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寻找有温度的德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经常发现,在德育活动中,老师的苦心設计并不能换来学生的热情参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这跟德育缺少温度有关。在自然界,鸟类用自己的体温来孵化卵,这样才能延续后代,而整个孵化的过程就是保持温度的过程。同样,人类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也需要温度,如果德育缺少了温度,我们倡导的美德就很难在孩子的心灵里成功孵化。
我曾经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学校活动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非常喜欢“春游”这一类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被赋予重要德育期望的升旗仪式,他们并不“感冒”。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要求,武断地将那些严肃的、令学生望而生畏的主题設置成为德育活动重点。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更多地关心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没有关心学生真正的需要。
有温度的德育在内容上要贴近生活,形式上要活泼新颖,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由此,我想到了忆苦思甜德育屡屡遭到重创的原因——时展了,但德育却在原地打转。以前,人们吃红米饭是艰苦奋斗的写照,而现在的学生吃腻了精粮,觉得红米饭恰是一道美食。其实,提高教育的亲和度,就能随之提高德育的温度。
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校二(1)班班主任意识到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童话故事,于是,她与学生一起把班级建設成一座富有童话色彩的水果城堡,城堡里有四个可爱的部落:苹果部落、香蕉部落、草莓部落和西瓜部落。学生们很喜欢这个水果城堡,因为这里令他们感到神奇、美丽、梦幻和向往。
城堡的运行机制非常巧妙,設有言语行动指导中心、日常运行机构中心、日常生活培训中心、城堡公民成长完善中心。每个中心又設有相应的部落小岗位,例如,在日常运行机构中心設有“我的城堡我做主”“今天我当家”“城堡银行”“城堡图书馆”“城堡系列赛”等,这些岗位让学生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在此过程中,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能够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认同感,使他们更愿意付出,也在付出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我们看到,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把班级改造成温馨的童话乐园,取得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只要巧妙转化德育形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就能让原来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充满温情。
二、争取学生的情感认同
以往学习精神,主要是通过参观故居、纪念馆以及童年读书的地方,参观结束后写观后感,这样的活动往往只能让学生了解精神的表象,达不到学习精神内涵的境界,也达不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校决定根据已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创生鸾娃形象,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鸾娃文化”(小名大鸾,字翔宇)。
通过鸾娃形象設计、鸾娃故事征集、鸾娃形象大使选拔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们动手动脑,参与到“鸾娃文化”的创造过程中,打造“翔宇鸾娃”的形象。志存高远、勇敢自信的优秀品质走进学生的心里,获得学生的认同,鸾娃成为学生身边的榜样,学习的偶像。
三、营造立体的德育环境
传统的德育活动常常是孤立的,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连贯机制,忽略了德育活动的整体性,显得机械、呆板,单一的思维方式阻碍了活动价值的提升,脱离了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创造一个立体的成长环境,同时在孩子的角色体验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德育浸润心灵。
立体的德育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角色认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从而达到德育活动的综合效应。今年三月,学校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春天——成长的季节”蒜文化探究活动,得到学生们的热情参与。在活动中,孩子们种植、测量、素描、摄影、写观察日记等,最后一起品尝劳动果实——青蒜肉丝面。这项活动将体验教育活动、年级能干鸾娃活动、学科教育活动与主题德育活动整合起来,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德育活动的内涵。
聚焦学生的成长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德育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才能获得学生的积极响应和情感认同。追逐生命的绿色,聆听花开的声音,展示生命的芬芳,德育需要那份春天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