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国不是理想国

始于1911年清朝覆亡,终于1949年败退台湾的中华民国,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已经是过去式,然而对这段不古不新的历史的缅怀却形成一股热流。

民国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它开启了中国人对民主、制度的实践。新事物和新思想在这段时期崛起,消逝的中国传统文明、文化又与它相嵌。在这历史的大变革时代,狂士辈出,精彩纷呈,各种文化都在自由而凶猛地生长,并达到各自的高峰。

民国是值得祭奠的,因为它承载着太多厚重而又可爱的内容。

出版人南兆旭与深圳的高小龙联手,掀起一场民国审美。他说:“旗袍的开衩,泄露了一个时代的天真。”

高小龙收藏着许多民国时期的老书。当年尚在孩提阶段的高小龙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美术资料室里,夹杂着兴奋和偷窃般的恐惧感第一次看到《良友》时,“立刻看进去了,看傻了”。他想用自己的收藏让更多的后来人知道,上个世纪的旧中国,曾经还存在着那么多美好的人和事。

更让当代人追忆的,是那个时代的人。借用茨威格的话说,那是一个“人类群星璀璨”的时代。章太炎、鲁迅、胡适、梁漱溟、苏曼殊……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名字,背后站着的是昂扬的大师。

遗失的美好仿佛俯拾即是。老上海的美女招贴画,北京城的老照片,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新闻的犀利和不党不私,议会的喧闹……

不过必须承认,这并非民国的全景,民国也绝对不是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国家治理的失败是无法掩盖的,若不是战乱频繁,官僚腐败,民生疾苦,也不会有风起云涌的革命狂潮了。

被历史遗忘的平民才是历史的主角。而在今天的民国热中,他们却被遗忘在儒雅倜傥的大师与美艳率性的名媛们的身后。剔除掉移情和想象,在民国这一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中,浮华与开放装饰的上层社会对应的是一个充满疾苦的民间。

1930年,上海《民国日报》有一篇题为“乡村颓败了”的文章写道:“年年大批的毕业学生自乡村跑进都会,不见一个返到乡间,……都会的漩涡卷去了乡村的干柱,剩下的只有老弱和稚幼。……乡村衰败了,没有一些生气,和黄褐的土块成了调和的色彩,死静、凄泠、枯暗、荒塞、简陋占据了整个乡村。”

民国并非理想国,现代人对民国的书写并非是真的希望回到那个乱世。

真实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本是最应该被考察和殷鉴的那段历史,但却受到意识形态的有意污化和遮蔽,“民国热”正是这段历史的重述;另一方面,与“三国热”“明朝热”不同,对民国的书写暗含“春秋笔法”,当谈论民国时,实际也在指陈当下,是对缺乏民国精气神的“大一统”体制的诘难。

民国,是一种刻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