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丹心热血铸书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丹心热血铸书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书法为华夏民族独有的寓具象于抽象的高雅艺术,古城潭州为人文荟萃之区,在二十世纪的十大书家中,、齐白石就占了其中两位。今日湘潭的李光泉先生以学养才华、丹心汗血铸就精神的图腾,以清雅飘逸、虚静灵和的瑰美书艺为书法名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光泉与书艺结缘甚早,小学阶段因毛笔字写得漂亮而深受语文老师的称赞,从此在黑白世界中如醉如痴、流连忘返。读中学时,他的书艺有长足的进步。之后,他拜湘中书法名家刘振涛先生为师。刘先生德望甚隆,其楷书得欧体险劲瘦硬之神韵,而以雄秀俊迈、清劲潇洒的何体行书名传遐迩。在刘先生的悉心指点下,光泉的书艺日进,视野更为开阔,勤研柳体,于《金刚经》《李晟碑》《冯宿碑》的研习能以神遇而不以目即,深得柳体刚健婀娜、清劲峻拔之遗韵,既而出入二王、欧阳率更、松雪香光,于当代书法大家启功清秀硬瘦的书风亦颇多用心。光泉既勤墨池笔冢之功,而读帖工夫亦非同寻常,他的足迹遍天下,一遇名碑就久久不能离去。光泉学书广取博采,食古能化,以超人的勤奋、奇高的悟性成就了他的艺术事业。

光泉学书,取法乎上,从篆隶入手,工于真楷,而肆力于行草。品读光泉的书品,感觉一股清雅之气扑面而来。书艺的美,美在意象,古代书评家称意象为神采。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苏轼谈到欧阳修的书艺时说:“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品读光泉的行草书,但觉烟云满纸,龙蛇飞动,清雅之气沁人心脾。光泉的书艺不搞信笔为体,聚墨成形,对传统予以了很好的继承。光泉的字合乎书写法度,能体现汉字的本身素质之美,合乎平正、匀称、飞动、性灵等原则要求。他的行草楷意颇多。其实行草出于真楷,刘熙载说:“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光泉于楷书用功甚深。他学王羲之,得其遒媚;学欧阳询,得其严谨;学颜真卿,得其劲拔。他用功甚深的是柳公权。由于楷书功力深厚,这为他的行草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光泉的行草将王逸少的妍婉秀逸、柳诚悬的刚健婀娜、何子贞的秀骨清象融合为一,而以学养才情熔铸化裁。读其《风华正茂》《孟浩然·春晓》等佳作,用笔以中锋为主,辅以侧锋,线条圆劲硬瘦,以断为主,笔断意连,转折处锋棱凛凛,安然健拔,意象萧散流落,翰逸神飞,把读者带入清雅绝尘、超凡脱俗的艺术意境中,从中可以窥见书家超旷的情怀,高洁的品格。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一文中曾指出:“中国的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书法为何反映生命呢?应指书法艺术表达出来的内在力感,力显神凝,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书法是生命精神物化外化的一种形态,书法艺术就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本领的记录。然而这种力必须是含蓄的力,内敛的力,必须于纵肆中见逸气,往往一行之中,忽而似壮士斗力,筋骨涌现,忽而又如衔枚勒马,意态超然,这样的线条方可产生美感。书法的线条,尤其是行草书的线条应化百炼钢为绕指之柔。行草贵在流畅,畅中见逸,畅中见雅,只有达到张怀瓘所说的“幽思入于毫间,逸气弥于宇内”方算高境。纵观光泉的书品,其线条、结体、气势多能体现出一种飘逸之美。他的行草能将柳体的瘦劲、启功的秀逸、何子贞的灵动成功嫁接,用笔方中有圆,注意轻重顿挫,于严整之中求变化,显得字字秀朗,筋骨挺拔,形超神逸,娟丽隽美。品读《·卜算子·咏梅》《夜长晨起》联等书品,线条凝练,气韵贯通,通篇之中常现悬针之妙,从平直之中时生险奇之境,显得飘逸洒脱,莹秀空灵。读其《左宗棠·题江西湖南会馆联》和《齐白石联》等佳作,在雄强的力感和飞动的气势中仿佛感受到一股爽逸之气在自然湛发,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想。

对书法来说,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中国的艺术,自魏晋以来,受老庄、释家思想影响甚深,追求虚静之美大体是诗书画的共同美感特征。所谓“虚”,即指境界的空灵。所谓“静”是指意境的安谧。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诗境、书境、画境开辟了中国文人的本体心灵世界。庄子说:“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天道》)禅宗把自然万物看作幻相,释家往往在落叶空山的孤寂境界中悟道参禅。这种心境映射于艺术境界之中,自然静谧安和。司空图论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宋代画家米友仁说过这样的体会:“每静思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流。”刘熙载说:“欲作草书,必先释智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又说:“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刘氏从创作和欣赏两方面强调了书艺的虚静之美。行草书是动态书体,然而那灵光四射、情驰神纵的线条往往能把读者带入心灵的宁静。光泉于学无所不窥,他对释道两家的哲学多有领悟,创作时往往能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故读其书品令人容易想起寒山的诗意:“我心如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书法一要技法,二要学养。书境是心境的艺术表达。读其《孟浩然·宿建德江》《杜牧·山行》等书品,书家对诗作幽雅、清宁、超逸的境界有深刻的领悟,线条能追蹑情感的运动,墨色晶莹淋漓,秀润华滋 ,用笔含筋裹骨,挺劲飞动,爽利洒脱,气韵生动,极富音乐的节奏感,使读者油然而生恬静、虚灵、超旷的意绪,可以想见书家气定神闲的风采。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如是,书亦如是。读光泉《杜甫·发潭州诗》《朱熹·春日》等书品,使人感觉到在清劲雄强的线条中,自由潇洒的结体中,浑然天成的布局中,一股灵气,一缕诗情在无息暗流。“和”是中和。艺术的高品位应达到一种境界的和谐。中国的哲学历来以中和为最高境界,故《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西方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艺术家试图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宇宙的和谐。”代表中国最高境界的书法历来提倡中和之美。孙过庭在《书谱》中论述王羲之晚年的书法是“志气和平,不激不厉”。中和是晋韵的重要特点。当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周俊杰先生说:“书不入晋,难成正果。”书法的中和美应为书法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统一,使书法的笔墨语言中节、中理,和谐恰当,使人的情感合乎天地之心,人性之理,自然之美。笔者当然无意轻加比附,而是认为光泉的书品境界是朝晋韵这一方向努力的,他的部分作品力求以晋韵为指归。光泉的书风偏于如烟如霞、如沦如漾的优雅,在他与张海合编的《书法二人集》中,细读《王之涣·登鹳雀楼》《李白·朝发白帝城》等佳品,那飞鸟入林、春蛇入草的线条,那杨柳婀娜、洛神起舞的意象,那修篁迎风、锦鳞逐浪的气势,使读者不觉胸襟如洗,心灵宁贴,世虑顿消,意气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