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压表与电流表内电阻的测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压表与电流表内电阻的测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高考物理实验考查中,电阻的测量是重点考查内容,也是热点考查内容。而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是电阻测量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也是常考的内容。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与一般电阻的测量不同,自有它的特殊性及规律性,它们不仅是被测量的对象,同时又是测量工具。在测量条件变化时,测量电路也可有较多的变化,可以较灵活地考查考生对电路的理解和设计电路的能力,值得我们下大力气去研究。

一、电压表内阻的测量

【例1】 电压表V量程为0~3V,内阻3~3.5kΩ,现要求测其内电阻RV,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待测电压表V;电流表A1(量程100μA,内阻2kΩ);电流表A2(量程1mA,内阻100Ω);电流表A3,(量程10mA,内阻40Ω);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Ω),电源E(电动势4V),开关、导线。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该选用 (填字母代号);

(2)为了尽量减少误差,要求测量多组数据,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图1

分析:电流表应选A2,因为它与V表的满偏电流最接近;测量电路如图1,若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U、I,则电压表内阻RV=U/I。图1中,A2表也可用一个与待测电压表满偏电流差不多的内阻已知的电压表(如量程5V,内阻5kΩ)代替,不过此时电源的电动势也要相应的调大些,以保证电表指针的偏角较大。因为指针的偏角越小,测量的系统误差越大。

例1中,若电流表只有A1,同时还有两个定值电阻R1=220Ω,R2=330Ω,如何测RV?

图2

显然A1的量程太小。A1表满偏时,V表指针的偏角约为满偏的1/10,测量的系统误差较大。

可选R1与A1并联,以“放大”A1的量程,使A1、V表可几乎同时达到满偏。局部电路如图2所示。若测量时V、A1表读数分别为U、I,A1表内阻为rA,通过R1的电流为

IR,则:IR=IrAR1,RV=UI+IR=UR1I(R1+rA)。

例1中,若电流表只提供了A3,同时提供上述两个电阻R1=220Ω,R2=330Ω,如何测RV?

图3

此时A3量程太大,当V表满偏时,A3指针偏角太小;可选R2与V表并联,让R2分流,以控制通过V表的电流,使A3、V表可几乎同时达到满偏,局部电路如图3所示。若测量时V、A3表的读数分别为U、I,通过V表的电流为IA,则有:

IV=I-UR2,RV=UIV=UR2IR2-U。

可见,在电流表量程不合适时,测量电路也要作相应的改变,以保证两表几乎同时达到满偏。

上例中,如果没有电流表,但增加一个0~9999Ω的电阻箱R0,如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呢?

图4

分析:实验电路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S前,变阻器滑动片P置于A端,电阻箱阻值调为零。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片P,使V表满偏;再调R0,使V表半偏。此时,R0的读数即为RV的测量值。这种测量通过将RV与R0进行比较,求出RV的大小,统称为半偏法。本实验中,RV的测量值偏大,但因RVR,因此实验误差很小。

二、电流表内阻的测量

【例2】 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rA约为40Ω,现要求测其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待测电流表A;电阻箱R0(0~999.9Ω);滑动变阻器R(0~1500Ω):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不计);开关、导线若干。要求:

(1)画出测量电路图;

(2)试估计本实验的误差;要想减小实验误差,应采取什么措施?

5

分析:(1)测量电路如图5,S1闭合前,R置于最大阻值处。测量方法为半偏法。

(2)当S1闭合,S2断开时,调节R,使A表满偏,电路中总电流即为A表的满偏电流Ig=10mA,电路中总电阻R总=E/Ig=150Ω,R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为R=R总-rA≈110Ω。再闭合S2,调节R0,使A表半偏,可认为rA测=R0。此时A表电流为Ig/2,两端电压UA=IgrA/2≈0.2V,电路中总电流I=E-UAR≈11.82mA,通过A表的电流为Ig/2=5mA,通过电阻箱的电流为IR0=I-Ig/2=6.82mA,由IgrA/2=IR0R0得R0=rA测≈0.733rA相对误差达26.7%,显然测量误差太大。要想减小实验误差,必须在闭合S2时,使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较小,因此,R应远大于rA。

本题中,R还有富余量,直接将它调大可以吗?

显然不行,因为电源没有改变,将R调得较大时,电流表电流减小,无法达到满偏,指针偏角太小,测量误差也大。要想减小误差,应将电源换成一个电动势较大的,比如电动势E′=12V。此时,当S1闭合,S2断开时,调节R,使A表满偏,此时电路中总电阻约为R总=E′/Ig≈30rArA,且未超过R的最大值,此时测量误差可小于5%。

【例3】 实验室有下列器材:待测电流表A1(量程10mA,内阻r1约40Ω):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r2=750Ω);电压表V(量程10V,内阻10kΩ);电阻R1(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滑动变阻器R(总阻值约50Ω);电源E(电动势1.5V,内阻很小);电、导线若干。要求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1的内电阻,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分析:如图6、图7都是测量A1表内阻的局部电路;这些电路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中学电表多是2.5级的,要求测量精度高,测量的相对误差要小于5%,指针偏转角应大于满偏的一半。图6中A1表的满偏电压约0.4V,图7中R1的阻值并非是准确的,即便准确,在A1满偏时,V表读数也仅1.4V左右,均不满足高测量精确度的要求。因此,符合要求的测量电路应如图8所示,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式是为了满足测得多组数据的要求。

图8电路中,A2等效于一个电压表,其满偏电压为0.375V,与A1表满偏电压差不多,若实验中测得通过A1、A2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r1=I2r2/I1。

例3中,假如测量条件改变,A2的满偏电流仅为100μA,内阻r2=1kΩ,另有一个电阻箱R0(0~9999Ω),如何测r1(其余条件不变)?

分析:此时,A2的满偏电压仅为0.1V,需要“放大”,可将A2与R0串联,R0的阻值调至3kΩ即可,此时,A2与R0组合成一个量程为0.4V的电压表,局部电路如图9所示。若实验中通过A1、A2的电流为I1、I2,则待测电流表A1的内阻r1=I2(r2+R0)/I1。

例3中,假如A2的量程为25mA,内阻为60Ω,另有一个电阻箱R0(0~9999Ω),如何测A1的内电阻r1(其余条件不变)?

图10

此时A2的满偏电压为1.5V,当A1满偏时,A2指针的偏角太小,一种方法是将A1与R0串联,以控制通过A1表的电流;将R0调到110Ω即可,局部电路如图10所示。此时,若已知A1、A2的电流I1、I2,则r1=I2r2/I1-R0。

图11

另一种测量A1内阻的局部电路可如图11所示,此时,R0调到27Ω左右,以保证A1、A2几乎同时达到满偏。此电路中,R0等效于一个电压表。

若A1、A2表读数分别为I1、I2,通过R0的电流为I0,则I0=I2-I1,A1表内阻的测量值为:r1=I0R0I1=I2-I1I1R0。

图10电路适合于A2表内阻已知且较大的情况,图11电路对A2表内阻的大小没有限制,特别是即使A2表内阻未知时也适用。

综上所述,测量电压表、电流表的内电阻(非半偏法)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且非常灵活的,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设计电路,选择仪器时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 电路工作时两个电表的指针偏角要能同时达到半偏以上,这样才能满足测量的误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