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机支付新“蓝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机支付新“蓝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机支付业务一旦正式推出,会像日本和韩国一样迅速走向普及成熟,中国有7亿手机用户,这将给手机支付相关产业链和企业带来一个巨大的商机

移动改变生活,移动也能改变支付。各大企业争相介入手机支付业务,或将引爆物联网投资“第二春”。近期,受中国移动400亿元高调入股浦发银行,中国银联宣布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将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等消息刺激,A股市场涉及手机支付概念的股票再度上涨,令业界瞩目。

中国移动、浦发银行的股东大会已批准此项战略合作,只要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即可进入实操阶段。

手机支付,“钱”景看好

一般而言,央行和银监会对金融业务的准入限制非常严格,国资委也规定央企不得投资非主营业务。此次对“移浦恋”的成全,彰显出政府对手机支付前景的看好和支持力度。据专家预测,央行有望在年内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移动手机支付,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允许手机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资金支付的。业务类别包括手机订购、手机缴费、手机银行、手机消费等。

实际上,射频识别技术并不是个新鲜事物,在我国不少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实际运用。如第二代身份证、奥运门票都内置了这种芯片,高速公路上的电子收费系统,也使用了这个技术。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在手机支付上,是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今后的移动运营平台,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零售消费支付平台。

可以说,时下射频识别技术已成为物联网推广普及的技术枢纽,而手机支付将成为第一个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融合而成的新商业模式。这种支付业务一旦正式推出,会像日本和韩国一样迅速走向普及成熟。中国有7亿手机用户,这将给手机支付相关产业链和企业带来一个巨大的商机。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已上升到推动新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关注物联网的发展。在全国“两会”期间,刚刚成立的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也召开筹备会议,这标志着物联网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也被市场解读为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企业冲动,跑马圈地

据美国研究机构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通信消费业务。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7亿,仅中国移动就有5亿用户。参考日本市场的手机支付用户渗透率约50%,未来中国市场手机支付用户数量,可望达到3.5亿。以2009年平均每笔交易金额200元为例,如果每人每年手机支付仅发生一笔,至少也能产生700亿元的消费市场。

随着3G网络和手机终端的不断完善,当方便快捷的手机支付方式成为用户的支付习惯时,这个市场爆发出来的消费能量,无疑是“巨大的革命性的”。来自申银万国证券的预测显示,中国手机支付用户在2010年和2011年有望达到800万人和2000万人,手机支付消费井喷在即。易观国际咨询的预计更为乐观,“2010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总数将突破1亿人。”而这些,正是企业和政府看好的远期目标之一。

电信运营商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将带动物联网细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中,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芯片设计制造、模块封装、卡片制造、手机支付业务运营。其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金融服务商、软件应用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各级商家。中国移动曾表示,公司2010年仅卡的采购量一项,就将超过千万级。

据悉,为中国移动提供RF-SIM卡的主要供应商是东信和平,这家公司获得了中国移动首批约70%的订单。另外,证通电子、康强电子、大唐电信、恒宝股份、高阳科技和长电科技,以及用友软件等相关产业链企业,也将直接受益于手机支付。

申银万国证券相关人士称,手机支付有望在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共推之下呈现火热发展态势,2010年将是手机支付的爆发元年。

3月16日,中国银联宣布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试点扩展至上海、山东、宁波、湖南、四川和广东的深圳市。新一代手机支付业务,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企业之间的跑马圈地大战,也开始正式上演。

看易行难,制约尚多

在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下,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手机支付业,已初显物联网的美好愿景,但从目前全球的状况来看,手机支付式物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仍有面临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决定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因素,包括手机支付的安全性、私密性、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消费习惯。

实现手机支付最核心的问题是安全。无线信道是开放性的,通信标准安全性不高,缺乏严格的身份验证,没有统一制定的加密标准,对通信的安全性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手机号码及密码等容易被破译、窃听、假冒、篡改等,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何切实保障手机支付的安全,让消费者放心接受“手机支付是安全的”这一理念,是摆在产业链各个厂商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使用成本,将制约手机支付式物联网普及。实现物物相联,必须在所有物品中嵌入电子标签,并需安装众多读取和识别设备,以及庞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这必然导致相关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与物品成本的上升。在巨大的应用成本压力下,手机物联网发展将受到制约。

不同行业部门、不同网络商之间的利益矛盾。手机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商、各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合作。然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各自为政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技术标准和接入瓶颈。手机支付必然涉及通信技术标准,但目前三大电信网的网络结构、技术标准、通信协议是各行其道,存在难于兼容,难于自由无缝接入等问题。

法律保障缺位。与手机支付相关的政策不完善,手机消费服务费的征收没有法律保障,市场管理较混乱,使消费者难以维护应有的权利。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紧建立手机支付的相关法律法规,才能确保这个新消费业态的健康发展。

消费习惯未广泛形成。这也是影响手机支付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将手机支付从小众的时尚行为,推广成为大众的普遍行为,移动运营商、金融服务商乃至各级零售商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国内手机支付业务前景可期,引起各界关注,但在修成正果之前,仍有一段曲折的路要走,成功之路可能比预想的时间要长许多。

概念热炒,谨防风险

手机支付业务的未来前景,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的强烈关注,A股市场率先作出“跳跃式”反应,与相关的概念股如软件应用提供类、设备提供类、系统集成类、光纤光缆类等股票应声大涨,走出了一波强劲上升行情。

但有专家认为,目前所谓的手机支付概念股,更多的只是炒作。手机支付展现的是未来的商机,短期难于带来实质性收益,更不会很快体现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账面上。时下,手机支付标准制定刚刚开始,核心技术也有待突破,市场规模还很小,倘若题材炒作过头并导致投机泡沫堆积,有可能像当年爆炒网络股那样,引发二级市场投资风险。

一些持保守观点证券研究机构认为,用换卡的方式做,成本过高(单价逾100元),推广不易。现阶段,至少有五成以上的移动客户表示,“不愿意去办手续换新卡。”有软件专家指出,目前技术已能支持远程支付,用户不换手机卡也能实现支付,换新卡实为多此一举。如果真是这样,相关概念公司的股价不是要大涨了,而是可能要大跌。只有极少数支持远程支付系统的专业公司,才会在这轮概念炒作中真正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