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声电影,为“耳朵”设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27年10月6日,全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美国《爵士歌手》首映,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今天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观影者,对影片在听觉上的追求都可谓“登峰造极”。
“等一下,等一下,你们还什么也没听到呢。”
1927年10月6日,在美国纽约,当人们在观看《爵士歌手》的首映时,突然听到了片中的主角开口说话。虽然声音有些不自然,没有电话中那么清晰,也没有广播中那么丰满,还会与片中演员的动作合不上拍;但是,就这么一句话,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爵士歌手》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它是全世界的第一部有声电影。至此,人们在看电影时,才同时有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愉悦。不仅可以从银幕上看到画面,终于也可以听到对白了。
“有声”之前
事实上,早在1889年,电影还没有问世,美国的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助手迪克森,就进行了将影像、声音同步记录下来的尝试。
他们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一个尖齿轮带动着19毫米宽的未打孔胶带进行间歇式地移动、打孔;同时,机器的一个轴又与一台留声机联动。这样,当摄影机运转时,留声机也就将声音记录了下来。他们将这种机器作了改进,发明了“活动摄影机”,爱迪生也在1891年获得了专利。
不过,要同步放映影像、声音却是一个大难题。从1895年第一部电影诞生,到“有声电影”问世的32年间,电影一直是以“默片”的形式出现。人们在放映影片时,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台词;后来,又想出了一个新招——在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绞尽脑汁让片中人说话,却一直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声音与影像的同步。
其实,电影中“声画同步”的一些难题,在当时已经有了技术可以突破,美国的西方电气公司,就掌握着相关的专利技术。这家公司是通用电气的一个子公司,它研制了唱盘的录音技术,可以在影院中用扩音器来代替乐队的伴奏,它向一些电影公司推荐过自己的录音方法,但都没有被接纳。
华纳兄弟决定冒险一试,它用最后的资本来拍摄一部歌剧片《唐璜》。片子讲述了一个贫穷的犹太歌手成名的经过,其中穿插了许多著名的歌曲和小调。1926年,《唐璜》在美国上映,实现了同步播放音乐,也为华纳兄弟带来了350万美元的收入。
次年,一样是华纳兄弟出品的《爵士歌手》实现了同步说话。
默片的退市
在有声电影问世之初,最早采用的方法都是“腊盘发声”的技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与影片同步播放、实现配音。
看着华纳兄弟凭借着有声电影,将巨额的财富收入囊中,其他的好莱坞公司坐不住了,也开始寻求有声电影的专利权。洛克菲勒财团也有自己的无线电公司,很快也研究出了一种有声电影机;为了实现“物有所用”,1928年,洛克菲勒财团还专门在好莱坞组建了一家新的电影公司——雷电华影业。
1929年,华纳公司的《纽约之光》是一部百分之百的有声电影,也因此成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有声电影。
1930年为止,好莱坞的默片数量一下子降到了5%。一些小影院支付不起同步录音系统,于是一时间,出现了一部电影既有“有声版”,也有“无声版”。这一现象就如同现在一些影片“3D版本”与普通版本的共存。当然,无声版本的保留,还与早期有声技术的缺点有关。在那个年代,麦克风是全向的,它会将摄影机发出的噪声一并收进录音。如果将摄影机放在一个隔音的房间内,摄影机的运动就会变得不自如,镜头也会变得呆板。由于分别录音的音轨还无法进行后期混合,所以,在需要来点音乐烘托气氛时,甚至必须在拍摄现场附近进行演奏。
当时的同步录音系统,已经有了好几种。西方电气的新技术,可以让胶片携载声音,与之相配合的,为了还原声音,原来每秒16格画幅的放映速度也必须改为每秒24格。这一个标准今天仍然在采用;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片上发声”技术也为今天普遍应用。
中国的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也是1931年3月上映的。使用的技术,仍然是“腊盘发声”。1931年6月21日,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的有声片《雨过天晴》也试映了。
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而为了可以让各自摄制的影片在另外几家影院放映,好莱坞几家大公司也联合签订了一个协议,大家一致采用认定好的一套录音系统。很快,录音系统覆盖了整个美国的影院。
1936年,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摩登时代》为无声电影画上了句号。
造音的魔法
经过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不同的音轨可以后期合成、现场录音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一系列的技术改进,渐渐地带给观影者一个完整的影像世界。
1933年,电影《金刚》将狮子的吼叫声减慢,再混合了同一音调的声音,开启了声音设计。40年代的《幻想曲》第一次采用了多声道,为后来的环绕立体声铺了道路。之后的50年代,立体声宽银幕电影(cinerama)系统问世,声音被记录在35毫米磁片上,银幕的后方与观众席上都安装了信号;1952年9月30日,第一个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在百老汇剧院首演,纽约时报将它视作头版新闻。
到了六七十年代,降噪器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此时的话筒也有了“方向感”;模拟合成器让声音设计成为了可能。
在1978年,音效设计大师本·贝尔特捧得了奥斯卡特别成就奖,他开创了“现代音响设计”。《星球大战》系列就是由贝尔特进行声音设计的。在1977年之前,科幻片往往使用一些电子音响效果,贝尔特则寻求更自然的声音,将其融入“发现的声音”来制造效果。比如,在他手中,光剑的“嗡嗡声”就来自于一台空转的电影放映机与一台破碎的电视机的合成。他还记录了自己的呼吸声,用一个古老的水肺调节器制造出了沉重的呼吸。
毫无疑问,来自真实世界的声源,是最好的音效。如今,为了追求音效的逼真,编辑会为了获取一个爆炸的声音,刻意安排一个宏大的爆破场面。不可能在现实中产生的声音,也在不断被制造。模糊器被用来产生一种扭曲的声音,机器人、外星生物的声音,就由它来产生。“回声”也往往通过数字或模拟来获得——将一个或者多个延迟的信号加入到原始信号中。
随着“数字环绕立体声制式”的飞速发展,影片的声音可以在影院的不同方向移动。一个音效师就是一个艺术家,观影者的心理也会成为他们发挥的元素。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在忐忑中敲开老师的办公室时,拧动门把的声音常常会被人为延续很久。
今天,人们在影片中听到的声音,不仅可以近乎真实地涵盖了情节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观影者,对影片在听觉上的追求都可谓“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