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苓散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苓散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观察五苓散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治疗组58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氢克尿噻 25mg 口服,每天3次,安体舒通 口服20mg 每天3次治疗;治疗组单纯口服五苓散和五皮饮基础方加减,观察患者症状分级与评分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结果总有效率83.7%。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五苓散;五皮饮;肝硬化腹水;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6―0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水蛊”等范畴,为中医四大难证之一。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中医认为,多由情志所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邪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积聚等失治所致,临床表现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我科从2010年3月-2013年3月采用五苓散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58例门诊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男34例,女24例;年龄29~71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0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5年。两组临床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符合2011年《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诊断标准。临床表现:①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明显、大便溏薄或便秘。②体征:可见全腹隆起或呈蛙状腹,出现液波震颤,可并发脐疝。并可伴见慢性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③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有贫血,血小板、白细胞降低明显;肝功能试验转氨酶可升高,胆红素常升高,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球比例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增高。④行腹水常规检查排除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癌性腹水等。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双氢克尿噻 25mg 口服,每天3次,安体舒通 20mg 口服,每天3次。治疗组单纯予以五苓散合五皮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基础方组成:猪苓15g、泽泻15g、白术30~60g、茯苓皮50g、桂枝10g、陈皮10g、生姜皮6克、桑白皮12g、大腹皮15g、黄芪30~60g、薏苡仁30g、佛手12g、香橼12g、丹参15g、泽兰15g。加减:湿热者,加用茵陈15g、板蓝根15g、虎杖12g;阴虚者,加用鳖甲15g、石斛15g、玄参15g、桑葚15g;肾阳虚者,加用紫河车10g、淫羊藿15g、鹿茸10g。用法:水煎2次,取液600ml,混匀,分三次早中晚口服。每日1剂。10天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主要症状分级与评分:0级:无自觉症状,积0分;I级: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积1分;II级: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积2分;Ⅲ级,症状重,影响13常生活,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积3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一6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汇总录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秩和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为多种致病因素损伤肝脾、肾,阻滞气血,导致气滞、血瘀、水停,涉及肝郁、脾虚、肾虚三脏腑受损。治疗上注重辨明标本虚实。气滞、血瘀、水停为标,肝郁、脾虚、肾虚为本。全方组成以祛除水邪为主,猪苓、泽泻、茯苓、薏苡仁淡渗利湿;桂枝、生姜片温阳利水;黄芪益气健脾利水;佛手、香橼疏肝理气而不伤阴;泽兰、丹参活血而不破血。全方意在疏肝、健脾治其本,理气、活血、利水治其标,标本兼顾,正气得复,邪实得祛。方中白术用法多有讲究。对辨证为湿盛者,宜炙用;阴虚较甚者,宜生用;脾虚较甚者,宜炒用;重用黄芪意在与理气药合用,使气血充足,鼓动有力。

4 结论

五苓散合五皮饮治疗肝硬化腹水注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而设,临床疗效确切,不失为专病专方,利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l(9):1171-1174.

[2] 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