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高考录取率地区不公问题的制度学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高考录取率地区不公问题的制度学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教育公平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包括受教育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教育公平应该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准则。但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却往往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其中,由高考录取过程中造成的区域不公平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从制度上根本解决问题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合作。

[关键词] 教育公平;高考录取率;地区不公;制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2)04-025-05

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它既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又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到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许多不公平现象发生,而教育的不公平又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目前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很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内涵。主要有:教育机会均等说,如瑞典学者胡森将教育公平理解为教育机会均等,并分别从“均等”和“机会”两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以及最终目标的平等。教育平等说,如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一书中用教育平等来说明教育公平,指出教育平等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教育公平社会说,如孙新在《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中从社会方面阐释了教育公平,认为教育公平必须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反映了社会公平的一个基本准则。二是教育公平是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是人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三是教育公平是化解社会冲突的重要手段。

在这里我们认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

由上述内容可见,在现代社会,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教育公平则被认为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在我国高考招生是公民享受受教育权的一种体现,也是改变人生和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各招生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在努力地追求着教育公平的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还没有实现机会均等的目标,甚至可以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点我们可以从目前的高招录取省市差别中看出。

二、我国各省高校招生计划数与录取率的差异

(一)高校招生中各省录取率的差异

高校招生录取中,各省录取率是衡量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录取地区差异的重点指标。如表1所示:

从表1不难看出,尽管近年来教育部在各省编报招生计划方面,一再要求各省市及部属院校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编制来源计划,并要求将招生计划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倾斜,但我国各省份间录取率差异仍十分明显。2009年录取率最低的山西仅为49.2%,与海南、上海等高录取率省市相差近40个百分点,可见,东中西部在教育资源的享有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将以上数据录入SPSS数据分析工具,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可以看到各省市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为0.000,即非常显著的水平,这一数据分析结果不得不令人惊叹。同时如此之高的高考录取率差异,也是“高考移民”现象屡禁不止、在一些省市不断抬头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向海南等地的高考移民每年被新闻报道的不在少数。抽取上表中的上海、北京、山东、福建、安徽、贵州,通过录取率柱状图,可以对各地区高考录取率的差异一目了然。

通过图一可以看出,不仅各省在总录取率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本、专科水平上的录取率也各不相同。本专科的录取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二)高招录取中,不同高校在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投放的招生计划不同,甚至表现出巨大的地区差异性。(如表2所示)

2009年,清华大学在北京招生252人,远远高于其他省市。其他地区中,山东最多,招生人数为62人,但还不及北京招生计划的1/4;更在青海只招了16人,均为清华大学在北京计划数的1/16。北京大学同年在北京招生人数为180人,河南计划数列在第二位,为48人,计划数为北京的1/4;在青海只招了8人,仅占北京大学在北京计划的1/20。同样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浙江大学招生计划方面的省市差异更为明显。2009年,浙江大学在浙江的招生计划为2374人;计划数紧随其后的山东也只有106人,不及浙江大学在浙江计划的1/20;至于计划最少的青海,只有7人,仅为该校在浙江计划的3%。无论是部属院校还是省属院校,属地招生计划偏多的情况毫无例外地都可以看到。虽然负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任,但是全国各省市人口分布的不均,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要求全国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要求东中西部教育的均衡发展。

综上可见,招生人数的差异在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是不同的,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一个学校对本省的招生人数通常都多于外省,有时可达10倍甚至1000倍之多。

三、高校招生地区差异的制度成因及对策(基于制度层面的分析)

(一)从历史来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起重要影响

1.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其实关于自我增强机制和路径依赖的研究,最早是由阿瑟(W.Brian Arthur,1988)针对技术]变过程提出的。诺思把前人关于技术]变过程中的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诺思把路径依赖解释为“过去对现在和未来的强大影响”,指出“历史确实是起作用的,我们今天的各种决定、各种选择实际上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诺思认为,制度变迁过程与技术变迁过程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自我强化。所以,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lock-in)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导致停滞。一旦进入锁定状态,要摆脱就十分困难。

总之,路径依赖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制约作用,并且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如果路径选择正确,制度变迁就会沿着预定的方向快速推进,并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从事收益最大化的活动,促进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这反过来又成为推动制度进一步变迁的重要力量,双方呈现出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

如果路径选择不正确,制度变迁不能给人们带来普遍的收益递增,而是有利于少数特权阶层,那么这种制度变迁不仅得不到支持,而且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经济衰退,这种“锁定”局面一旦出现,就很难扭转,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教训深刻。因此,制度变迁的国家必须不断解决“路径依赖”问题。

2.我国高考录取率地区不公的历史发展路径(基于历史上科举取士的地区差异)

在唐朝,秀才考举人,各府各县的考题都相似,考试时间也一样,录取率却有天壤之别――首都长安的举人录取率竟然是河东地区的十倍以上,是陇右地区的三十倍以上。当年柳宗元送别一落榜考生,赠言里有这么一句:“京兆尹岁贡秀才,常与百郡相抗。”指的就是唐朝录取政策存在地域歧视,首都的录取指标极高,其他地区的录取指标极低。

在宋朝,举人考进士,长江以北地区考生少,录取指标却多,长江以南地区考生多,录取指标却少。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给皇帝写报告,说“东南州军进士取解者,二三千人处只解二三十人”,录取率仅有1%,而“西北州军取解至多处,不过百人,而所解至十余人”,录取率高达10%。可见当时南方考生考中进士的难度是北方考生的十倍,地域歧视明显。

元朝是蒙古人当家,科举考试中不仅有地域歧视,还有民族歧视。当时蒙古人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其分数线必定远低于汉人考生。在考题方面,也有难易之别,蒙古人的考题简单,而且只考两场,汉人的考题极难,还要连考三场。

明朝的录取政策取消了民族歧视,但是试卷不统一,南方考生的试题难,北方考生的试题易,边远地区考生的试题更容易。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天杏榜取录的五十二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大怒,亲自查问后,将三名主考处死,在夏天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

清朝的科举考试,除了存在明显的民族歧视外,还存在“土籍”与“客籍”之别。所谓“土籍”,即清朝以前定居于本地区的社群;所谓“客籍”,指清朝以后迁入本地区的移民。对“土籍”实行高录取率。

由此可见,制度路径依赖虽然有高稳定性,但在高等教育入学方面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因为路径依赖,一时难以解决。

(二)我国现行招生制度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行招生及录取率的地区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现行的招生制度的缺陷导致的。

一是“人为地方化”。不同高校往往在各自所在的省份招生名额较大,而对其他省份的考生则招的较少。2009年,教育部启动“中央部门直属高校区域协调计划”,明确要求“新增的及从属地调出来的所有协调计划一律投向西部生源大省”。教育部此举被视为“促进高教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努力”。

二是“财政换招生”越]越烈。所谓“财政换招生”,是指高校按照当地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持大小来确定在本地的招生名额。特别是一些部属重点高校,很多都得到当地政府在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财政投入,高校才需要对当地有相应的“回报”。所以,在招生计划中向属地倾斜似乎合情合理,甚至出现有些地方高校在银行的贷款由地方政府买单的现象。

三是“省部共建”的办学模式。因为有资金投入,所以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在“共建协议”中提出关于扩大本地招生比例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自的进一步下放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比重的上扬,必须警惕高校在分配指标时进一步向本地倾斜,从而加剧省市间业已存在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失衡。

由制度所造成的这种地区差异,并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引起了很多社会问题。例如,为了逃避招生中的地区性分数线,就出现了当前愈]愈烈的高考移民问题。“高考移民”本质上是以一种人为的方式对抗制度所造成的差异。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地区差异,但在另一方面,却可能会毁掉这种制度所能提供给落后地区的保护。因为这些地区更容易进行“高考移民”,而这些移民往往是在原住地上学受教育后,在新住地进行高考、录取。这就挤占了移民地的录取名额。而且因为原住地分数水平普遍要高,在新住地录取时就会挤占相对重要层次上的名额,这样危害更大。如此看来,高考移民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单纯以堵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该考虑如何从制度上去疏导。

四、对策分析

新一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虽然对教育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并没有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即如何保障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提出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意见和要求。《规划纲要》中虽然有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等方面的内容,但却没有把高等教育升学率的省份差距纳入教育不公的范畴,没有明确国家如何在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省份之间存在的升学率差距,实现不同省份在高等教育升学率方面的大体平衡。不仅如此,就连上一稿中已经写入的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改革措施也因“条件尚不成熟”而被删除。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激烈的利益博弈,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使得关键问题上的改革变得举步维艰。

纵观这种录取方式所产生的保护和特权可以发现,这并非是一种必然共存的矛盾,完全可以做到在给落后地区提供保护的同时,而不产生特权现象。由于整个社会处于阶层差异、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状态中,因此保障高校招生录取公平至少应该解决四个问题:首先,解决国家在支持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政策偏向问题。其次,解决政府在招生过程中的权力边界问题,加强教育自。再次,解决教育资源的安排不合理问题。最后,解决高校教育与就业严重脱钩的问题。如果我国高招录取地域差异不改变而持续下去,那么对整个社会的教育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都没有好处,而且有可能导致产生马太效应,即最需要教育、最需要好的教育的落后地区却什么也得不到,只能更加落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何亚娟.中国区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中国建设教育,2008,(06).

[2]潘彩霞.高等教育公平视角下应对“高考移民”现象的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10,(07).

[3]颜莉冰.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公平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5,(05).

[4]郑若玲.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1,(06).

[5]赛明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

[6]郭延凯.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校招生的省市差异[J].现代教育科学,2010,(03).

[7]吴梅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7,(01).

[8]杨艳丽.教育公平基本理论研究综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2).

[9][瑞典]托尔斯顿・胡森著.张人杰译: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72/1991.

[10]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1]孙新.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探索,2006,(01).

[12]尚永亮,洪迎华.柳宗元集卷二十三,序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

[13]刘扬忠.卷一一三,奏议卷十七.欧阳修集[M].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4]张秀云.论教育机会均等的基本特征[J].教育科学,2007,(2).

[15]何颖.更好的公平与更高的效率[J].教育科学,2008,(3).

[16]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李曼丽.通识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8]郑若玲.高考公平的忧思和求索[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Gaokao Admission Ratio in China

QI Li-yuan1, YANG Xiu-ying2

(1.College of Educatin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2.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equity, a pursuit by people and an embodiment of social equity, is constituted by the equity in three aspects: being equal in starting point, in the process, and in the result or outcome.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ough educational equity should be a principle to be followed by all the educational conducts, education in China often witnesses phenomena of inequity, among which,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 Gaokao admission process has drawn people's wide attention. Thus, this author here advocates the close cooperation among all the fields in the society so as to solv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education equity; Gaokao admission ratio;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institution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