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荔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动范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荔波: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动范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直是全球关注的话题,然而以怎样的路径实现这一目标,不同国家和地区因自然、经济、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面临不同的选择,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荔波从其自然、社会的演进过程中鲜明地呈现出“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文化多样性

和生物多样性的范本

荔波位于贵州最南端,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通往南部沿海古驿道上的重镇。县境内平均海拔约80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62%以上。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16.83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世居主要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是贵州省人口密度最小的县。.

民族文化绚丽多彩。荔波历史悠久,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民居独特,服饰亮丽,节日纷繁,原生态文化异彩纷呈,民族民间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沿袭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文化现象。

生物资源内涵丰富。荔波具有独一无二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研究型锥状喀斯特发育区森林植被自然“本底”及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平衡机理的理想地和天然试验场。尤其是茂兰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一片相对集中、原生性强、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及遗传种质资源,已发现有维管束植物1532种,脊椎动物316种,昆虫800种,是一个庞大而独特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自然景观独特优美。荔波拥有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造就了群峰竞秀,漫长而奇妙的地质构造过程,孕育了奇山秀水,充分展现出荔波喀斯特水体的纯静之美、喀斯特原始森林的灵秀之美、喀斯特峰丛的壮丽之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吉姆•桑塞尔博士形象地比喻说:如果“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喀斯特的一顶皇冠,那荔波则是皇冠上最为璀璨的绿宝石。著名喀斯特地质学家福德博士更是盛赞荔波为“喀斯特朝圣者心中的麦加”。

人与自然和谐的“荔波现象”

远古的文明印证了文化植根于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具有悠久历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水族水书,是水族古老的文字及其文化典籍,有学者研究认为,它形成于殷商时代,内容博大精深。水书与汉字一样,充分体现出最早造字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图案符号表态、表形,体现人类文化起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得益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世居在荔波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族人民,至今仍保持“敬山、敬树、敬石、敬水”等自然崇尚活动,少数民族立房建屋,搭桥修路,均依山就势,避免破坏生态植被,古寨都有自己的“风水林”、“风水树”,这样的理念,在漫长的历史延续中,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契合,是构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文化多样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

世居民族的价值取向正在发生变化。受外部现代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信息的刺激,世居民族对生活愿景的期望大大超出现实可能,劳动者收入与外界的明显反差,使得原来有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打破,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长期以来与自然所形成的和谐关系受到严峻挑战。

本土文化的坚守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在现代生活方式及大众传媒传播的重重压力下,许多民族文化因生存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消失,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失去信心,民族文化传承人没有得到足够尊重和重视,新生代不愿对本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进行学习,出现了文化断代的危机。在与强势文化交融的同时,正在快速地忘却本民族的文化,造成古朴的自然崇尚理念的丢失。

城市化推进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渗透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面临直接冲击,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已逐步被现代的建筑材料和简洁化的建筑造型所替代,许多民族特色建筑元素已消失;传统的节日活动因约定俗成的时日得不到法定支持而逐渐淡化,失去昔日的隆重;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农民的主要休闲方式,民族民间技艺及工艺品逐渐退出乡村。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为了加强荔波资源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我们划定了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风景名胜区,实施了生态建设工程和民族文化保护工程,构建了保护区、景区与社区居民的良好关系。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紧迫任务和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现代化的两重压力,我们有责任从更高层面审视文化与自然结合的资源价值和发展。荔波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和多元化民族聚集区,虽然极具世界级资源价值,但是同时也有其脆弱的生命特征,需要国内外广泛关注,开展相互合作交流,推动可持续发展。

促进原生性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有机结合,构建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资源体系。经济全球化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在开放性的文化体系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渗透、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荔波与世界同类型地区一样,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强势冲击挤压下,处于弱势的边缘化生存状态。我们将以积极的姿态,挖掘、整理和保护与生物多样息相关的知识,树立开放理念,将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独特的资源价值展示给世人,不断加深广大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让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在喀斯特绿洲的滋养下持续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以旅游产业为支撑,加快独特的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经济转化,推动区域性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作为永续利用资源,越来越显示出极强的核心竞争价值。我们将依托资源优势,确立“生态立县、文化塑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以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为目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充分展现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魅力,将这种独特的资源转换为旅游产品,构筑起产业体系,妥善解决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支撑文化多样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推动区域性整体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致力解决原住民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资源保护到产业形成需要较长的过渡期,我们将着力实施好生态保护“三大”工程,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培育壮大生态产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型效益农业,培育形成特色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拓展替代能源,不断降低对薪柴采伐的需求;以顶级品牌景区为带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同时调整好景区、保护区与社区居民的分配关系,保障原住民利益,增强其对生态资源保护的自主意识。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作者系荔波县县长,此文系作者在中国生物圈保护网络第十五次年会暨东南亚地区生物保护区网络第五次会议上的发言要点,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