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单身妈妈生存实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单身妈妈生存实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单身妈妈,若只是听说,则总会被种种偏见和臆想牵引着,看不清这个群体的全貌:她们的辛苦与隐忍,她们的责任和勇气,她们苦中作乐的小情趣,以及她们绝不允许被现实摧残或摧毁的容颜与生活。最重要的是,单身妈妈们,实际上有着对“母亲”这个词更深切的理解。

抽丝去茧,听她们的故事,听她们怎样学会最终坦然甚至骄傲地说――我是单身妈妈。

STORY 1

面对原由男人承担的一切

离婚的时候儿子1岁,现在7岁了,读小学二年级。陶悦没想到,自己做单亲妈妈一晃已经六年。

陶悦现在是北京某报社的副总,性格爽朗的陶悦工作很忙,她调侃自己基本上是一个工作狂,作为单亲妈妈似乎不具有代表性,“跟正常家庭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心理困扰,或早就过了心理困扰期。我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和心态都非常非常正常。”

虽然陶悦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困扰,但她很关心其他的单亲妈妈。她想呼吁社会去关注这个特殊的人群,因为关注她们其实是关注未来这一代孩子的成长。

离婚的第一年最痛苦

陶悦给人的印象很阳光。她觉得这得宜于自己最近几年男性化思维更多,理性的程度远远超过感性。无疑这样的性格帮助了她。

回过头去看自己这六年的生活,陶悦承认那是人生成长最快的时期。刚离婚的头两年她的内心很灰暗,离婚是一个因素,工作压力很大是另一个因素。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朋友陪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跟她说没有问题,却对她的朋友说一定要24小时随时陪着她,避免她自杀。陶悦在广州呆了三天,几个朋友天天跟她在一起,晚上也在她家睡觉。然后她去上海,一下飞机,外面又有一个朋友的朋友来接她。

回想这些往事,依然让陶悦很感动。学会感恩,学会原谅,学会珍惜,这些都是这几年来陶悦得到的最大收获。她和前夫还是挺好的朋友,有需要的时候也会互相帮助

陶悦觉得自己很幸运,刚离婚的时候,孩子很小,什么都不知道。先是碰到了一个勤快、能干,跟自己又很合得来的保姆。后来去上海工作,把儿子送回老家,由父母带了一年多。虽然没在一起,但天天打电话,一有假期就回去。06年她到北京,父母也退休了,一家人又团聚。一般隔代老人带孩子会溺爱,但陶悦的父母不会,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随着儿子的长大,陶悦也面临着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上幼儿园,要担心别的孩子会说起爸爸,陶悦就跟儿子讲:这个世界上每个家庭的组成是不一样的,有的家庭有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的家庭只有宝贝、妈妈、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就像我们家这样;有的家庭就只有爸爸和宝贝……不管什么样的家庭,宝贝都会生活得很幸福。

考虑到自己有可能再婚,陶悦试探过儿子的想法:“要是爸爸给你再找个妈妈,你觉得怎么样?”孩子想了想,说:不好。“那要是妈妈再给你找个爸爸呢?”他想了半天,说:你的意思是我们家就有两个爸爸吗?我说“是啊”。他说:我看可以。

刚离婚那阵,陶悦和很多单亲妈妈想法一样,想马上找个如何如何爱自己的人,再来一次婚姻和家庭。但后来她发现那种想法很幼稚。除了要看性格,自己工作非常忙,事业还在往上走,父母也在,儿子还小,再婚的话要妥善地处理家庭问题是个很复杂的事。因此她宁愿生活得简单一些,避免给孩子带来伤害。陶悦的理解是:盲目地再婚是非常不好的状态,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发现亲情和友情有时候远远比爱情更重要。

没了婚姻,更要充实快乐

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同样的心态和幸运的机会,陶悦的一个朋友是在孩子3岁时离婚的,现在孩子会天天抱着电话对他爸爸痛哭。

陶悦有个没见过面的女友,在40岁时选择做了未婚妈妈,陶悦理解她的选择,也佩服她的勇气,但依然认为她的心态不是很健全:“如果她真的很坦然地接受未婚生子的话,就不会那么忌讳――不跟所有人来往。她这种状态做单亲妈妈,对孩子和她自己都不好。”

作为“过来人”,陶悦会经常和那些即将成为单亲妈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经验: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离婚的第一年会是你人生最痛苦的一年,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原来由男人承担的一切。如果第一年能够走得过去的话,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更好。

陶悦身边的员工里不少人是单亲妈妈,陶悦觉得她们压力挺大的:生活在北京,没有北京户口,一份工作一年收入可能10万左右,扣掉税大约8万,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读书又要交很高的赞助费。陶悦说:不只是钱的问题,如果母亲生活在焦躁不安中,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为有切身的体会,陶悦感受很深,她说,如果社会不去关注这个特殊的人群,会有很大的隐患,因为母亲的心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未来这一代孩子的成长。

陶悦说起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她的一个员工:总是在抱怨,一边想和前夫复婚,另一边新男友又经常来家里,这些事女儿都知道,结果后来不得不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因为那孩子不上学,在家里破口大骂父母,完全处于崩溃状态。陶悦说:如果这个孩子是成长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她的未来绝对会不一样的。

“人生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你说现在就很完美了吗?其实缺憾还很多,妄想也很多,但一定要回到现实,一步步地向前走,让接下来的路走得更好一点,更稳定一点,没有太多遗憾就好了。不是非要有婚姻才算圆满的,有很多种圆满的方式,但是一定要快乐和充实。”

这是陶悦这样的非典型阳光单亲妈妈的经验。

STORY 2

传统家庭的传统之累

在长时间的冷战后,刘莉和丈夫离婚了。“平静得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婚姻这件事一样。”

刘莉不太像那种典型的成都工厂子弟,似乎在厂区里成群结队长大的孩子,通常都有些泼辣和野性。刘莉比较文静,不轻易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她说,活了 40余年,自己基本没有大笑和大悲过。即使是她结婚和离婚的时候。

生活的压力和对孩子的失望

刘莉的丈夫是父母给选的,有点类似包办婚姻,虽然这早就不是一个包办婚姻的时代了,因为她在家中一直是个乖乖女。于是本着“老实”的原则,父母为她定了一个她谈不上真正喜欢的丈夫,“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软弱,只记得新婚的那个晚上,我哭了。”

刘莉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她和丈夫都先后因为工厂效应不好而下岗。丈夫当年倍受父母推崇的“老实本分与世无争”成了后来的“游手好闲”,她无法忍受天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的男人,尤其是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上小学的儿子。

离婚,是她顶着父母的百般反对,第一次做的自己的选择。下岗后刘莉很快在一家大的连锁超市找到了新工作,不长时间后,她以自己的勤恳和和善的待人处事方式,升到了部门的一个小主管,“这只不过是解决了一点点问题,儿子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还是让我有很大压力。” 离婚后就人间蒸发的前夫几乎连儿子的抚养费都不付,这让她常常只能在半夜想起就暗自垂泪。

经历彻头彻尾失败的婚姻后,刘莉很在意自己在社会上应该存在的位置和认同感。她坚持让儿子继续学习钢琴,竭尽全力地让儿子无论从穿戴到择校上都不受影响。但现实却是,自己的儿子像那些社会上传说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敏感内向脾气暴躁且没有能够在学习上实现自己的希望。

四年前,刘莉的儿子一度极为盼望妈妈快点儿再结婚,因为他觉得妈妈一个人的工资无法让这个家庭生活得更安逸一些。“那一刻,我确实很伤心,不晓得自己为什么还要活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刘莉的眼圈红了。

虽然在工作上被别人肯定,刘莉并没有那种“事业带来的满足感”,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否可以算得上事业。去年高考儿子名落孙山,这意味着要么她只能让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儿子完全混迹社会;要么就得去东拼西凑东挪西借,找到让儿子复读或者私立“大学”的经费。那个夏天,刘莉甚至有一种绝望感。

婚姻不是我的出路了

中国传统家庭的父母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对离婚子女有格外的担心,这其实不但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还可能令本来是在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后获得自由与新生的子女,担负沉重的压力,甚至是罪恶的包袱。刘莉的父母就是这样的。

“他们要么希望我终生不再嫁,单单守着孩子长大成人;要么就巴不得我天天相亲,快点儿二婚成功。” 刘莉的无奈并非没有理由,几乎所有令人尴尬的相亲故事都在她身上发生过,又因为“传统”之故,她无法告诉父母自己有多么的尴尬和不情愿。

刘莉其实动过一次心,一度以为自己可以重新接受婚姻,组建另一个家庭。新认识的男人同样离异。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就在两人已经开始规划可能的未来时,男人的前妻却突然以“幡然悔悟”的姿态出现,还带着马上就要准备高考的儿子,一起向男人发起了人情攻势。男人问她怎么办,她当时心就凉了:一个开始犹豫的男人是很难挽留的。她选择了沉默,男人和前妻复婚。

现在已过40岁的刘莉断了再婚的念头:年纪不小了,拖着个孩子,哪里能和那些年轻女孩争。也许是我的命不好吧,总碰不到好男人,婚姻不是我的出路了。

刘莉很遗憾自己当年生的不是一个女儿:“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或许我还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说完这话她又立刻反悔了,她说:“幸好我没有一个女儿,要不难保她不会比我更不幸福。”

链接一

谁来帮助单身妈妈

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以离婚对数与结婚对数之比来计算的离婚率,已从4.7%上升到20%,高离婚率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单亲家庭和单亲妈妈数量的增加。

有专门从事此项研究的专家介绍,在美国大多数州,对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离婚,都有专门的“家事法庭”来裁决,并且要求相当的等待期,从半年到十八个月,其间法庭要做一系列的审查和调解,甚至在必要时约请心理咨询师介入,这些措施都是用来降低离婚的风险。此外,美国有“家庭与儿童福利部”“全国儿童专门委员会”等,在英国有“家庭事务部”,这些政府机构除了管理婚姻家庭事务,同时也提供有关婚姻家庭的数据,这些重要的社会统计指标,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美国儿童福利资金支出最大的AFDC项目中,受惠家庭92%为单亲家庭。

相对来说,中国因为没有管理婚姻家庭事务的专门的政府部门,所以要想找到有关单亲家庭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保障政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多年来,中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社会学者们经常呼吁和忧虑的问题。

这些专家们也提到,中国没有《家庭法》,没有专门的“家事法庭”,现有的《婚姻法》有太多漏洞和不可操作之处,特别是关于离婚的放任太多,限制太少。目前,中国离婚手续简单,办离婚证能够“立等可取”。这些都增加了离婚带来的风险,比如女方权益的保障,孩子权益的保障和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等等。在这些方面,中国的政策很苍白。

“单身母亲的贫困化,已经构成了城市里的新增贫困群体,但并没有引起社会保障部门的重视。母亲抚养孩子,经济水平自然会下降。另外,有些男的会千方百计减少抚养费,这样一来女性生活困难的情况比较严重。而单身母亲再婚的困难,则使她们的心理状况雪上加霜。”

除了贫困的问题,单亲母亲的生理需求也是一个相对尴尬的问题。不同于国外许多国家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和非常普及的婚姻家庭课堂,在中国几乎没有相应的此类社会项目,单亲母亲的性生活是个灰色地带,很难作为公共问题被讨论和关注到。有女性社会学者建议单亲母亲可以考虑使用性保健用品解决生理需求。但她们也谈到,这个能被相对保守的中国女性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很难说。

STORY 3

漂亮和钱不能带来安全感

“这是我女儿,快十岁了,是不是很像我?”她的脸白皙丰润,声音甜美,看不出失败的婚姻给她留下的痕迹,她的眼睛漂亮细长,笑起来有点风情万种的味道。

16岁有了第一次性经历,20岁结婚。“我老公留了些钱给我,有一幢别墅一辆车,还有一点小生意,所以我过得挺好。”孙颍颍的话很容易得到证实,裹在Max&Mara大衣里的女人,可惜依然没有安全感。婚后三年离婚,孙颍颍几乎没有停过约会。

她将来肯定会恨我的

孙颍颍约会的对象范围很广。比她年长的,有五十多的;比她小的,有在校大学生;有来自美国的无业游民;有在网上给她订好机票让她飞到香港去见面的“陌生人”……孙颍颍毫不掩饰她对自己这种生活的骄傲,同时,依然有女人共有的胆怯和不安:“我不否认这里面有些人仅仅是满足我的物质需求,甚至有时候我会为了生理需要去约会。”

但女儿是她的痛点。对一个自记事起,就看着自己的妈妈走马灯似地换男友的女孩儿来说,人生注定是混乱的迷惑的。与同样没有安全感的妈妈一样,孙颍颍的女儿学会了讨好每一个妈妈的男友,甚至会比她的妈妈更准确地找到每一个男人不同的喜好。但是越来越少的男人愿意娶一个带着女儿又漂亮之极的女人了,从来都没有安全感的孙颍颍没料到自己却是让男人极无安全的所在。“我觉得是我害了她,她将来肯定会恨我的。”

就是需要男人

在嫁给自己的前夫前,孙颍颍有过几次短暂的少女式恋爱。白羊座的孙颍颍曾是航空公司的地乘人员,婚后就辞职相夫教子,当个专职太太支持当时在生意场上刚刚打开一点局面的丈夫。“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一结婚就要了孩子。早知道要被甩掉,说什么也不会生这个丫头出来。”一如所有陈腔滥调的桥段一样,事业上大获全胜的男人几乎就是一夜之间结束了婚姻,并用财产买断了自己的自由。

孙颍颍不缺钱,漂亮的女儿学英语,弹钢琴,跳芭蕾,春节就去东京香港的迪斯尼,寒暑假基本上也不在内地过。但孙颍颍也知道女儿不幸福,这与她自己的不幸福是一样的,钱和美丽补不了心里的空洞。

孙颍颍基本上无法单独和女儿呆在家里一个晚上,她会紧张流汗,她会立刻忍不住呼朋唤友去某个慢摇吧,或者是歌城,或者是洗脚房。孙颍颍已经有一年半没有真正和女儿说过话了,但不管头一晚上是什么样的状况,这些年来孙颍颍还是一直坚持着给女儿做早饭,叫女儿起床,然后就坐在一旁看着那个一如童年的自己的女孩安静地吃完饭,穿着漂亮的衣服出门搭乘校车,然后再一头栽倒在床上睡觉。“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好像做早饭与我去刷夜一样,已经是习惯了。”

孙颍颍不善言谈,她的言谈里明显透露出她并不高的教育水平,但是她喜欢说话里夹着英文单词,特别是在提到她带女儿去的那些国家的名字以及她们一起住过的酒店的名字时。孙颍颍说:“你是不是特别瞧不起我这样的女人啊?其实我告诉你,女人就是这样的,不管什么样的女人都是一样,永远没有安全感,就是需要男人。”说完,就开始收拾她的手机和化妆包,站起来挥了挥手转身走了,连再见也没有说。

STORY 4

女儿可以和妈妈一起成长

远在上海的Lynn在电话中说:“如果不是失恋,我还真不理解,当年的离婚给我妈造成了什么样的打击。”一年前Lynn和男友纠结了好一阵子,那些时候她给在成都的妈妈打电话,妈妈教她一定要说出来,一定要哭出来。于是18岁的Lynn在和妈妈当年坠入情网同样的年龄时,在上海初春的寒夜里,大声地哭了一场。“以前我觉得妈妈很无聊,既然不相爱既然那么受伤,早点离婚不是很好吗?如果不想离婚就忍受呗。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感情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清楚的东西。”

最大的变化还是她成了女强人

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Lynn妈妈已经46岁了,黑色缎面的小黑裙,脖子上斜系着黑色金丝绒的蝴蝶结,双肩处镶着皮草,仔细勾勒出的眉眼及齐耳的短发,无一处不透露着这个女人优越的家庭生活及良好的心理状态。

但几年前,她要靠吃救心丸才可以站在学校的监考教室里。

“6月办完离婚手续,9月开学,我整日以泪洗面。虽然每次站上讲台,我可以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学生,可是哪怕下课那短短的十分钟,我也会痛哭。”“最怕的就是监考,整整两个小时,什么都不能做。眼睛直呆呆地看着教室里的学生,心里很痛,就像水灭顶一样。”那段时间,Lynn上高一,青春期叛离,终日母女俩争吵不断。

Lynn如今在上海求学,小姑娘到今天还坚持用笔和纸与成都的妈妈和外公通信。“妈妈是在刚刚离婚的那几个月,一下子老了的。不过,真正要问离婚给妈妈带来的最大的变化,还是她成了女强人。”

Lynn妈妈是高中老师,教两个班,还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不知道当时是不是为了转移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因为一下子生活的压力全转到了我身上,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到教学上,而且开始疯狂地接家教挣钱,补贴家用。”是那种来自女人天生的“不能输给他”的斗气的心理。

遇不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再婚

Lynn说父母的离婚其实没有让她太受刺激,因为在她的每一个成长的重要阶段,父亲几乎都不在场,从小与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外公已经成了一个父亲的形象。

“你的所作所为摧毁了我心目中对美好的定义。”这是Lynn在父母正式办完离婚手续后,发给父亲的一条短信。Lynn妈妈也至今未与前夫见面,她同意老父亲给她立下的三不原则――不见面,不联系,不打听。包括女儿的抚养费在内的所有可能会与前夫产生关系的事务,Lynn妈妈全部交给了律师来处理。

Lynn现在特别希望妈妈快点儿找到一个男朋友,不过妈妈却不急,她说出来的依然是老父亲给她的金玉良言――要积极,但不能性急。

Lynn妈妈不排斥去相亲,“我是在刚刚离婚的那半年,想赶快找到一个男人。” Lynn妈妈很快发现离婚给她最大的生理上的伤害则是她在经过各种调理之后,依然过早地停经了,“我已经46岁了,对婚姻对爱情依然有期盼,晚上一个人也会觉得孤独,但如果碰不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再婚,这个我也没有办法。”

Lynn说妈妈的好心态让她很轻松,但从交谈中可以明显地感到Lynn妈妈对女儿目前的男友丝毫不满意。

(为保护被采访者的隐私,应对方要求,文中陶悦,刘莉,孙颍颍系化名)

链接二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法则:

1、 在孩子基本懂事后,不要回避自己的婚姻问题,尽量客观地向孩子解释父母为什么离婚。关键要告诉孩子的是,人结了婚也常会发生矛盾,有的矛盾能解决,有的可能就解决不了,解决不了若还继续生活在一起,大家就会很痛苦,所以就只好分手了。

2、 不论离婚的原因是什么,都不能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诋毁孩子父亲的形象,更不能让孩子心中充满仇恨,如果让孩子去恨他曾经爱的父亲,这是非常残酷的。任何孩子都希望有一个好父亲,通常情况下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是很高大的,即使不在一起生活也有同样的心理。如果孩子的父亲真的很差,也最好给孩子一个更容易接受的解释,不能因为一个糟糕的父亲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3、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父母彼此不再相爱,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这一点是永远都不会变的。要想办法向孩子证明,他的父亲是非常爱他的,帮助孩子一起回忆父亲曾经是多么喜欢他,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这种爱是不会改变的。

4、 不要断绝孩子与其父亲的交往。孩子需要父爱,孩子应该接受来自父亲的男性性别教育。多让孩子同他的父亲交往,也可以避免孩子因长期与母亲居住、相处造成的恋母情节。单亲妈妈,香港影星钟丽缇说 “我对离婚夫妇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因为感情破裂,就完全断绝孩子与另一半的往来。我女儿每星期都与她爸爸见面。”单亲母亲如果能这样做,可以说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就能降低到最低点。

5、 孩子的父亲因种种原因不能同孩子见面,母亲要为孩子寻找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母亲可以请孩子的叔叔、舅舅做父亲的替代者; 在为孩子选择教师教练时,尽量选择男教师。最好有一位男性的亲戚或朋友,帮助教育孩子。孩子需要两性的家长,他不一定天天来,但有时来,陪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视聊天,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使他有另外一种性别的成人榜样来学习。

6、 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有的单身母亲觉得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少父亲可怜,便过多给予孩子爱护,甚至有的单身母亲把孩子的成长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反而忽视了自己生活的安排。这会因为过分关注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7、 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要“可怜“他,不要有有罪感,不要用溺爱来作为一种弥补,不要因为孩子“可怜”就放松对孩子的管教,需知他将来上学、工作会需要

更多的独立,会碰到更多的困难。 (摘自中国单亲家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