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警告对共同目击者讨论后产生的错误记忆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警告对共同目击者讨论后产生的错误记忆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采用误导信息干扰范式,研究了事件后正确诱导与事件后误导对共同目击者的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实验1,要求被试接受事件后诱导信息后进行线索化自由回忆。结果发现,目击者对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提高;对事件后误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下降,产生了共同目击者误导信息效应。实验2,研究了警告对目击者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在回忆前警告被试共同目击者提供的事件后信息不完全正确。请按照自己的记忆来完成线索化自由回忆。讨论无警告组与讨论警告组比较发现,警告并没有改变事件后误导信息效应,也没有改变目击者对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说明共同目击者讨论所产生的诱导效应很强烈。并且不容易改变。

关键词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事件后诱导信息,共同目击者讨论,警告。

分类号 B842.3

1.问题提出

记忆并不会像录像带那样真实的记录事件发生的经过,它总是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自从Loftus和Palmer(1974)提出误导信息干扰范式之后,很多研究者便追随其后开始大量的研究(Wright&Loftus,1998;郭秀艳,李荆广,2007)。误导信息干扰范式的一般程序是向被试呈现原始事件。之后提供误导信息。然后要求被试再认或者回忆原始事件,结果发现原始事件之后呈现的误导信息会改变人们对原始事件的记忆。人们将这种研究范式应用于法律领域,所得研究结果使人们开始置疑法庭作证时目击证人的证词。目击证人的证词是法庭上普遍使用的证据,对于法官判决来说也是重要的依据之一,由此看来目击证人证词在法庭上起着关键作用,而目击证人证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则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目击证人证词确实那么真实可靠吗?事实并非如此,目击证人的证词很容易受事件后信息的影响,Wright和Loftus(1999)认为目击证人有三种被误导的可能性:第一,会被警察、朋友、律师等人问及有关事件的信息而误导,即问题误导;第二,会被媒体报道的有关事件误导,即叙述事件误导;第三,会被共同目击者目击事件后的讨论而误导,即共同目击者误导。Shaw,Garven和Wood(1997)对这三种误导信息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共同目击者误导所产生的误导信息效应比其它两种情况更强烈,在其他的一些研究中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Gabberr,Memon,Allan,&Wright2004;Helen&Richard 2006)。并且Paterson和Kemo(2006a)对共同目击者讨论的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多数目击过严重事件的人都有共同目击者,并且有86%的人报告曾与共同目击者讨论过目击事件,这个调查结果非常令人担忧。因为从以往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目击证人很容易受到共同目击者的影响。一旦共同目击者提供错误的信息,那么目击者的证词就存在潜在的不可靠性。

Gabbert,Memon和AUan(2003)研究了共同目击者讨论后对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发现了强烈的误导信息效应。既然共同目击者讨论后极易产生误导信息效应,而目击者证词在法庭上的作用又是那么的重要。因此应尽可能的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小或者消除这种误导信息效应。根据源检测理论,误导信息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当呈现事件后误导信息时,被试会混淆记忆来源,从而导致将发生在一个源的信息归结为在发生在另一个源中(Johnson,Hashtroudi,&Lindsay,1993)。也就是说,共同目击者讨论后所产生的误导信息效应是由于共同目击者将事件后误导信息误认为是目击事件。按照源检测假设,只要将事件后信息与目击事件信息区分开,就会有效的降低误导信息效应。但是有一点人们应该清楚,那就是目击证人之间的讨论不仅仅存在事件后误导,而且还存在正确诱导,也就是共同目击者讨论除了产生误导信息效应之外,还会使目击事件细节更加丰富、完整,所以不应该单单从一个方面来看待共同目击者讨论。以往的研究只关注误导现象,认为共同讨论是不可取的,消极的,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共同目击者讨论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所以在本研究中,不仅关注误导信息效应,同时关注正确诱导对目击者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在考虑减小误导信息效应的同时还考虑消除误导信息效应的方法对正确诱导项目的影响,因为更希望,在减小误导信息效应的同时不影响目击者对事件后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

因此,实验1主要考察事件后误导与事件后正确诱导对共同目击者记忆准确性的影响:实验2引入警告变量,主要考察警告对共同目击者讨论后记忆准确性的影响。

2.实验1

2.1实验方法

2.1.1被试

在校本科生40名,年龄18到21岁,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以前没有看过这个录像带,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实验后有礼品赠送。

2.1.2实验材料

目击刺激材料:《1997中国刑侦一号案》第21集中的一段录像,录像持续26秒。录像内容:一名男子右手持黑色手枪,对准拿保险箱的人开了两枪,然后拎起保险箱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连开了两枪,最后跳上一辆红色的出租车逃跑。

自由回忆材料:20个线索化自由回忆问题,包括四个误导信息项目,四个正确信息项目和十二个中性信息项目。四个误导信息项目,四个正确信息项目的平均数以及标准差在(M=0.50,SD=0.51)与(M=0.70,SD=0.47)之间。且事件后误导信息项目与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项目之间的差异不显著,t(19)=1.831,p>0.05。对于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项目,将提供与录像中的内容相一致的信息,而对于事件后误导信息项目将提供与录像中的内容相反的信息。

2.1.3实验设计与程序

采用2(共同目击者讨论)×2(事件后诱导信息类型)混合设计。自变量1(被试问变量),两个水平:共同目击者讨论后单独陈述和共同目击者无讨论;自变量2(被试内变量),两个水平:事件后误导信息,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

无讨论组:共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录像,首先告知被试这是一个目击者记忆实验,然后向被试呈现指导语:下面将要呈现一段持枪抢劫的录像,想象这是一场真正的犯罪过程,而你是整个过程的目击证人。在此之后请回忆刚刚看到的录像内容。看完录像后做20分钟的填充任务——瑞文推理测验。第二阶段,被试单独完成线索化自由回忆测验。

讨论组: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看录像。首先告知被试这是一个目击者记忆实验,然后向被试呈现指导语:下面将要呈现一段持枪抢劫的录像,想象这是一场真正的犯罪过程,而你是整个过程的目击证人。在此之后请回忆刚刚看到的录像内容。看完录像后做10分钟的填充任务——瑞文推理测验。第二阶段。将被试分成两人一组进行讨论,其中一人为实验安排的助手,讨论的过程中实验助手对其进行诱导。第三阶段。讨论过后,要求被试单独完成线索化自由回忆测验。实验结束后,询问被试是否怀疑与他一同讨论的同伴的身份,如果怀疑就剔除这个被试。

2.2结果与分析

20个线索化自由回忆问卷中正确回答和错误回答的计分方式:回答正确计作“1”。回答错误计作“0”。然后将得分相加。

分析比较共同目击者对事件后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的影响,t(38)=1.966,p

3.实验2

实验1的结果表明。事件后诱导影响目击者对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尤其是事件后误导信息使目击者对误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下降,且目击者的答案与共同目击者的答案趋于一致。怎样减小误导信息效应呢?根据源检测理论预测,如果采取警告的方式,会减小误导信息效应,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警告还是会起作用的,因此本实验纳入事后警告的变量,分析事后警告对目击者的记忆准确性的影响。

3.1实验方法

3.1.1被试

在校本科生60名,年龄在20-25岁之间。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以前没有看过这个录像带。也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实验,实验后有礼品赠送。

3.1.2材料

与实验1的材料相同。

3.1.3实验设计与程序

采用2(共同目击者讨论)×2(警告)×2(事件后信息类型)混合设计。自变量1(被试问变量),两个水平:共同目击者讨论后单独陈述和无讨论;自变量2(被试间变量),两个水平:警告,无警告;自变量3(被试内变量),两个水平:事件后误导信息,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

无讨论组:与实验1无讨论组相同。

讨论无警告组:与实验1讨论组相同。

讨论警告组:前两个阶段与实验2讨论元警告组的前两个阶段相同。第三阶段,在单独完成线索化回忆测验之前警告被试:共同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并不完全正确,所以请根据自己对录像内容的记忆进行回答。

3.2结果与分析

计分方法与实验1的计分方法相同。

对记忆准确性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正确诱导的主效应不显著,F(2,57)=2.387,p≥0.05,说明三种实验条件下被试记忆准确性没有较大的差异。通过Post Hoc Tests两两比较,发现无讨论组与讨论无警告组之间的记忆准确性差异显著,p0.05,讨论无警告组与讨论有警告组的记忆准确性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事件后误导的主效应显著,F(2,57)=2.387,p

4.讨论

实验1的结果发现共同目击者的记忆准确性受到事件后讨论的影响。与共同目击者讨论后。目击者对误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降低,而对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提高,证明共同目击者讨论对目击者记忆准确性的影响是双性的,既有消极的影响,又有积极的影响,这与Shaw,garven和wood(1997)的研究结果一致。事件后误导与正确诱导对共同目击者都产生了影响。但是对中性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统计分析发现。目击者对中性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没有发生变化,而Paterson和Kemp(2006b)的研究却发现,目击者对无诱导的中性信息项目的记忆更准确,两个实验的结果不一致。实验结果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两个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方法的不同。Paterson和Kemp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刺激诱导信息的研究方法,让两个被试看相似但是细节不同的录像,之后两个被试共同讨论刚刚看过的录像,由于两个人所看的录像细节不同,其记忆上也存在差异,因此他们会更加深入地讨论刚才看过的录像。或者是避开不一致的地方,讨论其它的,被试可以从共同目击者的身上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就加强和补充了对中性信息的记忆。而本实验采用的是共同目击者诱导信息,已经确定了实验助手向被试传递的信息,因此就不存在深入讨论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记忆准确性没有变化的结果。

实验2验证了实验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共同目击者讨论后,被试对误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降低,对正确诱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提高。同时发现。在警告条件下。目击者对事件后误导信息项目和事件后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没有改变,也就是,即使明确告知共同目击者他们接受的信息中会有错误。共同目击者还是相信了事件后的信息。这与一些实验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李宏英,连榕,翁洁,2008;Paterson&Kemp,2011)。

但Meade和Roediger(2002)采用警告的方式使被试区分误导事件与原始事件,结果发现警告显著减小了共同目击者互相讨论所产生的误导信息效应。本研究认为造成实验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实验所设置的事件后信息类型不同。Meade和Roediger只设有4个误导信息项目,其它均为中性信息项目(没有正确诱导项目),在回忆时,警告会使目击者更容易的区分哪些信息是共同目击者提供的,哪些是自己看到的。而本实验即设有误导信息项目,又设有正确诱导项目,这样区分事件信息来源相对困难,所以警告即没有显著减小事件后误导信息效应,也没有使共同目击者对事件后正确诱导信息的记忆准确性降低。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两个实验所采用的警告方式不同,本研究采用的是一般性的警告,而Meade和Roediger采用的是明确具体的警告,也许正是这两种程度不同的警告造成了结果的差异,关于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5.结论

本实验条件得出如下结论:(1)共同目击者事件后讨论产生了共同目击者误导信息效应;(2)目击者对正确诱导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提高,对误导信息项目的记忆准确性显著的降低;(3)警告没有减小事件后误导信息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