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清部分微球蛋白含量与肺结核发生相关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清部分微球蛋白含量与肺结核发生相关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结核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18例健康人、125例结核菌阳肺结核以及120例结核菌阴性肺结核患者在规律抗结核治疗前后血清α1-MG及β2-MG含量,统计学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其相应指标的变化,并对相应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结核菌阳性或结核菌阴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α1-MG较健康人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血清β2-MG较健康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β2-MG与肺结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6和0.901,P

【关键词】肺结核;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相关性

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结核病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使得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辅助检查方法层出不穷,但是,痰菌阳性仍是肺结核诊断的金标准。然而目前结核菌阴性的不典型肺结核病例日渐增多,这一现象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困难,故此,寻找新的敏感辅助诊断指标已成为该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由肝脏合成,在某些炎症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可有血清α1-MG、β2-MG显著升高[1-2]。此外,β2-MG作为一种敏感的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指标已逐渐被广泛认识[3],但其对各种肺结核的临床意义研究报告尚不多。本文通过对245例肺结核患者血清α1-MG、β2-MG检测值的分析,探讨该测定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45例单纯肺结核患者来源于我院2005-2007年的住院及门诊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肺部x线病灶性质及痰结核菌检查确诊,菌阳性组125例,男75例,女50例,男:女=1.5:1;年龄18~87岁,平均(46.2±20.7)岁;病灶局限1叶者37例,2叶者23例,3叶以上者15例。120例菌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依据:①具有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②抗结核治疗有效;③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部疾患;④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⑤支气管或肺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性改变;⑥ 结核菌素(PPD 5u)皮肤试验强阳性或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⑦ 痰结核分支杆菌PCR加探针检测阳性;⑧肺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核病变。其中,男66例,女54例,男:女=1.2∶1;年龄18~82岁,平均(39.5±19.7)岁;病灶局限1叶者51例,2叶者44例,3叶以上者25例。以上所有病例均无肝肾疾病、冠心疾病、甲状腺疾病、骨髓瘤等疾病史。同时选择118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68例,女50例,男:女=1.31∶1,年龄18~80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次晨抽空腹血查血清α1-MG及β2-MG,相应检测采用Beckman304特定蛋白分析仪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具体步骤详细按照说明书执行。

1.3 统计学分析 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程序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单因素相关分析方法,P

2 结果

2.1 不同组分血清α1-MG及β2-MG变化 无论是菌阳或菌阴肺结核组治疗前后血清α1-MG与对照组均未发现显著性改变,统计学分析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组分中治疗前血清β2-MG与经过规律抗痨治疗后以及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结核发生时血清β2-MG可能升高(见表1)。

2.2 肺结核组血清α1-MG及β2-MG浓度与结核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β2-MG浓度与结核发生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菌阳患者及菌阴患者相关系数分别为0.876和0.901,P

3 讨论

α1-MG及β2-MG是人体浆细胞抗原的一个轻链,主要由B细胞活化转化成浆细胞后由其合成,其他有核细胞都能少量合成并附于细胞表面,但合成量远远低于浆细胞的产量。在代谢过程中,α1-MG及β2-MG与HLA分离,释放到体液中,故血清、尿、脑脊液、胸积液、腹水、唾液等均含有α1-MG及β2-MG,是产量恒定的内源性物质,由肾小球过滤,99.9%又经肾近曲小管以胞饮形式重新吸收,并被降解不再返流入血。在细胞代谢活动旺盛时β2-MG生成亢进。体外培养显示,淋巴细胞受植物血凝素刺激后β2-MG合成加速。它的出现与机体的免疫机制有关。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表现为淋巴细胞致敏和巨噬细胞浸润,局部组织坏死,使细胞膜上的β2-MG释放增加。因而在肺结核的血清中β2-MG值常见升高,本文肺结核患者血清β2-MG均增高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较差异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当结核菌感染人体时,机体表现的免疫反应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型免疫反应。肺结核患者血清β2-MG含量增高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同时结核病其基本病变主要的变性、渗出、增生三个方面及结核结节的形成,表现为病灶部位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吞噬细胞的浸润,局部组织坏死。β2-MG可从有核细胞表面游离出来,从而使血清的β2-MG浓度增高,而病灶局部大量淋巴细胞的浸润、高度分化和破坏,使β2-MG游离至血液中,可能是肺结核患者血清β2-MG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明确肺结核病灶的肺结核患者血清β2-MG含量较健康人对照组明显升高,统计学差异提示单纯肺结核无论是菌阳性或是菌阴性患者,该项检测有较肯定的诊断意义。然而分析菌阳性组与菌阴性组肺结核患者β2-MG检测值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统计学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含菌量对β2-MG的检测值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观察两组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受累肺叶范围发现菌阳性组的结核严重程度较菌阴性组的明显。因而它们的β2-MG的检测值亦存在差异,或许可以认为β2-MG值的增加与病变范围、菌量的多少有较密切的关系,又或者认为重症肺结核较之轻症肺结核血清β2-MG的测定更具敏感性。同时,这与肺结核的病理变化相符合。血清β2-MG浓度升高与肺结核患者的病程长短、病灶所累及的肺叶范围、空洞的形成、菌阳性与菌阴性的种类,病理进程等因素的相关性,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肯定的原因局部结核病变的严重程度、炎症反应轻重、局部有核细胞释放β2-MG的多少有关。同时,为形成阴性对照,本研究还对不同病理状态下血清α1-MG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虽然α1-MG、β2-MG均为体内免疫球蛋白轻链,但是,在结核患者中血清α1-MG的含量均未出现显著性改变,从而进一步证明了β2-MG在结核患者升高的特异性。本研究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α1-MG、β2-MG含量,由于有相应批号的标准液,目前实验方法规范易于统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核患者血清α1-MG、β2-MG检测,证实此类患者血清β2-MG含量可以出现显著性升高,并与结核发生具有相关性。由于此方法简单并且易于统一检测标准,实用性强,宜供临床广泛应用,已达到辅助结核诊断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丁璐,董吉祥.联合检测血尿β2-MG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0):1664-1666.

[2] 张兰艳,刘云良.β2-微球蛋白与临床.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23(2):132-133.

[3] 梅长林,徐洪实.血、尿β2-MG测定的临床床意义及其评价.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200-202.

[4] Ohnson S.: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clinical features,management and basic mechanisms.Thorax,1999,54:254-264.

[5] Sullliran EJ.Lymphangioleiomyomatosis.Chest,1998,114(6):1689-17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