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及其维护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及其维护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在《欧洲霸权之前》一书中重构现代世界贸易体系之前的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认为该体系是13世纪中期至14世纪中期以欧亚大陆为主要辐射范围的贸易网络。畅通的陆路和海路、先进的贸易制度、贸易离散社群的商业实践、科学技术的革新与传播以及各中心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维系了该体系的良性运转。对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及其维护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西方兴起的原因,全面审视近代之前的跨地区互动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维护机制

中图分类号:F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012-06

世界体系理论是一个融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研究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涉足其间。在有关世界体系的各种争论中,对世界体系起源的争论最为激烈。以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者认为唯有16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才是真正的世界体系,美国社会学家珍妮特·阿布一卢格霍德则对此提出质疑和批判,并重构了16世纪之前的世界体系,大大丰富了世界体系理论。基于对跨地区经济交流的分析,阿布一卢格霍德在《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一书中集中阐释了13世纪的前现代世界体系。在她所建构的13世纪世界体系中,国际贸易占据很大比重,跨区域贸易在整个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通过推动系统化的互动深刻影响着个体社会和整体世界的发展进程。本文简要评介阿布一卢格霍德所界定的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内涵,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着笔甚少的该体系维护机制进行探讨。

世界体系的经济层面是沃勒斯坦和弗兰克等世界体系论者集中讨论的主题,而区域贸易或跨区域贸易又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诚如菲利普·柯丁所言:“跨文化领域的贸易与交易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抛开军事征服不可估量但略显消极的影响不说,它可能是引起历史变迁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相比学界对近现代世界贸易体系的深入研究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近代之前贸易网络的研究较为薄弱,既有研究成果要么宽泛描述世界历史上的贸易往来①,要么将注意力聚集于某个区域性贸易网络②,鲜有学者针对性地就前现代世界贸易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正是对前现代世界体系的疑惑促使阿布一卢格霍德亲自前往欧、亚、非三洲多个国家搜寻史料,重构了欧洲霸权之前的1250至1350年世界体系。

在阿布一卢格霍德看来,13世纪尤其下半叶是世界历史上一段非同寻常的时期,其间一个世界性贸易体系从西北欧一路延展到中国,涵盖了整个欧亚大陆以及东非和北非等地区,整个商业网络狭长而辽阔,吸引各地商人和生产者参与其中,参与地区之广泛,贸易交往之频繁史无前例。虽然11世纪已有很多地区融入以欧亚大陆为主的经济交流体系中,但直到13世纪中期这种交流才随着游牧民族崛起以及东半球跨文化交流增加达到鼎盛。欧亚大陆是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所涵盖的主要区域。虽然真正遍及全球的世界市场1500年之后才渐趋形成,13世纪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尚处于以欧亚大陆为主体的世界贸易体系之外,但是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言,“正如世界史的结构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发生那些历史运动的区域。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一块陆地在世界上踞有独一无二、无可争辩的地位,这就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各文明地区的历史”。根据地缘因素,阿布一卢格霍德将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分成西欧、中东和远东三个中心地区,这三大地区又可以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结的贸易圈,即西北欧贸易圈、跨地中海贸易圈、中亚贸易圈、波斯湾贸易圈、红海贸易圈、阿拉伯海贸易圈、孟加拉湾贸易圈以及南中国海贸易圈。虽然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不是一个全球性或世界范围的体系(波罗的海地区稍有涉入,非洲只有东海岸涉入,新世界依旧与世隔绝,日本是体系外的边缘地带,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太平洋诸岛都置身体系之外),但它覆盖了欧亚大陆绝大部分地区,囊括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口。

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中跨地域贸易的主要目的在于互通有无,而非追求合理分工和比较优势。在所有交易商品中,初级产品占据很大比重,多为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如香料、谷物、大米、木料、皮毛、棉花、亚麻、牲畜、矿石等,其中香料是欧洲从东南亚输入的主要商品,包括藏红花、桂皮、豆蔻、甘草、丁香、孜然、胡椒等。制成品主要有布料、丝绸、瓷器、宝石、葡萄酒、武器等。相比初级产品而言,制成品对于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运转更为重要,因为它们是远程贸易交易物品的主要构成。由于各地区资源以及对交易物品的需求均有不同,一个城市及其周围农业地区通常不能完全自给自足,因此需要与其他城市或地区通过贸易交换物品,进而在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内形成了覆盖广泛的贸易网络。根据各地区交易范围的大小,当时的贸易可以分为短程贸易和远程贸易。短程贸易多以某个经济中心或集市为交易地点,交易物多为牲畜、农作物等初级产品,参与交易的群体多局限于某个区域之内,交易形式较为简单,甚至是较为原始的物物交换,法国东北部的香槟集市就是较为典型的短程贸易中心。远程贸易是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的主要支柱。与贸易空间狭隘、参与群体有限的短程贸易不同,远程贸易多是跨越欧亚大陆多种文化、多个地域的贸易活动,参与群体较为复杂。由于当时运输条件极其恶劣,运输成本过高,所以除香料等初级产品外,远程贸易的交易物品多为体积小、利润大、比较利益较高的丝绸、宝石、珍珠等奢侈品。根据货物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不同,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内的贸易往来又可以划分为陆路贸易和海路贸易。13至14世纪陆路、海路贸易均取得飞速发展,贸易额与日俱增,但是相对于代价高昂、风险极大的陆路贸易来说,商人们更倾向于海路,海路是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出现之前的一个经济交流体系,虽然它在诸多方面远没有“现代世界体系”那么成熟,但是别具特点。首先,在体系构成方式上,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由三个中心区和贸易圈组成,它们的整体实力大致均衡,共同主导着贸易体系的走势。这种结构与欧洲主导下的近代贸易体系和美国主导下的现代贸易体系形成鲜明对比。该体系的整体结构非常类似于各个亚体系结构,通过不同地区之间互动形成具有某些共性的元素,这些元素赋予整个体系以强大内聚性。13世纪尚未出现一统整个贸易体系的地区或国家,东西方之间也不存在经济上的从属关系。同东方一些中心地区相比,其时欧洲在整个体系中尚处于边缘地位,远远不如16世纪以后那般显赫。其次,由于体系参与者过于庞杂,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缺乏将所有经济活动都标准化的内在基础。阿布一卢格霍德将该体系的参与者划分为四类:(1)幅员辽阔的农业社会,如印度和中国,这里的工业生产主要但并非仅仅以农业原材料加工为导向;(2)小型城市国家的港口,如威尼斯、亚丁、巴邻旁和马六甲,它们极好地发挥着买办的作用;(3)类型各异的地点,如印度南部、香槟地区、撒马尔罕、利凡特,以及波斯湾周边港口,它们处于贸易伙伴的交汇点上,因其战略位置而具有重要地位;(4)拥有绝无仅有的珍贵原材料(如英国的上等羊绒、苏门答腊樟脑、阿拉伯半岛的乳香和没药、印度群岛的香料、锡兰宝石、非洲象牙和鸵鸟毛等)的地点。再次,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存在着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同步性,亦即整个体系在经济上的交流和一体化要比在政治上的交流和一体化更为密切和广泛。帝国是该体系内较为庞大的政治单位,不同政治单位间的相互联系往往比较疏松,一体化仅仅局限于一定疆域之内。然而,各中心区和贸易圈却在经济上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彼此影响,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另外,虽然13世纪世界贸易体系“不是建立在整体生产过程中轴性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但体系内各地域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经济节律。比如,在13世纪,欧洲的毛纺织业、埃及和叙利亚的亚麻纺织业、印度的棉纺织业和中国的丝绸纺织业不约而同地出现繁荣,而且各地区都有较为成熟的货币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体系内相互协调的贸易交流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