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游万仞 志在高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游万仞 志在高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夫山川者,自然宇宙之另一形势也。突兀屹立者为岭为峰,下落倾泻者为瀑为渊,上下阴阳相接,形构虚实相生,远近嵯峨,林木偃接,楼痷隐回,鸟兽往还,四时枯荣,春华秋实,烟波聚散,朝暮旋萦……则山水生矣。

至若峰蔚霞晖,得云卷云舒而坦怀。松涛排阵,鸟鸣幽涧,奏琴瑟之和谐。辗转之间,忽而峰回路转,山光扑面而来,撼人心腑,寒意料峭,似觉人生之境如此,偶传庙宇钟磬之音,与高山流水之韵融合,如诉知音衷情,山水情怀如诗如幻如禅,痴之难却。

吴郡乡贤西伟先生,自九十年代在余地即早传画名,其游于山水,得道于自然,不囿形势。画史笔论,入古甚深,颇得要诀,胸中丘壑,随心所置,逸气盎然。自宋元山水已臻大成,形容刻画,着于意态,多有传神佳构。历明代更赋山水意象的深层解读,与心相镜,别有旨意,及至清代,气韵形貌,纷姿多妙,妩媚迎俗者多类,至于当代,多种意识形态领域多谋合,追求传统的笔古而意新,各种艺术门类的创新的手法得到借鉴互融,赋予更大的表现空间。

与西伟兄游于山水,贵在一个“痴”字,其痴于真山真水,不拘表象躯壳,遍游奇山大川。西伟兄登山并非到游览胜地的名山,去追遁繁华的热闹场,与其说登山,不如说其隐遁山林丘壑。在疏林的绝尘之地寻一农家宿处,一住就是两三个月,觉时日之窘迫,看物华之动静,会禅心之幽寂,得云烟供养,心与山合,心若山之嵬峨,境若虚空。游于荆棘,忘却来时山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好生自在,其性情不徐不躁,处之泰然。一支写生画笔,捕拙山之视角的不同感受,时日在这种几乎类于野人的隐遁写生生活中匆匆而去,一切都在忘我的陶醉中释解。四五年间,西伟兄游于各荒山素岭,三十余处,在体验真山真水的亲历中,积攒了写生稿上千余幅。翻着一幅幅的画,其亲切的记录了所历所行,好似故地重游,每一座山都印证了自己的灵魂之旅。

得山水,舍其皮附,得之韵气,而赋予本质精神,升华而为真我,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跨度。无为而为,不牵强,不造作,不空想,不纸上谈兵,做到下笔有由。观西伟兄山水画的构成模式及笔墨等,不难看出其表里有一种朴茂的雅气,笔墨刻画,厚重不僵,雄伟瑰丽,线质格局,随遇而安。主体与客体相附而依,轻松怡然,朴素率真。显示了其对传统的执着。在笔墨上的大破大立,大开大合,印证了其敢于求变求新的革命精神。其山水画格局不是故意制作大起大落的险境,不求花哨放纵的猎奇,而突现出一种雅静,一种含蓄,让观者有一隅品赏的余地,想象的空间有如下棋般盈天跨地的意境。

西伟兄之山水,品鉴之后,有一种归隐山林,驰跃山川的静穆狂涓之气,其格调中不难看出宋元明清诸家的影子。近年来,西伟兄在传统与现实之间,静悟整合,得道于当代名家龙瑞先生门下,广结善缘,雅会群贤,不断反省调整,艺事得以大进,多有佳作惠及国家大型场馆及国外友人,评价不菲。其淡泊名利,不为世俗所动,一阶段一阶段地按计划慢慢过渡,无论外面的喧嚣声再大,其总能静息身心,投入到真正的艺术当中。其默默然,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执着精神。在当今社会,很难得一见。

西伟兄之真,不在谋山水之浅质,而在精神内质之间也。山水的精神不在于其山是否万仞,在道上,在攀登的过程中,在心灵上的震颤之间,在灵感幻化的默想之中,诗思来潮的茫然间,是奇险互补的一种淡定意识,是与知音雅会的一瞬间。所谋纸上的山水,不都是这种心灵所赋予的震撼力吗?

愿西伟兄,不断竞越心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步步淡然潇洒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