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主学习从这里开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主学习从这里开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似不起眼的活动,都是培养自主学习力的好机会

实际上,孩子时时事事处处都在学习。

探索环境,关注周围的动静,模仿他人,以自己的方式游戏、逗乐,观察他人的反应并予以回应……这一切都涵盖了学习的内容在里面。正是在众多看似不起眼的活动中,孩子的观察力、模仿力、语言表达与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全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是孩子自主学习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只要我们把自主的权利交还给孩子,不强行干涉他,并顺应他的需求,适时给予支持、引导,他的自主学习活动就会深化,自主学习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起来。

利用生活小事顺势而为

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通常,孩子到一定的年龄段会爱上扔东西,拿到什么,就扔什么。这种令我们头疼的行为,并非孩子“不乖”或故意与我们作对,实际上这就是他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他在研究“扔”这个动作与物品掉落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如此,他还需要通过扔不同的物品,将其扔到不同的表面,以不同的方式扔来探究更深层次的奥秘……

如果孩子专门喜欢用“扔东西”挑战我们的极限,我们可以将某个角落收拾出来,专门用来给孩子玩“扔东西”的游戏。每当孩子要扔东西的时候,温和地提醒他到这个位置扔。如此,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又明白这项活动的开展需要遵守某种规则,自然就两全其美了。当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游戏,让孩子获益更多——

认知事物 给孩子准备各种可以扔的物品,让他扔个痛快。扔东西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比如,孩子扔了一个苹果,我们可以告诉他:“苹果被扔地上了。”他就认知了苹果,也认知了地面及“扔”这个动作,还会了解苹果被扔到地面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出现什么后果—苹果会滚动,被摔碎,果汁粘在地面,如果不及时吃掉,第二天会腐烂,会招来很多果蝇……于是,这个探索的过程就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孩子通过扔这一个苹果,就可以展开一趟自主学习之旅。当然,类似这样的物品,我们最好尽量不要鼓励孩子多扔,相反,在他观察到这个后果之后,我们要做些补救的工作—让孩子明白,苹果是吃的,扔坏了,就没得吃了。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考虑用扔别的东西来替代。

体味变化 给孩子准备一些容器,把物品扔到容器里。同一个物体扔进不同的容器,不同的物品扔进同一个容器,扔的角度、高度、力度不一样,发出的声响、弹跳的方向与高度、滚动的方式都有差异。这些变化,孩子自然会观察到。玩多了,他还会尝试去总结其中的规律。从这样的游戏中,他懂得了什么叫“研究”。

学习排序 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容器,可以玩分类、认知、数、序列等诸多的游戏。

辨识声音 给孩子蒙上眼睛,通过听声辨别所扔物品,锻炼孩子的听觉分辨力。

提升语言能力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与理解力。

感受文字魅力 扔字卡,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文字。

……

如上所述,孩子这个扔东西的行为,利用好了,就可以拓展出非常多的游戏,既满足孩子这个阶段性的需求,又在游戏中不着痕迹地启发孩子的各种能力,为他自主学习力的发展打基础。正如应对孩子扔东西这个行为一样,如果我们懂得智慧地转化,孩子每一个看似令我们头疼的行为,利用好了,都是提升孩子自主学习力的好契机。

当然,在跟孩子玩这些游戏时,我们一定要摒弃那些功利的想法,把自己当个孩子,只管去享受游戏的乐趣。一旦孩子享受了,我们自己也享受了,他自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培养自主学习力,请以孩子为重,把权利交给孩子

培养自主学习力,当然要将权利交给孩子。可如何做呢?这就需要我们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在脑海里多打几个问号:

孩子为什么要那样做?

他有什么样的需求?

他真正的兴趣点在哪里?

他喜欢这样的方式吗?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我有压制他的想法吗?

怎样才能保持他的兴趣,让他有更深入的探索?

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多相关的活动可以拓展,让他的兴趣往前进一步?

我们该如何参与以及参与到什么程度?

当遇到阻碍时,是否可以指给他一条新的路径,让他有更开阔的思路去解决问题?给孩子指引新路径时,我们需要哪些技巧?

……

这许许多多的问题,给我们一个很复杂的假象,实际不然。只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放弃我们固有的二元分化的观念,对自己说,他的想法、需求可能是合理的,那么,即便我们暂时不能接受孩子的某些探索方式,也能更理性地看待孩子的行为,引导他以别的方式继续探索,协助他更好地发展。

既然是“自主”,当然要以孩子的兴趣为重心。否则“自主学习”就变成了“被动学习”甚至“强迫学习”,一“被动”或“强迫”,孩子就有被控制的感觉,自然不再觉得有乐趣,他必然会规避。这样的做法与我们的初衷也就南辕北辙了。文中提到的游戏没必要严格分年龄段,孩子若自己玩不了,家长很享受地玩,顺带生动有趣的描述,一样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他自然会观察模仿,即便不模仿,观察父母玩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同时也为亲子互相贴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