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工科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关性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科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关性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活动既相互促进,又存在矛盾,形成大学教育复杂的有机结合体。通过建设第二课堂是提高工科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了解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能够为第二课堂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文用学习成绩和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作为指标交叉研究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复杂关系,以综合型大学中的工科院系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最终找出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并提出建设第二课堂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工科大学生 学习成绩 课外活动 第一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Correlation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First Class and Second Class

HE Yusong, DAI Tingting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Abstrac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first class activities both promote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 organic combination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to improve. Understand the relevance of providing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and two second class first class between. In this paper, academic and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an indicator of time and frequency crossover study of first class and second class complex relationship to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faculties of engineering for the survey, and ultimately identify between the basic relationships 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of ideas and methods.

Key words engineering students; academic;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irst class

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传统课堂、实验、实习和设计等课程①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教育手段已不足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课堂作为有力的补充,为大学生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同时,第二课堂也与第一课堂形成特殊的矛盾冲突,②并对第一课堂教育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学教育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复杂有机结合体。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第一课堂教育的理论性较强,有可能会脱离实际,③第二课堂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但同时也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众多类型的课外活动如何选择也成为学生的困惑。要找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平衡点,就必须对直观反映课堂效果的指标或参数进行调研,并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学习成绩是检验第一课堂教学成果的主要指标,而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是反映第二课堂教学情况的重要参数,这些指标和参数之间的关联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以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的本科学生作为调查主体,研究不同成绩分布下的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的情况,希望能够解开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复杂关系,将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调查对象分析

本文调查主体为综合型大学中的工科院系的学生,调查对象的学习成绩在60分以下到90分以上均有体现,60分至90分之间的分数以每10分作为一个分数段进行研究。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70分至90分之间,60分以下和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较少,这样的学习成绩分布情况和调研学院学生的总体成绩分布基本一致,这也为本次研究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不同成绩分布下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

本文用平均每次参与活动的时间和平均每周参与活动的次数两个参数来表征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分别用两个表格(表1和表2)来反映不同成绩分布下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

如表1所示,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每次参与各项课外活动的时间均在1小时以下。当然,调查对象中平均分低于60分的学生人数较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并不能完全代表这个群体的学生,但是这些被调查的学生的确有相似的地方,表现出共性,因此,我们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是有一定价值的。平均成绩在60分至80分之间的学生平均每次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小时以下,接近这个分数段调查总人数的90%。而随着平均成绩的升高,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有所增加,平均每次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小于2小时的人数接近分数段调查总人数的80%。这一数据显示,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平均每次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越长,同时也说明了,参与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用平均每周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相对宏观地分析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时间。如表2所示,随着学生平均成绩的增加,平均每周参与课外活动0次的比例越少,平均每周参加课外活动1~2次的学生比例增加,即是说,成绩越好的学生越愿意每周花一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同时,平均每周参与3次以上课外活动的学生比例也基本随着学习成绩的升高而增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表1和表2的分析看出,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上都相对较少,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来。

表1 不同成绩分布下平均每次参与活动的时间

从学生参与每项课外活动来看,更多的学生在文艺和体育类的活动中参与的次数较多,而其他方面的活动次数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文艺和体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加之大多数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广泛的参与到文艺和体育类的课外活动中,因此扩大了参与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在文艺和体育方面的活动开展得比较丰富,资源和平台都比较成熟,而其他方面的活动相对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开展的难度以比较大。但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科技类和实践类的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并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学生参与这些类型的活动相对较少,时间较短,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调查对象中大多数是低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上都比较欠缺,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一系列工作加强学生的科技和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建设,但由于这些工作还处在一个较初期的阶段,目前效果尚不明显,但是可以预见,当这些工作形成一定规模时,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另外,志愿者活动和创新创业类的活动也是第二课堂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④⑤而这些类型活动的参与情况,在调查对象中的反映情况也比较少,这并不是因为学生对这类型的活动不感兴趣,而且这方面的活动建设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大,甚至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这个概念不够了解,而这类的活动恰好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加大对此类活动的投入和建设,完善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体系,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表2 不同成绩分布下平均每周参与活动的次数

3 不同分数段学生吸引和限制其参与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

以上分析显示,不同成绩分布的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确有不同,那么吸引和限制他们参与课外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下面将通过一些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从表3中不难发现,成绩较好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扩充人际关系等原因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并且对第二课堂的活动是有兴趣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表示无目的,打发时间,兴趣使然排在最末一位。这恰恰说明,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规划和处理自己的学习生涯是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性的,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规划和目标。

从表4中可以看出,限制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原因并没有一个规律性的排序,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认为时间不足和兴趣不足是导致无法参加到课外活动中的主要原因。时间的把控和安排是处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主要矛盾点,低年级的学生在处理这一矛盾时,往往无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同学认为限制自己参加课外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不足。兴趣不足则是另一主要原因,兴趣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就缺乏动力,因此在课外活动的设置上,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兴趣,这就促使了校园社团文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社团文化,才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解决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根本问题。

4 结论与展望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和时间上都相对较少,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并且为第一课堂活动提供了补充。其次,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学习生涯规划方面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性,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规划和目标。这也是导致他们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各个成绩分布的学生都表现出在分配第一课堂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上不够合理,这也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规划自己的人生,将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融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加强学生的科技和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能多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大力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活动是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保障。只有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所在,发扬学生的特长,才能开展更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课外活动,并且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最终使学生从第二课堂中获益,进而影响第一课堂的学习情况。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大学生综合素质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注释

① 何昌珏,周学锋.论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地位和作用[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95-97.

② 彭巧胤,谢相勋.再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45-46.

③ 李延,王福忠,闫有运.工科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和实践的思考[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324-328.

④ 屠丹丹.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机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⑤ 陶丽,孙双霞.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