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稷故里的艺术瑰宝――稷山高台花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稷故里的艺术瑰宝――稷山高台花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稷山高台花鼓,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东特色文化的一个“绝”品。它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 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开启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稷山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高台花鼓。千百年来,稷山人们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在当地民间传统节日中人们奏乐打花鼓来庆祝美好生活。本文对稷山高台花鼓的起源、高台花鼓的特点、高台花鼓的表演形态、高台花鼓的演变方面进行研究,希望给高台花鼓今后的发展研究指明方向和方法,从而加深高台花鼓理论研究的层次,能使“华夏一绝”更好的被人们认识和了解,更好的传承发展下去。

【关键词】高台花鼓;华夏一绝;鼓乐祭拜

后稷故里指的是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的历史悠久。稷山高台花鼓是中华鼓艺术的一种,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中,根植于民间,有着肥沃的生长土壤和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得以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日臻完善。在当地花鼓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奏乐打花鼓来表达自己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新生孩子过满月时也要打花鼓给主家跟孩子进行祝福,希望花鼓表演能给家庭带来财富与平安,孩子的人生带来好运,健健康康的生活。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会有花鼓表演。稷山高台花鼓出现于唐朝初期,明清时期就有了自己的规模和体系,现在稷山县境内以汾河为界分为汾南、汾北,汾南的花鼓以东蒲花鼓、稷山安福艺校花鼓最具代表性,汾北以桐上花鼓最具代表性。

一、高台花鼓的起源

关于高台花鼓的起源当地稷山县志中有文献记载[1],山西省稷山县是中国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后稷在此教民稼穑。稷山这块热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稷山人民为了纪念后稷这位伟大的先祖,创造了祭祀稷王、欢庆丰收、祈愿平安幸福的高台花鼓。花鼓是山西鼓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魂宝。在远古时期,人们把鼓声与雷声相比,有“鼓声雷动可降雨”的巫术观念,认为鼓声有助春耕或农作物生长。因而鼓艺术的产生和远古农耕文明血脉相连,从祭祀农神到娱悦百姓,稷山花鼓植根于民间,代代相传,据稷山县志中的史料记载,早在隋唐时花鼓表演便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明清时的花鼓表演风格流派更臻完善和兴盛。稷山县志记载了明清时期古邑庙会、社火、节令“绕城四处走,皆闻花鼓声”的盛况[2]。稷山高台花鼓在当地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逢年过节、赶庙会、闹红火,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场所就会有花鼓表演。高台花鼓的发展经过历史的洗礼,已经失去了最初祭祀的主要功能,现在的主要功能成为人们庆祝美好生活的表演娱乐项目。

二、高台花鼓的特点

高台花鼓是花鼓艺术的一个分支,它的独特之处是表演者不仅要在平地上表演,而且要伴随着鼓点攀登到叠加起来的道具长板凳高台架上表演。它与平地上花鼓表演相比,更具有表演的技巧性和花鼓艺术的观赏性,成为花鼓艺术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传统的稷山高台花鼓,道具板凳叠层数少,高台架高度低,一般为三层或五层,总高度两三米;而发展到今天的稷山高台花鼓,道具板凳叠架层数不断升高,可达到7层、9层、11层、13层,高台架最高可达9米左右,相当三层楼高,因而突显出高台花鼓“高”的特点。

高台花鼓表演的核心部分是鼓艺,其充分发挥出花鼓的优势,汇集了击鼓的多种技巧。演员身上佩带高鼓、低鼓、胸鼓和腿鼓,右手执软槌,左手执硬槌,通过单打、对打、混合打,与大鼓、锣、钹、镲等乐器的表演交相辉映,形成独特完美和谐的民间原生态听觉和视觉艺术效果,因此就形成了稷山高台花鼓的第二个艺术特点“奇”。

高台花鼓表演中道具长板凳从平地上层层叠起,逐层升高,越高越窄,演员们边打鼓边搭台,边搭台边登上高台架直到顶层。叠架起来的道具板凳,既像山、又像塔,高高耸立,由下向上仰视,令人望而生畏。特别是高潮部分,百余名表演者登上高台架,在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演员们仅用腿、脚勾住道具板凳,还要做“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各种高难度的击鼓动作,其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表演,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感到震撼,此为稷山高台花鼓的第三个特点“险”。

由于稷山高台花鼓高、奇、险的艺术特色突出,又具有独特的生存空间和演变经历,2007年山西省文化部门把稷山高台花鼓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稷山高台花鼓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河东特色文化的一个“绝”品。

三、高台花鼓的表演形态

稷山县志上描述了传统稷山花鼓的打法3: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表演场中间表演,身上挎三个或五个花鼓,分别在膝盖、头部或躯干两侧,挎鼓的人在场地中心击打小鼓表演,另有四个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转动表演各种动作。另外乐队手持大鼓、锣、钹、镲等在旁边伴奏,表演时每一个段落间演员还配有歌曲演唱。随着花鼓表演形式的演变,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清一色的男演员,演变为有女演员加入一起演出,参演人员数量逐渐增多,表演的形式不断演变改进。核心人物的表演由原来的单人变为双人双打,跑圆场的由四人增至八人、十人等。表演多以地面打法变化、队形变化、各种“枣花”、“连坏套”表演为主。自明清以来,稷山花鼓又有了它质的飞跃,演员数量的继续增加,此外还在演员的化妆、演出服装、道具等方面更为讲究,动作技巧更为丰富,向“难”、“美”、“绝”方面发展,高难度技巧有“鹞子翻身”、“凌空跃马”、“水中捞月”、“金鸡独立”、“孔雀开屏”、“秦琼背剑”、“秋千荡虎”、“倒挂金钩”等演出人员多达二三十人。在表演形式上特有的高台架造型,挎鼓的人增加到六人三对,在表演到高潮时用十几条长木板凳叠摞起架,演员分层表演,难度加大、花样增多。(下转第179页)

(上接第177页) 近年来,稷山高台花鼓不断创新,表演时人数多达200余人,高台架最高可加至13层。

花鼓表演由头鼓、肩鼓、胸鼓、腿鼓集一身。鼓点主要有“一点油”、“紧三捶”、“捞捶”等鼓点,配合各种表演动作,给人以铿锵有力,巧中多变的视觉感受。表演的队形有“白菜卷心”、“龙摆尾”、“枣花”、“连环套”等。

四、高台花鼓的演变

1、高台花鼓历史作用的演变

稷山高台花鼓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远古时代,圣人后稷于山西稷山教民开荒,开启了华夏民族农耕文明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以鼓乐祭拜由此而生稷山高台花鼓。千百年来,在后稷故土上生活的人们代代沿用这一古老的方式,祈求五谷丰登。高台花鼓还有祭祀祈求的作用,强烈的民间精神信仰和生命意识成为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生命力。以前人们对不可知的未来充满恐惧心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对穷苦生活的恐惧,使得人们寄希望于“扯院”这种形式消除心理恐惧。所以在当地的这种贫困生活条件下,“扯院”这种民间习俗就有了它生存的土壤和需求空间[4]。

如今的高台花鼓主要是庆祝,在当地重大的节日中,高台花鼓会呈现给人们精彩的表演,还参加一些商业的演出、婚礼表演,春节期间进行传统的“扯院”活动,正月十三是稷山县的庙会节日,每年都有各种花鼓表演,让人们欣赏土生土长的稷山花鼓,有利于稷山花鼓的传承与发展,使稷山的花鼓艺术发扬光大。

2、稷山花鼓在打法上向难、美、绝趋势演变

由传统稷山花鼓发展演变而生的高台花鼓赋予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全新的生机。高台花鼓的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场面壮观、风格淳朴,独特的金字塔造型,更象征人们幸福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稷山高台花鼓表演充分运用了花鼓的优势,挖掘了击打花鼓的潜能,汇集了击鼓的多种艺术技巧风格,加上演员们在惊险的高台叠架上扣人心弦的完成精彩演出,表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

稷山高台花鼓,是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位民间艺术家的精心改编,目前由“鼓娃嬉春”“鼓闹丰收”“踏鼓登高”三部分组成。“鼓娃嬉春”,通过单打、对打、队形变换等表演技巧,表现了黄河娃欢天喜地闹新春的动人场面。“鼓闹丰收”,鼓声激扬、鼓点清脆呈现出稷山人民安居乐业、喜庆丰收的美好景象。“踏鼓登高”,鼓队以“金字塔”式造型进行表演,演员们在层层搭建的高台架上舞打花鼓,在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仅靠腿、脚勾住板凳腿展示“孔雀开屏”“凤凰展翅”“倒挂金钟”等多种高难度技巧动作,鼓声骤响、人声呐喊、荡气回肠、扣人心弦。高台架造型远望像山,近观像塔,寓意深刻,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令人叹为观止。稷山高台花鼓表演的演变由原生态艺术进行创新发展,由最早的三五层板凳叠架,发展到现在叠架十三层(高9米左右),堪称中国民间鼓乐艺术之奇葩。

【参考文献】

[1]稷山县志- 第十卷 170页.

[2]稷山县志- 第六卷 90页.

[3]稷山县志- 第六卷 82页.

[4]杨云.试论万荣花鼓的文化特征与审美旨趣[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1)

[5]赵霖.山西万荣花鼓的文化特征考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