
十、场面
早期的戏曲舞台比较简陋,乐队的位置总是在舞台中央靠后的地方,支撑着整个舞台的场面,乐队因此也被称为“场面”。后来,乐队的位置移到了舞台下场门的一边,但人们对乐队仍然保留了“场面”这一传统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