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姑苏水乡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姑苏水乡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清晨,我们穿过古城曲折幽深的小巷,走出闾门,漫步来到七里山塘。关于这条七里长街,有段饶有兴味的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山塘一带瘟疫流行,河道阻塞,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后来,有位老人告诉大家:山塘所以蒙难,是因为虎丘山上的白虎斗不过狮子山上的青狮,只要疏通河道,同时在山塘沿堤筑七只石狸,以助虎威,就能消灾免疫。乡民们照此办理,日夜疏浚河道,又琢了七只形态各异的石狸立在山塘河边,果然河水通畅,瘟疫顿消。自此,就有了“七狸山塘”的说法。时间长了,以讹传讹,人们就把“七狸山塘”说成了“七里山塘”。

山塘,是水乡苏州一条典型的街道。在曲折狭窄的弹石路上,有集镇似的闹市,小桥流水式的人家和幽静的田园乡村,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学士诵吟的对象。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就曾有“党来饱吃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时”的诗句。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更是详尽地描绘了这一带的热闹景象。我们在山塘街头,只见商贾店铺,栉比鳞次,特别是比比皆是的地摊,出售各种土特产和小吃,有卖茉莉花干的,卖麦柴扇子的,卖蛋壳画等玩具的;在馄饨担和豆腐花担旁,更是坐满了吃客。过了半塘,沿街大都是住户,不几家就有一个河滩,可以沿石级而下,濯洗或提水。唐代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的诗句,正是对这种景象的生动写照。临近虎丘,随处可见的是红桃绿柳,和纵横酌田埂,交叉的河网,以及远处存放茶花树的玻璃屋顶的花厢花房,好一派恬美的田园风光!

同山塘街并行的,是一条碧波盈盈的水巷,舟来楫往,熙熙攘攘,成为沟通城乡交通的一条水上干道。这条河道,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刺史时,发动百姓开凿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将山塘河堤取名为“白公堤”。

并行有水巷,纵横有河道,因此桥梁也就特别多。白居易形容苏州是“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这在山塘街上最能得到体现:桥,既有石质的,也有砖砌的,有多孔的,也有单拱的;有时候,刚从一座桥上下来,一转弯,又踏上了另一座小桥。在众多的桥梁中,著名的有渡僧桥、星桥、桐桥、青山绿水桥、望山桥。或高大雄伟,拱洞宽敞,或小巧玲珑,古色古香。不独式样美观,桥名优雅,而且都同民间故事联系在一起,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被传为美谈。

七里山塘,不仅风光旖旎,景色宜人,而且文物星罗,胜迹遍布。过半塘,有座庭院,叫做 乐圃,是宋代作家朱长文的故里。朱长文和苏轼,同为宋时文坛名士。著有《吴郡图经续谱》一书,是研究苏州地方历史重要的文献资料。

青山绿水桥之间,是著名的“五人墓”。明末,魏党专权,陷害忠良,苏州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义士,挺身抗暴,从容就义。一年后,魏党覆灭,苏州人民将五义士合葬在山塘街魏忠贤生祠旧址里,并立碑纪念,永志不忘。这《五人墓碑记》,是几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篇好文章。“五人墓”附近,还有一座“葛将军墓”,葬的是明末苏州机织工人葛成。葛成是我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领导手工业工人进行罢工斗争,惨遭镇压,英勇献身的先驱者。后人称他为葛将军,墓葬于此,以志纪念。

虎丘附近,有座“五贤祠”,是为纪念苏州历史上五位名贤而立的,他们是唐代任过苏州刺史的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宋朝时长洲县令王禹、学士苏轼。出“五贤祠”而入虎丘,春天海涌山的景色自然格外迷人,少不得尽情畅游一番。

午后,我们来到东南郊葑门外的集镇。一条大河由南北折向东西穿过,将集镇一分为二。而那拱形石桥,又将集镇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下午的集市刚刚开始,街上人来人往,买卖兴隆。临河的小茶馆里,老人悠闲地坐在板凳上,聚神地听着说书,偶而切切谈论几句。面前桌上的一壶浓茶热气腾腾,散发着沁人的清香。

由葑门集镇向东南行约两里许,便到达银波粼粼、风光宜人的黄天荡。黄天荡,又名朝天湖,荡内盛产各种鱼鲜虾蟹,荡畔出产著名的塘藕、芡实、茨菇、荸荠、茭白等水生作物。据记载,早在唐代,这里的塘藕就已列为贡藕,每年要向皇帝进贡。白居易当时曾将黄天荡畔的藕移入洛阳,以诗吟咏道:“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太平天国时,李秀成的水军曾在这里和李鸿章的清兵交过一次水战。当时太平军军粮不足,眼看有失败的危险,由于老百姓的支援,供给鱼藕为食,终于获得了胜利。如今这里,满目荡田鱼池,极为富饶美丽。

从荡畔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小道前行,便可来到位于黄天荡中的娄葑水产养殖场。这个养殖场拥有黄天荡千亩内塘和渎墅湖万亩外荡,这里有亩产超过三千斤的高产鱼池,人工培育珍珠的河蚌产珠工作室,大量繁殖非洲鲫鱼和日本大斑鲫鱼的恒温水池,和宽敞的泥鳅暂养池。

“澹台湖水绿如油,宝带桥平匹练浮,好种碧桃三万树,年年花里作春游。”我们从黄天荡坐船折向南行,不多久就驶进了宽广的大运河。抬头远望,一条长长的玉带飞架两岸,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江南最长古桥――宝带桥。它建于唐代元和年间,相传是当时刺史王仲舒捐玉带资助建成,又因桥形如长带,故取名宝带桥。整座桥完全是用花岗石建成,结构坚固细致,造型瑰丽动人,共有五十三个环洞,全长达三百一十九米。行至桥心,纵目四望,只见东西两边是水波微动的大运河和澹台湖,远远对着葱翠的上方山,近水远山,风景如画。啊,春天的江南水乡,好一幅赏心悦目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