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思维方式的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历史教学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

关键词:多向思维;动态思维;逆向思维;宏观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170-02

“一言堂” 在教学中历史悠久,似乎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形尤甚。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

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求异思维”就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的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要求学生能摆脱传统方式,提出具有独创而又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前人的独特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

一个在学习中从不敢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创造?在历史课教学中,有一种习以为常的思维惰性,认为只要记住条款,用思维定势来回答就行了。显然这是创新的枷锁,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对他们任何一点点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思维火花都要细心维护。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破除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创新教育呢?历史教学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

一 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

单向思维,大都是“一对一”地观察分析事物,往往割断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把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一个新结论的得出,简单地归结为是一个原因引起的、一个观点证明的结果。而多向思维则是针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不同领域的因果联系的不同特点,从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等具体情况出发,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地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如在讲述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时,要全面的分析,不能只考虑列强入侵这一因素。应从经济发展所涉及的资金、原料、技术、劳动力、市场等多角度思考,学生回答出不容忽视的因素还有自然经济解体较早;沿海便于对外交往;古代史上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多向思维既可以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同一思维起点出发,让思路呈辐射状,形成诸多系列,使整个思维过程信息充足,丰富多彩。抓住因果,找出规律。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方向,偶然性则居于次要地位。

如“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之所以在1919年5月爆发,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是导火线,这是历史的偶然性。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二 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

静态思维,是指一些人习惯于从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去观察、研究和反映问题,因而所看到的常常是一些肤浅的表象,而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静止看运动。这是一种以“静”为主,相对化的静态思维过程,是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的反映。而动态思维则是一种运动的、发展的思维,它能着眼于事物发展的趋势,是一种运动的、调整性的和不断选择优化的思维,它的根本特点是变动性和协调性,即根据不断得到的信息,依据不断变化的条件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程序和方向,对决策和方案不断进行反馈、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

在讲解世界史中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就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而言,各国既存在着共性,同时又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从其共性来说,首先,各国革命或改革前,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资产阶级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成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其次,各国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和束缚,这种阻碍和束缚又正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得以爆发的最深刻的动因.然而,各国所受的阻碍和束缚并非都是来自当时横行于世的封建专制统治,英、法的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势力的阻碍;北美和印度等地都是饱尝英国殖民统治之苦,资本主义的发展举步艰难;统一前的德意志和意大利都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严重制约着两国经济的发展;而独立后的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南方使用黑人奴隶劳动的大种植园经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两种经济的矛盾不断尖锐,黑人奴隶制成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的巨大阻力;东方的日本和中国却由于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成为它们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基于各国革命或改革前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经历,决定了在革命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对象、任务、革命或改革的领导阶级、群众基础、主要内容和经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这样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就是要求学生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考虑问题,即要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改变思维方向,进行“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的联想。动态思维与静态思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 变正向思维(顺向思维)为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顺向思维)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脉络去认识事物的方式,理清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比较事物前后阶段的变化都离不开它。

逆向思维就是反过来想一想,不采用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反弹琵琶”,即打破传统的思维程序,对问题作反方向思考,常常会翻出新意,收到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逆向思维法具有挑战性,常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胜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中英鸦片战争是因鸦片问题引起的,为什么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却只字不提鸦片呢?通过学生讨论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打开中国市场,这从《南京条约》中的主要内容足以说明。

四 变微观思维为宏观思维

微观思维侧重于单一的事物或某个事物的局部、侧面和重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事物的个性上了解事物的特点。而宏观思维是把众多的同类事物或某个单一事物放在广阔的范围内观察和分析,从整体上、大局上把握和认识事物的基本状况。宏观思维方式把客观世界的“联系”转化为多层次、多方法、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联系整体,揭示出“联系”“关系”在事物存在、运动和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