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韩晓芳 透明的北京医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韩晓芳 透明的北京医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不断发生各种医患关系方面的恶性伤害事件,让身为北京市医改办主任的韩晓芳也十分难过。在采访中,这位外表温婉优雅的知识女性,用坚定的语气说:“这从一方面说明医改的迫切性,另一方面也是北京医改办一直在努力推动的,医改一定要透明。”

北京市医改办全称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参照奥运办的有效模式,在全国最早成立的全面协调医改的临时性办事单位。长年从事金融改革的韩晓芳在上任北京市医改办主任之初就深深地明白肩上担子的重量:“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医疗,家家户户都关切;医保是给老百姓管救命钱的,医保资金的使用和医院方面有一个博弈,医改就是要促进医疗行为的规范,让医保资金真正高效地用在老百姓身上,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身边的变化。”同时,北京又是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外地病人比率最高、医疗机构管理最多元的城市,北京的医改,在某种意义上牵动着全国医改的神经。

从哪里开始?北京选择了从患者反映最强烈的“看病难”入手,一方面媒体、医疗单位的管理者、有关单位公务员以患者的身份体会挂号、就诊中的每一点难处,另一方面,患者也自愿报名参与医生工作的体验。经过实地调查,北京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了双休日门诊、预约挂号、优质护理等等一系列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全市所有66家三级医院、11家二级医院接入预约挂号统一平台,门诊挂号排队现象明显好转。针对每年过亿病患集中就诊于不超过200万个专家号的突出矛盾,北京最终形成“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思路,把人才建设作为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正在有计划,有规范地充实完善社区的医务人员的队伍,特别加强了全科医生的培养,全力以赴地减轻专家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难题。

对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韩晓芳也从来不回避,无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无论与患者通过声音、文字甚至是面对面的交流,她都坚持用最直白、最简明的话来回答提问。“相互不理解是医患矛盾最直接的成因,做医改工作首先要改的就是不开口、不透明的工作思路。”同时,为了真正解决矛盾,北京面对中央的、地方的、国企的、 民营的,部队的、武警的等等八路医疗机构,成立了首都医药卫生协调委员会,积极协调全市的医疗服务资源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进北京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加强信息沟通,应对一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2013年7月28号北京市医管局挂牌成立,重点承担政府出资人的职责,履行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的这样的办医院的职能。

医管局重点指导了北京医院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在现有的专家管理的基础上,公开竞聘,加强专门的管理培训,并试点搞了是儿童医院、安贞医院、世纪坛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首都儿研所等五家大医院的院长公开招聘,以此对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质量、安全、环境、就医秩序、成本控制等等一系列管理的加强做整体尝试。同时,响应国务院提出来要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求,北京首先在基层医院进行管理模式的大胆创新,门头沟区医院引进有名的医疗集团,在区医院不改变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内部分配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

韩晓芳长期在发展改革系统从事政策研究,涉猎范围比较广,在投融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民营经济等领域均有一定造诣。她主管体制改革工作期间,组织制定、落实从2009到2012年每年的全市体制改革计划和重点改革任务,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规划》,协调推动出台了《昌平东小口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等。主管财政金融工作期间,负责推进金融功能区项目建设,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丽泽金融商务区开发建设实施的工作意见》,组织协调各有关方面发行企业债工作,组织研究要素市场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和新城建设基金方案等。

2009年以来,韩晓芳一直兼任北京市医改办主任,围绕医改做了大量调查研究,了解医药卫生领域的情况,熟悉国家医改政策。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市领导的领导下,团结协调各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组织起草出台了《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北京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等十余个重要的医改文件,创新提出了“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添活力”的总原则,推进四个创新(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的改革思路,政策联动(价格、医保、财政)的改革模式,让社会各界了解、理解、支持、参与改革的宣传工作方法,组织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北京医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也为全国医改提供了重要经验,总理、刘延东副总理以及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都到北京来视察医改情况,克强总理就北京医改做过多次批示,在全国医改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韩晓芳心中,她既是负责医改的一个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普通百姓,所以她特别注重每一项政策在医疗机构管理者和患者双方面的感受。作为改革推动者,她觉得在北京这三年的医改当中,政府的一些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市领导明确地提出病有所医是基本民生,在各个层面努力地推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来北京市投入医改的政府资金达到489亿,每年在财政的医疗卫生投入增长20%以上,在北京资金供需非常紧张的背景下,长期高增量的医改投入表明了政府对医改工作的重视程度,当然,可能老百姓说钱花到哪儿去了?高投入的直接结果是医疗保障的制度越来越完善,水平越来越高。目前北京的职工医保、城市居民医保、新农合这样三个医保体系,参保、参合率是96%以上,基本覆盖了所有居民。

作为一个普通的患者,她也为涉及到人身的健康安全,甚至涉及到我们整体的全民的健康素质的过度用药、药费过高等问题而忧心,北京已经在试点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的改革,下决心要从机制上解决这个问题。三年下来,老百姓的平均就医负担下降了20%。

下一步北京还在继续要让医疗服务的费用能够进一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特别是通过成本控制,降低老百姓医疗服务负担。同时北京通过医疗服务布局结构的调整,在包括交通、国土资源等各个部门的配合下,大力推进大医院向郊区、向新城、向资源薄弱地区转移,让我们老百姓在家门附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在某种意义上,北京医改是全国医改的样本,其中的压力、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整个医改办常年在反复调研、反复协商、反复修改的高压、高强度环境下工作,加班的苦与累自不消说,韩晓芳自己的办公桌上,几尺高的材料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码了半张桌子,工作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干脆睡在办公室以节省时间。但她和她的同事们仍然很欣慰:北京医改很苦很苦,但大家认定了,努力了,尽量地去做这样一件好事,心里就觉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