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养成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养成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学的信息技术课不好上,是很多中学信息技术老师共同的感受。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作者认为,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成效有着非常大的益处。文章重点论述了如何利用养成教育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59-02

教育是一个庞大的课题,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就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知识的传承,另一方面是良好习惯的养成。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同于其它传统学科的工具学科,对于这门新兴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教师们都是在探索中前进。传统的基础学科,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套路,但是信息技术课没有,加之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导致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如人意。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改善课堂教学成效有着非常大的益处。

一、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习惯的养成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其它学科的教师会感到可笑,但是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所有教与学过程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教学环境基础上,但这恰恰是信息技术课堂所缺乏的。

电脑对学生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着不同寻常的兴奋点,在他们的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就是“游戏课”,进入机房后就可以不再受传统课堂中形成的纪律观念的约束而随心所欲。

如何把学生的兴奋点引入教学目标中去,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如果思想教育起不到改变其意识的作用,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略带强制性地改变这种状况。

1.先立规矩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面对一个新的群体和个人,教师和学生都在相互适应着,所以开始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从进入机房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把各种规章制度给学生讲清楚,在学生面前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师严格的一面,要让学生产生适当的敬畏感,这有助于对课堂秩序的把握。

2.树立榜样

规章制度对大部分学生是起作用的,教师要及时树立典型,并加以大力宣传,并从中选出一部分具有管理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建立主流学风。但一个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教师管理的重点,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不能“一刀切”,尽量做到让学生心悦诚服。高中生进入青春期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教师的管理方式要灵活多变,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要让学生在被管理中感受到爱。

3.持之以恒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经过三次课后,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把这种要求内化为一种习惯,在机房内能够保持安静、保持卫生,课堂后能主动复习、预习。这个时候教师仍然不能放松要求,因为这种习惯还具有主观强制性的成分在里面,离真正的内在行为还有距离。教师1%的放松可能会导致学生100%的放松,切不可一曝十寒。

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信息技术课堂与其它传统学科课堂不同,信息技术课以实践为主体,通过在电脑上操作来强化学科知识。操作需要亲自动手,需要自主探索。但由于长期以来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学生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对于学习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是一个很大的习惯软肋。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不仅是信息技术课,其它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一样,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面面俱到地讲到,如果想提高、想升华就必须具备自主探究的意识。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

1.鼓励学生动手

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棒,只有敢想才能敢做,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信心,在平时教学中要灌输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有足够的容错心理准备。别想让所有的学生都和你的思维方式一致,有错误是好事,没有错误,说明学生思维的火花都被扼杀了。出现错误,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

2.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

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看似充实,其实无益。知识被老师讲死了,讲绝了,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这样培养不出来大师,培养不出来发明家。

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多,教师要学会利用:

第一,同一个操作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完成,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讲一种基础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其它的方法,可以加深其对操作的记忆,培养其思维的多样性。

第二,要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自主总结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我们在学习计算机是如何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时,教师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人是怎么样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计算机是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课堂的难点是从两种对比中找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特点,这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正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

教师点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带有盲目性和偶然性,他们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要给予点评,正确的要加以确定,错误的要指明其原因,这样对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三、 合作、协作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学生合作、协作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一项内容。能与他人愉快地合作完成一项工作是新时代对人才最基本的要求,而这种意识对于独生子女居多的中学生尤为缺乏。另一方面,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生们的基础存在着较大差异,需要合作、协作学习。所以怎样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这种意识的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内容。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合作、协作学习创设条件

改变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学中的“一言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真正变知识的传递者为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采用分组教学,通过学生在各自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组织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通过组间交流、互通有无,培养其组际协作精神。这些意识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2.精心设计课堂,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改变传统备课的习惯,变备教材为备学生,不要把教案搞成知识的罗列,要充分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产生内动力;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课堂教学方案。例如:我们在讲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一节内容时,就可以用本班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基础数据,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处理数据。

3.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懂得尊重别人

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让学生肯倾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听出别人所说的重点问题,这样才能重视并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质疑都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有利于合作学习,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个体之间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会团结友爱、相互帮助、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

有人说过“习惯可以改变人生”,对于学生而言一个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其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希望用一种习惯的定势来改变信息技术课堂,促进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面对目前的学科环境,我们不要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别人身上,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地去改变、发展、壮大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一定能如我们所愿,信息技术这门“年轻”的学科一定能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