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及防御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受冷空气影响,2012年12月开始,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降温雨雪天气过程,对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湖南受此次过程影响,出现了历年同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据此分析了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湖南工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应对灾害性天气、降低损失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温 雨雪冰冻 防御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变化异常,从而导致气候异常,多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灾害程度和损失也日趋严重。

一、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分析

造成低温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即环流异常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持续而稳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形式是中国出现大范围持续而稳定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1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异常形式维持了20d以上,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径向度加大,冬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向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并决定了低温暴雪冻害发生的区域;青藏高原南缘的南至低槽系统活跃,进一步加剧了暖湿气流向我国的输送。

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2012年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强降温、降雨(雪)天气,这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温降雪强度大,南方各省的油菜、小麦、茶叶等农作物大面积冻死而蒙受巨大损失。

2.对交通造成的影响

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铁路、高速公路、民航受阻,旅客大量滞留,生活和生产物资运输中断,公路险情不断。由于京广铁路南段部分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冰雪和冰冻灾害,以致铁路运输严重受阻,出现大面积旅客列车晚点,滞留广东省内各火车站乘客人数多达80多万人次。太原、南京、武汉、长沙、贵阳、郑州等24个机场受到影响,部分机场因积雪、结冰等原因在不同时段关闭,造成大量航班返航、备降或取消。公路方面,由于道路拥堵及封闭,造成大量车辆、人员滞留。从京珠高速到浙江省境内的杭长、申嘉湖、杭浦、台金四条高速,以及安徽的淮阜高速、江苏苏州绕城高速都曾封闭。此外,湖南、湖北、安徽、贵州、江西、云南六省的11条国道局部路段因道路结冰而无法通行。

3.对电力设施造成的影响

连续冻雨产生覆冰,致使南方部分电网毁损,铁路供电中断,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加大,全国有17个省(区、市)被迫拉闸限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8日,贵州电网受冰害破坏的电力线路已有3895条,累计停运变电站472座。湖南有6000多公里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出现严重覆冰,衡阳、永州、怀化、郴州四个市(州)出现大面积停电。

4.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低温灾害致使大量人员冻伤,甚至冻死。大雪压塌屋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大雪阻断交通,影响人们出行,还影响到日用品的供应。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由于交通受阻、物流不畅,湖南、贵州、湖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的蔬菜价格特别是绿叶菜上涨较多,与大雪冰冻天气之前相比,大白菜、青菜、萝卜、茄子、黄瓜等蔬菜价格涨幅达50%~70%,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的价格上涨1倍左右,猪肉价格每公斤平均上涨了1元~3元。另外,此次灾害对家庭供暖、供气、供电等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及中国气象局制订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作为防治雨雪冰冻灾害频发的大法,内容比较概略,有些规定比较原则,一些委任性和规范性条款还需制定配套的专项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上也需因地制宜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方法、细则和规章,以逐步完善法规体系。

2.加强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和长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准确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有利于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随着气象科技化的进步,数值天气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延安市各级气象部门加强分析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加强分析、研究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和长期变化的规律,其中 一项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用最新的气候资料来更新气象灾害区划。如这次冰冰冻雪对电网的破坏极大,原因是电网的工程设计是按照国际通行的30年一遇的标准。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以前100年一遇的极端气候事件有可能变成50年一遇,甚至30年一遇,所以应尽快进行气象灾害的区划工作,在诸如电网工程、防洪工程、沿海海防工程等重大工程都要在更新的气象灾害区划分析基础上提高设计施工程标准。此外,任何一个建筑工程都要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使人居环境和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频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

3.加快发展防灾减灾高技术信息系统

近年来,我国对极端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的手段已有很大改善,但还是比较落后,一些先进技术如飞机和卫星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尚未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需要加速发展防灾减灾高技术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及时、全面地掌握重大自然灾害演变规律,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4.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印度洋海啸的重要教训就是群众缺乏防灾意识,当海啸的前浪来临时,没有人想到会是海啸,而是拥去抢拾海浪冲上沙滩的海鱼、海螺等,等到第二个巨浪袭来时,海滩上的人都无法逃避而全被卷入大海。由上述典型例子说明,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要在中小学生、弱势群体中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和防灾技能的培训,要把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使防灾减灾的演练制度化、规范化。除了决策者之外,一般公众也应具有防御极端气候事件的心理和知识准备。

参考文献

[1]袁祥林,王永顺.辽宁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98.

[2]李艳玉 ,王艳兰,蒋冬雁,等.2008 年初桂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特征及预报技术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A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