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对其业绩的影响进行检验,其结果并不支持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司业绩。在回归方程中引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后,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则能够提高财务业绩和成长性。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不能提升公司业绩的原因在于公司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治理结构,没有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公司的战略规划。因此,企业只有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和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兼顾自身发展。

关键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公司业绩

作者简介:杨伯坚(1968- ),男,河南灵宝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公司财务与会计、税务会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2)03-0095-05收稿日期:2012-02-03

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构建使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来越成为热点问题,从环境保护到安全生产,从食品安全到慈善捐款,每一次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除了要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和范围外,更需要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果。

笔者运用2008年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并考虑了公司治理的因素影响。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进行检验时引入公司治理变量,包括股东性质和董事会治理结构,考察了公司治理对社会责任效应的交叉效果,并根据检验结果分析了原因,这在以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并不多见;二是采用了独立研究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而没有采用主观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价,这也有别于以往的研究。

一、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评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效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Aupperle 等(1985)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导致资本和其他资源的浪费,与不从事社会责任的公司相比会处于竞争劣势。而Freeman(1991)则认为,从长期来看,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更符合商业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使得企业业绩与社会责任之间呈现正相关。一些经济学家包括社会学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截止1997年止,该领域的文献共51篇,其中正相关33篇,负相关19篇,无相关关系9篇。McWilliams 等(2001)的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无显著相关性,Simpson 等(2002)的研究发现,美国国有银行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Schnietz等(2005)的研究结论表明,在公司危机时期,社会责任能够较好地防止公司股价下跌。

国内关于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陈玉清(2005)研究了社会责任信息的市场反应,发现社会责任信息与上市公司的价值相关性不强。李正(2006)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承担社会责任较多的企业价值较低,但是从长期来看,承担社会责任不会降低企业价值。宋献中等(2006)的研究结论则是社会责任信息的增值效应大于决策价值的增值效应,沈洪涛等(2008)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自2002年以后开始具有正的价值相关性。温素彬等(2008)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业绩的关系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除了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概念和范围有不同的认识之外,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不一样,特别是如何衡量和测度公司社会责任。笔者采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避免了由检验者进行判断而出现的主观性,同时由第三方编制指数也确保了检验内容的可验证性。

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业绩与公司治理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短期看,会增加企业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而且可能透露企业自身的一些商业秘密。但是从长期来看,企业作为一系列资源投入者和最终产品购买者之间的一组契约,契约的不完全性会提高公司履行各种合同的成本,而公司具有良好社会责任就成为解决契约不完全的有效手段。

(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及其与外部的交易往来都是依靠契约维系,同样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这一系列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契约的不完全性不仅会导致无效投资(Williamson,1985),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产生投资和经营管理的无效率。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分析了采用何种制度安排可以减少或降低这种无效率的损失,包括法律干预、赔偿、治理结构、产权和履约(杨瑞龙 等,2006),但是这5种视角都无法解决契约不完全问题。

声誉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契约履行社会责任正是建立声誉的有效途径,Fombrun等(2000)提出5种因素可以促进公司声誉的形成,其中就有社会责任,而声誉又具有积累性、易碎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建立和维护公司声誉的重要途径,通过公司声誉减轻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契约的不完全性,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因此笔者提出待检验假设1:

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业绩有正向作用。

(二)董事会的运行机理和董事会的治理绩效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公司治理中研究的重点,笔者主要考察董事会治理是否能够帮助社会责任改善公司业绩。董事会治理分别考虑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兼任及董事会中委员会的设立4个方面。Ocasio(1994)指出,当董事会规模较大时,在CEO之下的治理联合的平稳性和内聚性能得到很好的竞争。规模相对较大的董事会限制了CEO施加影响以维系其权力的可能性。董事会监督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的独立性,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对高管层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能力越强,可以较好地控制内部人私利,从而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总经理与董事长二职兼任与否体现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及经营层决策空间的大小。具有双重角色的总经理会因为自身利益而干扰到董事会的行动,同时董事会与管理层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如果总经理与董事长兼任,将很容易支配董事会,使董事会无法扮演好一个监督者的角色(Judge et al,2003)。因此笔者提出待检验假设2:

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二职兼任和委员会设立个数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公司业绩具有正向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选择

笔者以2008年度深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选择样本时进行了如下剔除: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和PT公司;剔除了上市不足3年的公司(新上市公司业绩由于IPO包装会出现非正常波动);剔除了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剔除了数据不全的公司。最后得到有效样本1232个。所用数据来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制的社会责任指数、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

(二)回归方程与变量定义

为检验假设1,笔者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其中,方程(1)和(3)中未加入公司治理相关的控制变量。为检验假设2,在上述方程中分别引入CSR与董事会治理变量的交叉项。方程中变量的定义和含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和含义

符号定义含义描述

因变量ROE公司财务业绩本年股东权益回报率GROW公司成长性本年销售增长率自变量CSR公司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指数ROE-1上年财务业绩上年度股东权益回报率GROW-1上年成长性上年度销售增长率SIZE公司规模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BSIZE董事会规模董事会董事人数的自然对数控制变量OUTSD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DUAL二职兼任哑变量,二职兼任取1,二职分离取0COMM委员会设立情况董事会中委员会的个数INDEXM地区制度变量地区市场化指数Pi大股东性质哑变量INDUj行业变量哑变量

四、检验结果

(一)假设1检验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当方程没有加入董事会治理因素时,企业社会责任对ROE有负向作用,且通过t检验可知,其作用是统计不显著的,而方程中控制了董事会治理变量时,CSR对ROE有正向作用同样是统计不显著的,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ROE没有明显作用。但是从方程(3)、(4)看出,CSR对企业的成长性有显著性的负作用,且加入董事会治理变量后,统计显著性有所加强。因此,假设1得到了部分证实, CSR与公司短期业绩负相关。

(二)假设2检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知,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二职兼任与CSR的交叉项系数为正,说明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能够提升企业财务业绩,方程中CSR的系数虽然为正,但是CSR对ROE的影响可由计算得出,已知董事会规模(BSIZE)的均值是2.2118,因此CSR对ROE的影响为-0.0351+0.0446×2.2118=0.064,因此,CSR提高10个百分点,ROE会提高0.64。董事会中委员会设立与CSR的交叉项为负,说明委员会的设立对CSR提升ROE有负向作用。此外,从董事会治理变量与社会责任交叉项后的对公司成长性的回归结果看,独立董事比例与CSR的交叉项系数为负,说明其作用为负。

五、讨论与建议

笔者首先检验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果并不支持公司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公司绩效的假设,在回归方程中引入董事会治理变量后,其中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社会责任提高财务业绩的能力出现正向作用,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社会责任提升公司成长性有正向作用。这个结果说明加强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绩效的正向作用。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虽然政府、社会、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在强调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但是却没有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后果及对企业的影响,使得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各个方面割裂开来,成为两个互不相干的主题,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政府、社会特别是企业要利用社会责任的优势,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日常经营,将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公司战略和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在为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带来利益的同时,兼顾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玉清. 2005.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11):76-81.

李正. 2006.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77-83.

宋献中,龚明晓. 2006. 公司会计年报中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研究[J]. 管理世界(12):104-172.

沈洪涛,杨熠. 2008. 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当代财经(3):103-107.

温素彬,方苑. 2008.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0):150-160.

杨瑞龙,聂辉华. 2006. 不完全契约理论:一个理论综述[J]. 经济研究(2):104-115.

AUPPERLE K E, ARCHIE B C, JOHN D H. 1985.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itabil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8(2):446-463.

CORNELL B, SHAPIRO A C. 1987. Corporate stakeholders and corporate fin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16(1):5-14.

FOMBRUN C J, GARDBERG N A, SEVER J M. 2000. The reputation quotient: a multi-stakeholder measure of corporate reputation[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7(4): 241- 255.

FREEMAN R E, LIEDTKA J. 1991.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critical approach[J]. Business Horizons,(7)8:92-96.

JUDGE W Q, NAOUMOVA I, KOUTZEVOL N. 2003.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Russia: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38 (4) :385 - 396.

LIPTON M, LORSCH J W. 1992. A modest proposal for improved corporate governance [J]. Business Lawyer, 48 (1): 59 - 77.

McWILLIAMS A, SIEGEL D. 2001.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ory of the firm perspectiv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1):117-127.

OCASIO W. 1994. Political dynamics and circulation of power: CEO succession in U. 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 1960~1990[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9(2):285-312.

SIMPSON W, KOHUIS T. 2002. The link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35(2):97-109.

SCHNIETZ K E, EPSTEIN M J. 2005. Exploring the financial value of a reputation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uring a crisis[J]. Corporate Reputation Review,7(4):327-345.

SINGH H, HARIANTO F. 1989. Top management tenure,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magnitude of golden parachut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0 ( Summer Special Issue) : 143 - 156.

WILLIAMSON O E. 1985.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Frss press.

(编校:蜀 丹)

CSR,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Yang Bo-jian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ests the effect of fulfill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 performance with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dex of listed companies prepared by the Shanghai National Accounting Institute. Finding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y not necessari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However, a furher examining of the variab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the size of board of directors,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reveals that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ill lead to a raising finance performance and growth. It is arugued that a sound corperate governance and a stratedgic plan with CSR is a must for a positive effect of corperate performance

Key words: CSR; Corporate Governance; Corporate Perform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