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神秀禅语疑义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神秀禅语疑义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神秀禅语“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因其晦涩难懂,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结合神秀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一禅语是其“一切诸法唯心所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既揭示了认识的种种差异性,又为“观心看净”的修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唯心所生;认识的差异性;观心

[中图分类号] B2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5—0124—03

神秀的禅语“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历来被认为难解。如杜继文、魏道儒先生的《中国禅宗通史》就说:“神秀另有一些禅语,采用肯定的语态,如说‘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同常人的认识相违,也很费解。”[1]即认为,神秀这一禅语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着实费解。即便如此,杜、魏二位先生还是做出了如下解释:

按他(指神秀)特别重视“即身是空”看,“影”当指“业”,“身”有灭失,而所造之“业”不失;譬喻“桥”有变迁,而映有桥影的水则相对不动。当然,也可用他的“体用”范畴来解释:“影”是空,空是“体”(如),“身”有生灭,则为“体”之“用”,譬如“桥”有成坏,而水恒流不变。[1]

这里从不同角度对“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做出了两种解释:其一,以“即身是空”为依据,将“身”、“业”分别对应于“桥”、“映有桥影的水”,从而说明“身”虽灭而“身”所造之“业”不灭;其二,从神秀的“体用”范畴看,将“影”视为“空”,“空”即为“体”,将“身有生灭”视为“空”之“用”,因此得出“身”有成坏,而“空”之体不变的结论。

笔者认为,杜、魏二位先生将“身”、“影”、“桥”、“水”分别与神秀思想体系中的名相概念一一对应,确为理解该禅语提供了思考方向,但仔细推究,似仍有可供商榷之处。试分析如下:

第一,从“即身是空”到“身业”缺乏充分的内在逻辑关联。关于“即身是空”,《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记载:

总四大者,成乎身矣;立万始者,主乎心矣。身是虚哉,即身见空,始同妙用。[2]

由上可知,与杜、魏二位先生所述不同的是,此碑文描述神秀思想时作“即身见空”而非“即身是空”,旨在从因缘和合的角度来说明身由四大聚合而成,因此身是虚妄不实的,可见“即身见空”的根本在于因缘和合,与身所造之“业”并无逻辑关系。由于“即身见空”与“身”、“业”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联,这就造成之后将“身”、“业”分别对应于“桥”、“映有桥影的水”的论证难以成立。退一步来说,即便“即身见空”与“身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成立,那么将“身灭影不变”解释为“身”虽灭而“身”所造之业不灭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要说明身灭而业不灭的道理只需说明造业者必得果报即可,而无需借助“身灭影不灭”如此费解的比喻。从严格意义上说,“业”是不生不灭的,亦即《中论·观业品》所说的“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和“诸烦恼及业,作者及果报,皆如幻与梦”[3],这里“业”及“作者”(即造业者)本身都无自性、不生不灭、虚妄不实,“业”和“身”的性质一致,并非如“身灭影不变”那般呈现出对立、相反。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2年第5期周晓露:神秀禅语疑义辨析 以“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为中心

第二,神秀的“体用”范畴并非以“空”为体。将“影”视为“空”是从“体用”范畴立论的,关于神秀的“体用”说,《少室六门·破相论》说得十分清楚:

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界自然,本来俱有,虽离假缘,合互相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4]

此处神秀所说的“体”为“真如体”、“佛性”,即自性清净心,“用”则分为“净心”和“染心”两种,由于“染心”妨碍了“自性清净心”显现,因此神秀提出要息妄显真、除染还净。由此可见,神秀的“体用”说是围绕“心”之体用而展开,而非以“空”为体。故知,将“影”视为“空”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再者,如将“影”视为“空”,“桥流水不流”则相应理解为“身有成坏,而空恒定不变”,而这与“诸法性空”的本义是不相符的。此种理解将“身”与“空”分别对待,有把“空”视为实体存在之嫌,这与诸法不离实相,当体即空,离诸法别无另一“空”存在的大乘空观思想是相违背的。

笔者认为,理解“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可尝试从神秀思想的核心——“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4]着眼,即世间万物都是基于有主体意识的“心”而存在的。万物以何种形象、何种意义存在于“心”中,全由认识主体“心”本身来决定,由于认识主体本身具有很大差异性(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精神境界等不同),因此会造成“心”对万物的不同认知。值得注意的是,与神秀并称的惠能也有此观点,《坛经》记载: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5] 

以上材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面对风吹幡动这一现象,一般人会出现风动、幡动的认识差别;其二,面对同一现象,惠能的看法大异于常人,他指出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亦即心对外境起念,认为是“心”对“风吹幡动”这一现象进行了认识、分析,进而造成“风动”、“幡动”的认识差别,以致于二僧各执一端、争执不休。由此可知,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认识主体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而我们不得不说,惠能的见解的确超越了俗见。

世俗人尚且存在诸如“风动”、“幡动”这样的认识差异,更何况高僧之于俗人。“是以观圣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见得也”[6]正是基于此意义而说的,可见圣人、高僧的见解本就不同于俗人,惠能的“仁者心动”即是一例。又如主张“万事万形,皆由心成”[7]的僧肇在《物不迁论》中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