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选题指导与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选题指导与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选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的重要步骤,其内容的选择与主题的确定关系着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效。教师的正确指导与策略,将直接影响与决定学生课程活动的成功与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活,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学,是指导学生成功进行选题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教师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生活的一门经验性、实践性课程。活动中,我们在强调学生亲身经历,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各阶段活动的教师指导。选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的重要步骤,它又是活动的起始阶段,其内容的选择与主题的确定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着课程深入实施的成效。如果把活动看作一部大戏,则活动初始的选题就如同大戏的序曲,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

一、正确选题是活动成功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经验让我们知道,适用于学生研究的问题,大体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设计”两种类型,而无论进行哪种类型的活动,选题都是必经的初始阶段,它直接关系到课程活动及研究结果有无价值、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提出一个好的课题本身就有很大价值,它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平时积累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技巧等等。这一阶段教师的正确指导对活动的成功与否作用尤为重要。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选题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其保持持续的活动兴趣和愿望,以及保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更有利于实践活动真正从“活动”走向“课程”。

2.课题源自于问题,问题来源于学生。它是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经观察、发现,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并最后经过讨论与商椎,认为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事物的归总。学生能够发现和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先决条件,是教师指导的首要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必须充分尊重每位学生,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指导,不可越俎代庖,简单地给予学生,做课题的批发商。

3.好的课题选择需要教师正确的导向。既然课题来自问题,而问题又产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那么教师的引导则应注重:

(1)启发指导学生如何从自身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喜欢的,乐于探究的,并与自己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相符的问题。比如,夏天到了,超市里货架上各种有色饮料琳琅满目,这些饮料所含的成分都是些什么呢?饮用有色饮料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吗?怎样选用饮料有利于身体健康?于是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确立“饮料与健康”“有色饮料利与弊”等活动主题。由于主题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兴趣,是学生想了解的问题,因此,学生乐于参与,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科学饮水与健康好习惯”“合理消费与理财小常识”……等有意义、有探究价值的主题活动,贴近学生,极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究热情。

(2)更多地创造机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自然、感受社会、体验生活,去寻找“问题”的发现。比如,近两年来,我国多地城市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福州地区也不例外,那么“还我一片蓝天”“雾霾你从何来”等主题就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正是他们乐于探究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到环保局、气象局采访调查,了解导致城市雾霾的原因,认识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知道保护环境、消除雾霾是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这样的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托,既是对他们进行绿色环保公民责任教育,又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更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提高。

(3)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起点,是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以,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训练,它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这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及时捕捉生活的信息及所处环境的形势变化,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使之成为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资源。比如可请学生准备一本问题记录本,随时随地记下感到疑惑的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过程、当时的感想。一周后反思,看看哪些问题有价值,再将有价值的问题转变成课题。教室内可以建立一个问题墙,学生定期问题信息,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关注的焦点,及时引导形成实践学习主题;如:防震、防灾、防电、防火等,教师引导开展“关注意外伤害”“防火自救我能行”等主题活动,让他们从资料查找、图片搜索、知识讲座、手抄报设计中感受到对防灾自救的重视,了解掌握基本的自救常识。

二、把握选题原则是活动成功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服从于主题,而内容的确定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必须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含所在学校的地域特色等。在实践操作中,把握好选题基本原则是保证学生课程活动有效推进与成功的基础。在选择课题中,教师须引导学生注意把握选题的几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主题必须符合一定的科学性,要有事实依据和理论根据,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偏离了客观规律的主题都是毫无研究价值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受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出于好奇提出些怪延离奇甚至荒诞可笑的、没有任何研究价值的东西,教师须通过分析加以制止和引导。

2.实用性原则:选题须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体现学生对自己或身边生活改善的需要和期望,对解决自身生活和困惑很有帮助的,对学生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主张,揭示了知识学习体现生活意义的真谛。在强调学科逻辑性可以系统地传授文化遗产,压抑个性及创造力的发展仍在学校教育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今天,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类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非学科性的新型课程,其教育的实际价值就尤为突出了。

3.创造性原则。力求主题新颖,尽量做到思路新、角度新、方法新、见解新,重要是研究方法有创新,研究角度有不同,视角恰当,这也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课题。

4.可行性原则。其特点是题目的切入点小而实,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如师资设备、环境资源、文化氛围、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等等,又要注意参与研究者的学段年龄、能力、知识基础、兴趣等,不选择那些“大而空”“虚而浮”,并与学生生活和经验有距离的课题。

三、正确运用选题方法是活动成功的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来自学生,它主要经历提出问题――生成主题――分解主题――确立课题的基本过程,这是变问题为课题的过程。

1.提出问题通过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创设情景、问卷调查访问等

(1)学生的问题源于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关注、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就可能提出问题。所以选题伊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六年级的同学毕业在即,毕业后选择哪一所中学才是最理想的呢?自己理想中的中学又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开展“走进家乡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实践研究的课题。学生通过活动,较全面地了解家乡中学各方面的情况,为自己选择理想的中学和进入中学的学习做好准备。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主动生成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获得一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学生伴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去,会觉得快乐无比。

(2)创设情景,是教师常用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进入角色。比如以一封家长来信为问题背景,反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认为孩子没有经济观念,不敢给孩子零花钱;而孩子认为不给零花钱是家长不爱自己的表现。这样引发学生讨论,有的孩子讲述了自己相似的经历,有的孩子提出自己的问题:怎么让家长相信自己具有合理支配零花钱的能力?零花钱使用是否合理?有的孩子提出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不仅可以调查同龄人的零花钱使用情况,还可以调查父母对于孩子使用零花钱的建议……这样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其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也直接改善了学生的生活状况。

(4)问卷调查法

对于学生的问题也可通过“调查表”进行问卷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生成研究主题。

(5)问题讨论与社会访问调查法。在选题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召开讨论会,让学生自由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访问,了解社会,从现象中、从实践中产生问题。在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许多让自己好奇的现象和让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研究的兴趣便产生了,问题就出现了。

2.生成主题――把好学生问题的筛选关

如何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成功转化为主题,需要一个生成过程。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不是所有的都能成为研究主题。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好问题筛选关,根据选题原则对众多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整合、汇总,最后生成主题。问题筛选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掉简单肤浅的,合并重复相似的,难以操作的建议暂时不要。

如课题“罗源湾滩涂渔业工具调查”的形成过程:

师:对于我们学校旁边美丽的罗源湾,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吗?

生:罗源湾风景、罗源湾的养殖业、罗源湾的滩涂、罗源湾经济、罗源湾与可门港、罗源湾的……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一张纸上

(收集学生的问题,并投影学生的问题)

再问:关于罗源湾的滩涂,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准备研究什么内容呢?

生:滩涂的变化、滩涂养殖、滩涂渔业工具、滩涂生态、滩涂鱼类标本制作……

师:你最想了解那个方面?

生:滩涂的渔业工具。

师:那么你对你的问题想怎么样修改?

生:罗源湾滩涂渔业工具调查。

师:很好,这就是问题形成研究的课题了。

在研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对滩涂渔业工具之一的“泥马”历史、传说故事、制作工艺、使用方法、使用地域、当前的使用情况、改进办法、将来的发展等进行系列的研究,根据研究方案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在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流后,教师建议其将课题改为“罗源湾滩涂渔业工具系列调查”,并建议该小组同学在高二年段继续进行系列研究,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深入。

3.主题分解――对主题再次筛选过滤确定课题

活动的主题生成后,需要引导学生找到主题研究的切入点。教师还须帮助学生进行主题分解,确定自己研究的小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内或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和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愿意深入探究的小主题。将大主题进行了充分的分解后,还需指导学生表述主题。在这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要仔细聆听学生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交流与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对提出的小主题进行归类、整合。最后师生一起总结提炼,以规范性问题表述,形成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总之,从某种程度上说,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源于学生,对于主题的发现,需要临场的智慧。教师要做的就是时时留心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选择出合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