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影响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影响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目前地区间工业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激烈的竞争,当务之急是如何积极有效地提升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本文通过重新分析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要素和信息化建设内涵,提出了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园区三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将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聚集竞争力、创新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等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产业转移 工业园区 信息化建设

随着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资本增值的需要已难以在本地市场获得满足,加上受各种综合因素如劳动力成本、市场、环境、资源等影响,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强烈,资本急需向外扩张。而欠发达地区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开放,加大开发转移的能力,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大幅增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作为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工业园区,将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而现在因在优惠政策的管理运行机制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基本趋同,各地区工业园区相互之间的可替代性增强,必须要突出特色吸引转移企业。国内外对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很多,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正面影响也已被大量证明,但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在理论界还没有被充分研究。本文尝试性地从工业园区竞争力理论体系中提炼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对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再认识,分析出信息化建设和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之间的影响关系。

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分析

关于工业园区竞争力的构成,许多学者已经做了具体的研究,包括以下三方面的主要构成: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其中,基础竞争力主要包括区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主要包括园区文化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创新竞争力、聚集竞争力(向斌等,2010)。本文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是指在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下,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相对于其他同类园区在服务转移企业方面具有的持续比较优势能力。这种能力既包括园区现有的服务能力,还包括园区未来持续竞争的潜力。体现在对转移企业的吸引、对优质资源的争夺。

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竞争力构成与一般工业园区存在共性的地方,但是也具有自己的内涵,主要表现如下:

区位竞争力。产业转移的本质是企业进行空间再定位,目的在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前提假设是产业转移前后企业所处的区位条件具有同质性。而承接产业转移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区位条件肯定存在差距,只能通过辅助措施或弥补手段来尽量平衡。对于转移后出现的区位条件落差,企业多少已有应对准备;而且各地区在建设工业园区时,都会选择当地区位条件较优的位置,并且不断努力完善各种交通配套设施;加上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时空概念,并使得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进一步降低。所以,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而言,虽然区位依然是园区竞争力的基本力量之一,但不是主要竞争力。

资本竞争力。资本是要素资源联系的纽带,是融通、集聚资源要素的关键,也是增强园区竞争力的直接要素。对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而言,资本主要指保证转移企业顺利入驻并尽快适应和恢复原有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能获得持续增长所需要的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基本生产要素组合,园区产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资本及利用规模的影响。资本竞争力表现为园区拥有、控制或可利用的资本的成本、数量、便利性等。转移目的地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如果在资本上能具有相对优势,将有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基础设施竞争力。各园区的基础设施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上下水、通讯、排污、网络、地块自然平,即“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保障,是园区适应产业转移的基本需求。通过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转移企业落户、发展、壮大提供优质的生活、生产条件,实现基础设施承接,有利于园区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的提升。

园区文化竞争力。实现观念承接,文化营造是先导。园区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内在的要素,除了构成园区竞争力外,还通过对其他竞争力要素的影响,对园区竞争力有着间接的增强作用。其中,创新文化是最重要的构成。

政府管理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主要包括政府营销能力和政府服务能力。政府的营销能力决定着园区的对外宣传力度,从而影响着园区的产业聚集,以及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政府的服务能力主要指政府在处理园区事务时的效率、协调、廉洁程度,这对于转移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影响。两者共同构成了园区竞争力的重要协同力量。

创新竞争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创新竞争力的两大构成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前一轮的招商引资中主要是利用各自的优惠政策来吸引转移企业,而优惠政策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逐渐弱化。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再造新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体制的创新。技术创新在园区发展中起着能否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作用,是园区发展的生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相对区位竞争力和聚集竞争力的不足,并对其他竞争力起着强化作用。

聚集竞争力。产业聚集是工业园区比较高级的表现形式。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相对而言会有更大的优势和资本吸引经营同一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一群企业,从而形成集聚,又以此为资本更进一步地引来同群企业,使产业规模本来就大的园区变得更大,本来就具有优势的园区更具优势,产生正反馈或倍增效应,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转移企业在原地区大都处于某种产业集群的环境中,并已形成较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因此,供应链体系的重建对发生转移的企业来说是最主要的问题,产业集聚程度成为其选择园区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在吸引聚集企业的能力上相对较弱,若能比其他同类园区更快形成产业集聚,将能从多方面影响园区的交易成本和产业的生产,进而增强园区的竞争优势。

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再认识

工业园区信息化是指在信息时代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为目的的信息化政务模式,实现园区企业管理方式系统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营销手段电子化的新型商务模式,为园区企业发展、员工生活构造高效便捷、绿色、专业的数字化生态环境。它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园区。其中,电子政务起龙头作用,带动着园区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发展。

(一)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满足社会及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电子政务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和政府管理的信息化。政府既是电子政务工作的主导者,也是推动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主导力量。园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政府跨部门业务协同水平,使对园区企业的服务效率和能力获得提高。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部门业务管理数据库化、政企公文传递网络化、园区内政务信息集成化、办公无纸化、对外宣传网络化等。

(二)电子商务

在电子政务相对成熟的基础上,电子商务将成为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业园区的电子商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为入园企业提供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信息化服务。内向型的企业信息化服务是指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园区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设计、管理等一揽子的服务,及时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为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外向型的企业信息化主要服务于园区企业的营销,借助园区的商务平台统一对外宣传园区企业,方便对外联系和交流,提升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并促进交易。外在信息化需要内在信息化的支持才能发挥出更优的效果。通过园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能为入园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对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的提高产生重要的正面影响。

(三)电子园区

电子园区是指是利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园区,把数字、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园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园区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以促进园区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发展。这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在园区管理上的延伸。“以公民为中心”,即把入园企业以公民对待,做到入园企业与政府的和谐互动。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园区智能交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公众信息服务等,涵盖园区生产与生活的各个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信息化建设对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一)有利于聚集产业链的重建

转移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明显的。通过园区的政务平台和商务平台,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拓宽招商引资的渠道,强化园区特色的信息和主导产业的宣传,实现信息招商,提高入园企业聚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从另一个现实的角度看,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多处于欠发达地区,园区建设与发展更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弱,规模较小,入园企业主要由当地原有企业的退城入园组成,缺乏实力强的主导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少,难以形成聚集带动效应。园区内暂无条件或不适宜承接聚集产业的相关转移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导向和产业布局原则,转移到其他具备吸纳条件的相近区域落户,通过园区商务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传递的准确。虽然产业链上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会使时间、协作和沟通成本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借助信息化建设的力量构建虚拟的聚集产业链,不失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发展初期竞争力提升的一种选择。

(二)有利于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善

不同地区的工业园在政府运营、管理上各有其特点,在吸引转移企业的优惠政策上也有着不同的优势,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同质化。通过电子政务建设,园区各企业通过共同的系统平台,可及时获取园区管委会的文件、信息,企业的各种统计数据、服务请求也能通过这个互动的平台获得及时响应,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在速度为赢的信息时代显得更重要。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因此获得改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工业园区的良好形象得以树立。

(三)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是持续竞争力形成、综合竞争能力提升的基础。园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园区的融合建设,使得构建“小园区,大社会”这种创新的理念得以实现。通过园区政府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善,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企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方式的革新,促进商务模式的创新;通过园区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的实现,促进运营环境和园区形象的创新。

(四)实现资源的集约化使用

电子商务以园区为整体进行建设,而不是以企业为单位各自开发,可以实现技术资源的集约化使用,降低运作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有关政策、服务、市场、技术等各种信息可以在园区内大量积累和迅速传递,企业采购、销售、合作等信息流动更加通畅快速,实现信息资源的集约化使用,降低信息成本。电子园区的构建有利于科学调配资本要素的使用,合理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降低园区产品的相对单位成本,从而提高园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进而使园区竞争力继续增强。

参考文献:

1.向斌,鞠颂东.物流园区竞争力内涵研究[J].物流技术,2010.214(4)

2.栾贵勤,夏平.上海郊区工业园区竞争力分析[J].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

3.王晓光.用信息化提升园区竞争力[J].投资北京,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