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古包·勒勒车·祭敖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古包·勒勒车·祭敖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望不尽那连绵的山川,

蒙古包像飞落的大雁,

勒勒车赶着太阳悠荡在天边,

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草原……

从建筑学历史说,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建筑风格。当中原汉人熟练于建造以山墙和长屋檐为特点的土木结构房屋的时候,当古希腊、罗马人建筑宏伟圆柱和三角屋顶以及后来的欧罗巴人精于修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大型宗教建筑的时候,当爱斯基摩人用冰雪建造住屋“水晶宫”的时候,中亚和蒙古高原的游牧人则创造了他们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蒙古包。

草原是绿色的大海,蒙古包是那海洋里的点点白帆。蒙古包这草原的特有建筑,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牧民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

蒙古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在《史记》、《汉书》等典籍中,它被称作为“毡帐”和“穹庐”。其形状似天幕,呈圆形尖顶,通常用羊毛毡一层或几层覆盖。古书记载,说“庐”是一种搭建在田野里庵棚一类的东西。这便是蒙古包的原始形态。

蒙古包得名于何时?据《黑龙江外纪》载:“穹庐,国语(即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蒙语称“蒙古勒格”或“班布克格尔”。如此说,蒙古包还是个译音呢!

建筑的奇特、明快,使蒙古包又实用又美观。可以说建一座蒙古包是以最简洁的手法和最省料工艺完成了一种极富于表现力的创造。那几片用细木杆编制的“哈那”网片,可伸可缩,简洁的里面包含着智慧;而那几十根“乌泥”杆和圆顶上开的天窗,则和“哈那”一起完成了整个骨架造型任务。然后用皮绳或鬃绳加以穿结,铺盖上羊毛毡子加以封闭。风雪来临时,包顶不积雪,大雨冲刷包顶不存水,搬迁时容易拆折。这一切都适应于游牧民族的生活和环境特点。从建筑结构来说,体现了满足功能要求和满足审美要求的统一,实用而美观。

蒙古包分两种。一种是转移式的,逐水草而居,蒙语称为“乌尔郭格尔”;一种是固定式的,适用于农牧经济区,蒙语称为“托古日克格尔”。转移式包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居多,固定包多见于科尔泌草原一带地区。蒙古包搬迁时,冬营地设包房常选择山湾或洼地,寒气不易侵入;夏营地设在高坡通风处,尽管在无风的天气,坐在蒙古包里只要撩起包房的毡脚,包房里立即就会清风习习,凉爽透体。

蒙古包这种古老的建筑,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虽在造型功能上日臻完备,室内陈设大大豪华更新,但却完全保存了它原始建筑的构造形态,依旧保留着其独特的风韵。如果把一顶蒙古包放到人口稠密的农村、城市或海滨,它并无特殊诱人之处。然而点缀在无垠的大草原上,那辽阔和粗犷,那大地坦荡起伏的曲线和绿草如茵的环境形成了一派和谐和美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高级的油画。旅游者来到草原都有一个心愿,在蒙古包里住一宿,体验牧民的生活,除了好奇,还可作为往后游踪的回忆。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渐渐被定居游牧所代替。现在内蒙古大草原除偏远地方仍保留原始蒙古包之外,一般的靠近农牧经济区的和农区的牧民开始定居。

“勒勒车”是蒙古式的牛车,是适应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蒙族的生活习惯而制造出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勒勒”是赶车的牧民吆喝牲口的声音。这种车的特点是车轮较大,轮子直径可达1.40米左右,相当于牛身的高度,轴、轮都是桦木做的,耐磕碰,车体又轻,适宜在草原、沙滩上通行。牧区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轻便灵活、车轮大的“勒勒车”,可以免于陷入沼泽和深雪之中。车身长,一般在4米以上,车上可带篷。带上篷,车厢形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常是一家人住在里头。

由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牧,迁徙不定,从而对交通工具的需要极为迫切,使车辆等运输工具在内蒙古地区较早地得到应用。《汉书·扬雄传》载《长扬赋》有“砰 ,破穹庐”的语句。据考证,“砰(车旁加贲) ”就是早期的车辆,说明远在秦汉之际,匈奴人就已经懂得造车。公元3世纪的敕勒人以造车闻名,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很适应草原的环境,正因为如此,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辽代,蒙古族造车也很发达,并广泛用于游牧生活之中。

历史上,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比较多,大都擅长骑马征战,军民合为一体。由于“勒勒车”在雪地和深草中行走迅速,被称为“草上飞”,因而时常做为战车在战争中驮运军队的辎重。

在平时生产、生活中,“勒勒车”主要用以拉水、运送燃料。牧场迁居时装载蒙古包和其他生活用具、用品。一般每户牧民都备有一辆或几辆“勒勒车”,每当牧民迁居或聚会时,常常也是几十辆车前后相连,鱼贯而行,十分壮观。

蒙古族民间风俗中祭敖包活动最富有情趣了。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原是以石块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记。因为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到处平坦辽阔,放眼四望,天苍苍,野茫茫,天地相连,亦无山无河为记,即在游牧交界之所、或在辨别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曰敖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就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敖包有用石头垒起的,也有用柳条围建的。内蒙古各地都有,富裕人家还有自设的“家脑包”。各地区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草原的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体。其数目各地不等,有的单独一个敖包,有的是“敖包”群,即7个敖包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3个小的;也有的1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3个小敖包,成为13个敖包群。中间的主体敖包上插杆子挂经族(白绸子,书有经文),各个小敖包上都插树枝,祭祀时在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每年六七月,夏季到来,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牧民们便举行祭敖包活动。祭祀时,非常隆重、严肃、热烈,几十里远的牧民们都要坐着勒勒车,或骑上高头大马,捧着祭品赶来;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请上活佛和喇嘛,穿起法衣,戴上法帽,摆成阵势,焚香点火,诵经念咒。最后参加祭祀的人都要围绕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两旺。

礼仪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还有的老年人拉起优美动听的马头琴,讲起蒙古民族古老的民间传说;有的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吃着冷羊肉,叙说起各自的生活、生产、新鲜事儿;有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相见,避开人群,溜到草丛中,倾诉衷肠,谈情说爱,相约再见的时辰,这就是小说、电影、戏剧中所谓的“敖包相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