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精雕课堂设问 细品精彩数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精雕课堂设问 细品精彩数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中数学课改将近十年,课堂教学出现了“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大好局势,但如何打造高效课堂仍是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本文通过趣味性、高效性、伸展性、悬念性四个方面倡导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精雕;设问;数学

高中数学课改将近十年, 课堂教学出现了“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大好局势,但由于高中教育要直面高考,而高考中更需要学生熟练的知识应用、准确地解决问题以及规范的表述与书写,以至于有些教师课堂仍以讲授为主,将改革流于形式. 基于时间及学生个体差异等各方面矛盾,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精心设置问题来驱动课堂教学. 余映潮老师曾说过:“在教学中,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地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精雕细磨的问题更是推动数学科学发展的杠杆,所以教师的设问不应像“请君入瓮” 般肤浅平庸;也不应像“手牵盲人过马路”般简单易行;更不能让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感觉. 下面笔者将谈谈如何进行有效设问来打造高效课堂,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 问题设置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因而课堂的激趣是必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进度与节奏,决定了整堂课的基调,更是决定学生掌握知识牢固程度的重要因素. 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在恰到的时机提出具有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如在开始探讨《简单的线性规划》这节课之前,不妨提出一个“不相关”的问题:“长大后谁想成为CEO?”当学生兴致勃勃时,立刻转入本节研究的问题:“CEO,请你帮我解决如下问题‘工厂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1 t甲种产品需要A种原料4 t,B种原料12 t,产生的利润为2万元;生产1 t乙种产品需要A种原料1 t,B种原料9 t,产生的利润为1万元,现有库存A种原料10 t,B种原料60 t,如何安排生产才能使利润最大?’”这样的开场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问题设置的典型性

数学的发展史表明:重要的“问题”历来是推动数学科学进步的杠杆. 因此教师课前应备足教材,备好学生,苦钻课标去精心准备“问题”,问题的选择应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不停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走向成长、成熟、成功.

1. 纠错助成长

“不见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犯错,再不断纠错的过程. 牙牙学语的孩子如果不经历不断跌倒的过程,就不会学会走路;蝴蝶不禁一番苦苦挣扎,怎能破茧重生?要让学生成长与发展,就一定要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跌倒犯错,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易错点”处提问,不断地教会学生正视错误,认识错误,并纠正错误,最终达到自我发展. 在高三复习课有这样一道错误点高但让许多教师都小瞧的问题:已知f(x)=2x2+(1-m)x-3(m∈R),若f(x)在x∈[-1,2]上的最小值为-4,求m的值. 教师认为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因为不能进行轴和区间相对位置的讨论,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对问题理解不够透彻,不能在最快的时间选择出最恰当的方法. 教师不妨顺势利导地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将其等价于f(x)≥4对任意x∈[-1,2]恒成立?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提出像这样知识点间联系密切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对比,相信将大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 辨析知异同

3. 转化帮解难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的偏差,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内容,因而形成思维障碍. 因此教师不光要深入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找到学生的难点及思维受阻点,设计好有针对性的可发展的问题,深入浅出,助学生疏通思维通道,为学生铺桥搭路、指点迷津,为学生顺利解决困惑和理解知识创造条件. 也只有这样启发得当的问题,课堂教学才不流于形式,才能落到实处. 如在高一刚入学,学生就学习抽象概念“集合”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集合的“确定性”呢?教师不妨和学生做这样一组游戏:请班级高个子的同学站起来;请班级较瘦的同学站起来;请班级1米8(含)以上的同学站起来;请班级50公斤(含)以下的同学站起来……相信不光所提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就连集合的概念也将更加清晰明确,如此一箭双雕之事何乐而不为?

[?] 问题设置的伸展性

[?] 问题设置的悬念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掌握数学首先要善于探究问题.每节课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研究的内容也是少量的,教师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能,课堂也只是为知识研究拉开了序幕,更多的工作需要学生课后主动积极去完成. 教师应有目的、有重点地在每节课后留有一定的思考问题,明确指给学生探究方向,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为学生的后天发展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如在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时,许多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把椭圆的几个性质讨论结束,学生也被“训练”得理所当然地接受并“理解”知识. 可 “离心率为何要用c和a来表示?”“离心率为何又要用比值形式呢?”“椭圆是否还有其他性质?”等等问题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发现及解决,这些问题就可以留给学生课后去探讨.

总之,教育“本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 我们不需要非得一成不变地套用某个教学模式,更不能将传统的教育方式一票否决,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但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模式,“问题是课堂的心脏”,有效教学需要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来驱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才能保障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