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集聚区“四密”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富矿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集聚区“四密”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富矿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离不开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不同类型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其对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最近,本人在实地调研中,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部分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同时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技能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征,因此把这类企业称之为“四密”企业。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一批这样的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富矿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十分重视发挥产业集聚区这类企业的人才培养和示范引领作用。本文结合自己对高技能人才“航天现象”的观察,就发展“四密”型企业与开发高技能人才的关系问题做一点初步的思考,期望抛砖引玉,请大家不吝指教。

一、引人注目的高技能人才“航天现象”

世纪之交以来,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这就是在中华技能大奖评比表彰中,每届都不乏航空航天人的身影。航空航天部门在1998年以来四至九届中华技能大奖评比中,共有16人获奖,占全部获奖人数的18%。

航空航天工业属于高技术产业部门,也是我国的一个新兴工业部门。十几年来,我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增加值仅占全国GDP比重1‰左右,占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例也仅为2‰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这是笔者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公开统计资料计算的结果。可能会由于统计口径方面的问题导致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稍有偏低,但即使存在这一情况,也不影响本文的结论)。在经济规模仅为全国工业2‰左右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比例却达到18%。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现象。认真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蕴含的规律,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对高技能人才开发问题的认识,更好地开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四密”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

所谓“四密”型企业,就是资本、技术、技能、劳动四项要素同时密集投入的企业。这类企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高技术与复杂手工操作并存,从而决定了单位产品生产必须依靠要素投入的高强度和要素投入结构的相对均衡。在一定的资源投入水平下,这类企业能够同时容纳较大规模的资金、技术、技能和劳动。“四密”型企业虽然是本人提出的一个概念,但它在现实生活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且在未来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如第一产业中的部分高科技生态农业企业,第二产业中的现代装备制造、航天航天器制造、高速机车制造、高端汽车制造、现代船舶制造等各类企业,第三产业中的保健康复、咨询服务和动漫游戏制作等企业,均具“四密”型企业的特征。笔者所调查的一些企业,如北车、南车、中国航天等,均属于典型的“四密”型企业。这类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一方面它们都属于高科技企业,其技术先进程度在行业内甚至在世界上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与这种领先的科技地位相适应的,是生产有机构成中资本比例较高;另一方面,这类企业的产品往往具有单件技术结构的高度复杂性和生产规模的小批量性,很多产品往往只生产数件或数十件,而每件产品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要聚集大量的人力,包括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生产服务人员等,从而这些企业又都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特征。而且,由于生产过程中大量依靠手工操作的方式而不是自动化流水线或劳动密集型流水线的方式来完成大量重要的工序任务,其中相当数量的手工操作有着很高的技能难度,需要操作者有高超的技能和创新能力,因而这类企业又具有典型的技能密集特征。

过去,人们往往把资本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互对立起来,认为一个企业要么是劳动密集型的,要么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不可能既是劳动密集又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实际上,要素投入的相对结构指标只是在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要素构成结构特征,不同企业的内部要素构成状况既体现在各类要素的相对比例上,也体现在不同要素的绝对规模或者说投入强度上。因此,单纯依据企业劳动、资金、技术、资源等主要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结构特征,把企业简单地区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各类形态,有时并不符合实际。企业作为项目的载体,应该也能够以特定项目所容纳的各类要素容量大小或者说各类重要要素投入强度来进行企业类型划分。在这种以项目为观察单位的企业类型划分范式下,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和技能密集是完全可以并存的和彼此相容的。

产业集聚区“四密”型企业为何能够高技能人才辈出,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这类企业新产品、新任务层出不穷,不少新产品属于研发与生产同步进行,一些关键的工艺技术问题只能在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因而技能人员承担着重要的研发协作和技术攻关任务,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的结合十分紧密。产、学、研相结合,是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征。在航天部门,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企业的组织形态上。很多企业本身既是科研机构,又是生产机构,还是人才培养基地。这类企业的创新性比一般企业和传统企业要突出得多。我们注意到,很多传统的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贯制,往往一件产品要生产数以万计的数量,一个型号要生产数年时间,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往往是成熟和定型的,并且工人的任务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因而这类企业技能人才面临的创新压力要小得多,接受新挑战、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机会也小得多。而“四密”企业的技能操作者每天面临的是“变”、“新”、“高”的工作环境和生产任务,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才能完成这种生产新产品、攻克新工艺难题的任务。“四密”型企业技能操作人员从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产品的直接孕育者,他们的创造性劳动直接决定着生产产品的结构特征和技术性能,而且他们的工作和作用往往是不能为其他生产设施和手段所替代的。

二是这类企业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和高精尖产品,每一步关键的技能操作往往关系着整个产品的质量甚至生产的成败。北车和南车等企业生产的高速机车的最大时速达到380公里/小时,这么高的速度对产品的精度和性能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瑕疵或失误,都可能导致产品报废甚至引起诸如安全问题等严重后果。因此,每个操作者都要掌握高超的技能,并保持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这种源于独特的岗位职责特征的态度要求,本身也是促进技能人才自身不断成长的重要条件。

三是这类企业多是高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密集,知识环境和学习氛围好。在这样的环境下,技能人员有着较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交流机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结合紧,彼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技术人员与技能人员在生产和技术攻关中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技能人才聚集度高,便于技能人才互相切磋技艺,交流心得,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提高技能人才开发的规模经济效益。在这类企业里,无论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还是知识技能型人才还是复合技能型人才,都有着良好的成长土壤。

四是这类企业往往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竞争优势比较突出,因而具有较好的职业稳定性和人力资源开发条件。这些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一般较高,人均占有资本数量较大,因而容易有较为宽松的收入分配条件和教育培训机会。

五是产业集聚区高技术产业链比较完善,企业之间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协作更多,知识更容易扩散,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触发灵感,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形成一种不断强化的正反馈机制,人的素质能够快速的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产业集聚区“四密”企业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最好摇篮,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好学校。产业集聚区“四密”企业的发展,将与高技能人才成长相伴相随。

当前,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信息化、自动化和数控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的组织形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的职业活动方式、职业结构体系、职业素质要求等也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应地,高技能人才的本质和内涵正在发生嬗变。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不仅“干部”和“工人”的身份界线逐步被打破,而且技能操作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的边界也逐步趋于模糊,技能人才知识化、技术化、复合化日益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参与研发和技术攻关的能力日益成为高技能人才的突出素质特征。这类人才在国外被称为“工程技术师”(“Practical Engineer”)。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文能武”(所谓能文,是指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体系和良好的思考能力;所谓能武,是指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参与技术攻关的能力)将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特征。显然,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将日益依靠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于一身、产品开发生产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四密”型企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四密”企业:新时期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当前,我国“四密”型企业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不同部门。“四密”型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以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消费者极品意识和精品意识日益增强以及部分高精尖产品的小批量高价值和手工制作为主要特征(如迈巴赫汽车全年仅生产1000辆左右,其产值却超过100亿美元。由于基本上依靠手工制造,技能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属于典型的“四密”型企业),也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不断改变生产组织形式,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关。以高技术、高资本为依托的劳动和技能密集型产业,不仅不是传统和落后的代名词,而且是现代和未来社会的新“宠儿”。

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的新形势下,“四密”型企业将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际比较优势的重塑而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并带动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发展、新跨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发展“四密”型企业,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包括制度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等。第一,我国拥有雄厚的资金积累,我国官方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居民储蓄率也居世界前列。第二,我国拥有相对完整的教育和科学技术体系,我国科技人员的数量已居世界前列,部分领域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三,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特别是教育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第四,我国人工成本依然相对较低。第五,我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内需潜在的拓展空间巨大。第六,积极扶持和促进高技能密集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扩大和改善就业,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导向,因而能够得到我国政府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时期,“四密”型产业将成为我国最具成本比较优势和技术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四密”型企业本身属于典型的高技能密集企业,同时由于其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因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增长点。

四、实现人力开发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良性对接:把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开发高技能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四密”型产业的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四密”型企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好高技能人才规模不足和层次偏低的矛盾。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体上短缺接近1000万,其中以高层次技能人才短缺最为严重。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建设效率,努力满足包括“四密”型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更加注意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要特别重视发挥“四密”型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要统筹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实现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良性互动,实现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国家产业体系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何充分发挥“四密”型企业在扩大高技能人才需求和促进高技能人才开发方面的潜力,个人以为,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把产业集聚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密”行业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选择有实力有特色的“四密”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开发示范基地,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积极鼓励“四密”型企业创新高技能人才开发方式,积极推广“四密”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的经验。完善税收和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等相关方面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四密”企业在实训和实习方面的作用。

第三,在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上发挥“四密”行业的作用和积极性。

第四,加强“四密”型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环境、机制、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第五,建立“四密”型企业与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合作和互动机制。

第六,考察和总结国际经验,为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