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我国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我国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介绍了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的相关概念定义评价机制的指导目标及思想原则、评价机制的意义及作用。

高校辅导员 综合能力 评价机制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各国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的加剧,高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此同时,被誉为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的工作能力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如何准确全面地对辅导员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一话题却并没有得到社会和学校本身应有的关注。在这一矛盾的背景条件下,对高校辅导员评价的目标、原则以及意义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的指导目标

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价能否坚持正确的导向将直接影响辅导员事业的健康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所以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活动时重要一步。

1.正确引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向

导向性是评价的重要属性之一,故通过运用预测、调控、决策、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和组织结构优化,并最终引导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向,为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活动的首要目标。

2.提升高校辅导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使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走向纵深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被予以广泛关注。对于我国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创新型组织的支持,而学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建设创新型高校对身为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强烈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最终推动学校创新性建设,所以,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要以培养创新型辅导员为目标,鼓励高校辅导员努力成为创新型高校建设中的动力和引领力量,积极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服务。

3.提高高校整体办学水平

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是改进辅导员工作、提高其工作效率的一种工具。因而高校进行科研评价不是简单的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为了用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机制给管理和决策提供可行的客观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学生及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帮助辅导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自身工作能力水平,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效率与效用,进而提高和改进学校的办学水平,这也是学校科研评价的最终目标。

二、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的思想原则

1.信誉原则

在组成评价组织,或进行评价量表的设置进而展开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活动时,应当选择那些学术造诣高深、工作经验丰富,管理道德优良、有责任感、公道正直的人员。在评价过程中这些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参加综合评价的专家或相关人员,应当以严谨科学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评价工作,应当以对学校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学校的辅导员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

2.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在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中,必须在机制建立方面下功夫,真正建立科学公正公开透明的评价机制,严格的评审程序,完善的评价规则。评价的指标体系、测量方式和过程、统计程序以及评价结果都应尽量公开透明。唯有公开才能公正,唯有一公正才显公平。

3.客观性原则

该原则是指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评价时,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评价要求根据一定的评定标准,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综合价值判断。评价标准一旦确定,评价者就要严格按照此标准进行评价工作,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动。

4.适度原则

科研评价周期不能太短,频率不能太密,否则就会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产生负而影响。国外有学者认为,因为过于频繁的评价所造成的压力,可能让年轻的评价对象们不再冒风险从事,甚至不再在新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于此同时,从事创造性研究或工作的评价对象们也会发现自己面临的不公正的待遇。故保持适度的原则对于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活动而言十分必要。

三、构建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机制的意义

1.全面提高高校办学水平的需要

高校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而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以及科研机构的一员,其工作性质具有与学生接触的直接性等特点,这从一方面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能更加直接全面地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对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产生影响力,开展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活动,也有助于辅导员自身从评价结果中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差距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改进工作,同时也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起到必要的作用。同时,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辅导员自身队伍建设的关注。动员更多的人进行讨论和批评,形成对高校辅导员综合能力良好的监督氛围。

2.高校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高校不同于单一的科研机构。它不仅担负着科研创新的职能,更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使命,高校一旦形成重科研轻育人的现象,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甚至出现人格上的缺陷,这将直接导致我国人才培养水准的下降。成功的高校应该以“培养全面高级人才”为第一要义,而违背了这一基本的教育规律,它就和研究院没有区别,也就体现不出高校在传承科学精神,培养高素质科研后备力量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是从形式以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入手,将学校同研究院等其他科研机构的科研价值评判区分开来,在平衡高校中育人与科研的关系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是高校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3.提升高校声誉的动力支持

声誉是一所高校的财富,是引导高校成功的诱因所在,一所高校有了较高的声誉,就会继续吸引更多的财力、物力和更多更好的人才以保持和发展它的声誉。随着辅导员队伍的壮大,以及国家以及社会对这支队伍的重视与关注,一所高校的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受人注目。高校辅导员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进而影响对其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产生影响。而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作为一项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价值判断和水平定位的活动,从根本上增加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透明度,不仅使学校本身和社会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了在校辅导员的综合能力,以及与其他学校的比较差异,也从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制造了舆论压力,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学校必须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辅导员工作的各项建设工作,以提升学校的声誉。故高校辅导员综合评价是提升学校声誉的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Norman E. Gronlund, Robert L. Lin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 Free Press,1990.

[2]Michael J Larhin. Pressure to publish stifles young talent. Nature, 1999.

[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