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化助力制造业企业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就是针对产品的从产生到推出市场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而此种控制模式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借助于信息化的软件与系统让制造业企业在产品生命的每个阶段实现针对性成本控制。
一、信息共享中的成本管理与生命周期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中业务流程和生产的过程是一种紧密结合的系统,在业务过程中按照成本的对象将成本归集起来,找到消耗成本的重要因素,并随着业务的产生、发展、结束的阶段将成本分配至不同的阶段。然而没有信息化技术支持的阶段,计算机功能往往是独立的,其管理的是某个部门的职能与信息,这样就容易在各个部门之间形成相对的独立,产生了众多数量的孤岛信息,这样就使得制造企业管理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孤岛信息的出现不利于对成本数据的全面归集,使得成本控制出现了只有形式而没有作用的管理模式。
在信息共享中,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已经可以利用软件进行处理,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并使之与财务数据相互共享,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标。如: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出现,其很好的将所有产品信息集合起来并使之与相关的程序相对应,产品的结构变得十分清晰,促进了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结合。除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之外,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制造特征和管理的需求,针对性开发信息软件,并借助这些关键实现成本管理,归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支出,并利用针对性较强的信息化工具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信息共享还可以帮助成本管理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但是这样还不能帮助企业在发展中有效的降低市场风险,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因为针对制造业而言,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也应当被纳入到成本管理中,所以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应运而生,借助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企业才能在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全部过程中控制成本支出,此时的信息化才能有效的保证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全面而有效。
二、全生命周期理念下的成本管理关键
(一)生命周期的内涵
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方法起始与上个世纪中期的美国,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对发生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归集的控制方法,以此量化产品不同生命阶段的成本。简单看就是确定产品的生命周期并进行成本阶段划分,包括了产品从设计到淘汰整个过程的成本,其主要成本构成如下:
1)生产成本:在生产成本中包含了研发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等,即产品从开发中的设计、试制、试验、小规模生产、大规模量产知道停止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其成本会随着生产环境与动用资源的差异而不同;2)维护成本:产品被销售后到报废,其存在使用维护期和报废期,这也是生产者所需面对的售后服务的内容,其中包括了运行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等,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的成本也是一种后期维护成本。3)处置成本,产品的生命周期完结时,企业必须对产品的废弃处置成本进行分析确认和分配,以保证产品在使用后得到适当的处理不会产生环境或者安全性危害,尤其是环境成本是必须考虑在内的。
(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关键
1)开发与设计是成本的决定阶段:在研究中,生命周期内产品的开发、测试、小规模试生产、大批量产、售后服务这五个阶段对产品最终成本的影响被统计出来并进行了对比,从中发现:产品设计与开发决定了70%的产品成本;测试占有的成本比例为20%;产品生产准备即试制决定7%的产品成本;而大规模量产的采购与生产环节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只有3%,销售过程中不会对产品成本的决定产生影响。可见产品在设计阶段因为其决定了产品最终的形式和生产过程,其生产的成本已经被相对固化,尤其是制造业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所有的产品属性都已经被确定,从材料、形式、功能等都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因此其生产成本已经被确定,所有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决定其成本的关键阶段就是设计阶段。
2)成本之间存在关联。在实际的在成本控制中是不能一下子就把成本降到最低,因为产品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且在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思路下,智能将设计、制造、维护够一个控制循环,实现成本的降低。即上下游成本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产品成本控制的效果。如制造一个复杂的设备,设计上的改变可以满足甚至超过技术要求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但是也会遇到如:生产流程改变所付出的成本提高,其中增加设备、工艺流程等造成的成本提高;新的原材料也必须进行重新采购或者检验,才能投入使用而造成成本提高;维护中重新对用户进行说明或者指导,培训维修工程师等也会造成成本提高。可见,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必须强调整流程的关联性,要求企业明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成本、阶段内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协调方法,以此才能在信息化的帮助下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并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应用
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是一种以成本为基础向企业整体价值链拓展的成本控制模式。由此将研发、生产、销售利用信息系统与软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完成对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其应用由以下阶段构成:
(一)设计开发阶段
在研发阶段成本控制就应当将降低成本作为开发的一个重要标准,因为设计开发阶段主要是开发产品而不是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其目标是研究与开发出市场适应性好的产品帮助企业升级产品体系,适应竞争需求。在前面的分析中可知,产品设计阶段可以决定产品的70%的成本,因此在开发阶段必须重视对产品的质量成本,即缺陷成本和控制成本。在产品设计中应考虑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而引发的各种损失,并努力降低此类成本损失。所以在产品开发阶段就应将全生命周期与质量成本的控制结合起来,在追求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阶段成本最小的同时必须考虑质量成本的需求,并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即达到为优化的设计过程与结果。
(二)产品生产阶段控制
产品的量产阶段,成本降低的潜力已经没有多大空间,但是企业还需要借助与信息化技术对求进行精确控制,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而达到最佳成本目标。着阶段成本管理策略包括了制造成本目标的确定和实施、作业成本控制、生产管理等。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将成目标和作业成本进行统计与对比,以此实现动态化的控制生产成本的目标。并生产成本为核心,拓展与之相关联的采购、库存等成本控制,不断的降低整个生产环节的总体成本,从而达到控制目标。
(三)产品销售阶段控制
产品的销售是成本支出的有一个控制难点,因为市场环境是动态改变的,其产品营销的费用标准很难确定。所以在控制中必须针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固规划,并借助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支持,对产品各个营销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即产品的开创期、成熟期、产品衰退期的成本投入是完全可以进行评价和控制的。
另外,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当前运输成本的不断提高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使其成为了销售环节中成本增加的重要环节,在物流成本控制中引入ABC法则,对物流作业进行预算与成本管理,并借助信息共享实现从采购、供应、销售、仓储、库存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统一调度与资源配置,为整个企业的物流优化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一个高效且灵活的物流配送体系,帮之企业在销售环节控制成本支出。
(四)产品维护阶段控制
产品维护阶段主要是售后阶段,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各种损失,如索赔、违约、降价、报废、维修退换等都会产生售后成本,这些都是维护阶段所必须面对的成本支出,此时应对提高客户满度而支出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维护成本支出,并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帮助生产部门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将此信息作为数据基础为开发与设计提供依据和方向。最后,在产品报废与升级时应对客户追加的成本和企业替换产品的成本进行核算,保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得到全面反映,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结束语:信息化可以帮助制造企业将信息有效的结合起来,完成统一管理。此种信息管理模式有助于企业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控制,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利用各种信息以及分析结果支持设计研发、生产改进、销售支出、客户维护等成本,可以使得成本控制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群,司洁萌,周永长.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方法运用研究.商业时代.2009(09).
[2]龚芬.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研究.财会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