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古筝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古筝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筝,这一民族乐器,在近几年国内的民族乐器教育行业中,是一个发展比较快的乐器。全国各地,学习古筝的青少年和成人的数量都在急速增加。作为一名多年担任考级评委的专业古筝教师,在教学和考级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大部分地方的古筝普及教育对学生们的基本功把关不够严谨,乐理知识薄弱,基本音色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导致学生们弹奏的乐曲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乐从心出,心随意动,意随指发。所以,对于基本功。笔者认为是学习古筝者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古筝的创作曲目发展很快,与一直流传至今的一些地域风格明显的传统曲目(如高山流水、四段锦、扫雪等)相比,很多新的创作曲目(如临安遗恨、西域随想、云岭音画等)也得到了习筝者的广泛认可,诸如《打虎上山》《春到湘江》《长安八景》等更是进入了各大音乐院校校外艺术等级考试的演奏级范围。要演奏这些高难度的曲目,完美地诠释出曲目的意境,对弹奏者的基本功要求都是相当高的。唯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让弹奏者的二次创作得以充分发挥,表现出演奏者对所演奏曲目的真实感受。

一、读谱流畅,节奏稳定。音准准确

扎实的基本功,主要体现在乐理知识和演奏技术两方面。乐理知识上首先要求有准确的乐理知识概念。

1、识谱要求。识谱,无论是线谱还是简谱都无碍。因为现在古筝乐曲的创作越来越多元化,所以建议大家在弹奏新创作乐曲,尤其是五线谱时,使用固定调读谱,将琴弦看成固定调定弦来弹奏。在读谱的时候,就要训练习筝者良好的乐句感、音乐段落章节感,这样在熟练演奏之后,就不会把音乐弹得很死板。

2、良好的节奏感。正确运用规范的节奏规律。弹奏的乐曲有固定的节奏张力,不要出现拖拍,抢拍等问题。经常看到有很多学生们在考试过程中,快板虽然快了,但是抢拍。慢板则是拖拍拖到把乐句都中断了,这些都将乐曲的章节打乱,显得杂乱无序,破坏整体性。故而,节奏概念必须准确。演奏的时候结合手指技术,控制在自己能把握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演奏出快而不乱,慢而不拖的音乐,无论快慢,都恰到好处,才能把乐曲表现得更为优美动听。

3、准确的音准概念。因为古筝普遍都是采用民族音乐中的五声音阶定调,所以fa,si两个音都需要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奏的方式产生。按弦到位与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演奏者自己弹奏出的fa,si是否准确。还有古筝音乐有的上下滑音,潮州筝乐、客家筝乐、陕西筝乐等各个不同地域的筝乐都有各自的音乐风格,能否弹奏好这些乐曲首要就是演奏者要具备灵敏、准确的听觉能力,能准确把握升fa,降si,微升fa,微降si。以及另外一些特殊按颤音的韵味。所以如果学习条件许可,学习古筝的学生最好能够加强视唱练耳方面的训练。

二、音色优美,用力不觉,指尖灵敏

任何一门乐器的演奏,手指力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也是长期艰苦枯燥的训练。要想拥有过硬的演奏技巧,主要在于平时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涉及到心理因素以及手指力度训练两个方面。要掌握正确规范的演奏方法,首先要求习筝者能够放松心态,但又要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每一个难关。因为每个人的手指构造不同,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自己要突破的问题,诸如速度,力度等。心态放松才能很好地体会到每个手指头的感觉,做到有效练琴。意志坚强才能持续不懈地练习下去。不轻言放弃。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的是手指功能训练的问题。

1、音色

要想弹奏出优美的旋律。首先要明白旋律是由一个个单独的音符组成的,作为演奏者,必须先明白什么是优美的音色。古筝最终产生的音色效果主要由古筝本身具备的音色和演奏者对音色的掌控力这两方面所决定。古筝本身的音色,这取决于弹奏者自己对古筝音色的选择。一般而言,高音区要亮丽清脆,中音区要饱满连绵,低音区则要求浑厚低醇。三个区域的过渡音色自然不生硬,基本上就能达到一架音色不错的古筝标准了。古筝演奏者对古筝音色的掌握则涉及到古筝演奏者对不同乐曲的整体理解,细节剖析,有丰富的演奏经验,能熟练地运用指尖触弦以及不同弦段的音色变化来让演奏更加丰富。

演奏者的演奏技术,这就涉及到用力方式,发力点,触弦角度以及触弦区域的选择。在我们对演奏方法做出选择前,首先我们要明了的是什么样的音色是好的音色。笔者以为,真正的好的音色是饱满圆润的,有古人描述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音色才是古筝应该具备的基本音色,而具体用到曲子里的感觉则是“强而不煤,若而不虚”。如若每个习筝者,都能在锻炼基本功时注意到这几点,相信在演奏古筝乐曲时,对意境的把握就会容易很多。

为什么笔者如此强调“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呢?因为,在我们现在经常学习的创作乐曲中,往往是为某一个元素,某一个历史故事,某一种情绪等所创作,这些乐曲都融合了作曲家深刻的人生经历,如果一个习筝者不能够体会到作曲家内心的东西,他只能弹出平平干枯的声音,肯定是无法把乐曲的意境表现准确的。现在的乐曲张力都非常大,我们的习筝者能把极强的音色和极弱的音色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那么自然就可以运用自己的技术去淋漓尽致地表现曲目。以乐曲《长相思》为例子。乐曲在引子段对摇指的细腻程度上的变化就是极其丰富的,因为这一段展现了李白的一种内心抱负不得伸展。对现实无奈却又不放弃希望的一种内心独白,就要能够对弦段的不同区域有正确选择。一般说来。在弦中间的区域用摇指来进行演奏会比较柔和,越靠近前梁部分摇指声音的感觉就越刚硬。在进入主题段之后,主要旋律的表现很幽远,有历史的沧桑感,琴码左侧的刮奏则要显得隐在其中。不能把音色刮燥了。又不能弱得一点都没有,那就没有那一下刮奏隐在右手主旋律中的苍凉感。所以,强而不燥,弱而不虚的音色能够引起听众更好的共鸣,也可以使旋律在把握上更准确有效。反之,即便把曲目弹奏下来了,听上去也有可能是干枯、不连贯。过于平淡。起不到应该有的表现力。

那么如何在弹奏中能够把音色控制强调的恰到好处呢?就是笔者在第二段提到过的发力点、触弦角度。即在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中,就要慢练,用心去体会手的重心、发力点、平衡度,力求每一个落指都是掌关节主动发力,松弛饱满的声音,指甲和琴弦是平面触弦。手的重心在实际弹奏过程中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结构不断调节,是很微妙地心里体会,手指控制过程。包括摇指也是一样,要去体会不同力度速度摇指腕力、肘部、肩膀、腰各方面的变化。

总之,要达到优美的音色是一个不断对艺术完美的追求过程,要靠持续不懈地练习和心理体会才能真正达到。

2、用力不觉

现在很多古筝老师都倡导大家弹琴要有力度。力度,并不是简单的有力气。声音响这么一个概念。力度实际上也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力量都不一样,我们对力度的概念事实上是一种饱满、沉稳、扎实的声音。这样演奏者才可以驾驭张力大的有爆发力的曲目。但是,切忌盲目追求力度而练伤手指。比如,同样正规训练2年的就不能去跟10年的相比。指力也是不断地训练出来的。弹琴,所用的力气,实际上来自于要求。首先。要求演奏者有正确的坐姿,身正才能发力,如果人都做得东歪西倒,那么下盘无力,也是没有办法弹出扎实的声音的。第二。从手指运动来说。要明白是掌关节发力,二关节控制运动幅度的原理。从单音基础练习开始,就能做到沉肩垂臂,自然发力。每个手指头都能在弹奏时稳稳地站在琴弦上,这样才能将巧劲儿恰到好处地用到琴弦上。练琴,尤其是练习基本功也是深刻感受自己身体的一个过程。要在静心,不怕枯燥的状态中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体会过去。慢慢地,体会到古人说的用力不觉,也就是放松。要注意的是,用力不觉时,不代表手上软而无力。松弛的要求是松而不懈,这样练习久了,大家对自己的手指控制力就会很好,该具备的腕力、臂力、耐力都有了之后。自然就不会出现快速弹奏就没有声音之类的问题。因为在持续快速的演奏过程中,手指是交替演奏,也是一个轮流休息循环的过程。

3、指尖灵敏

指尖灵敏,指的是手指头的触感。这个跟正确装戴假指甲有关系,如果大家把胶带缠得过紧,则血液循环不通,手指尖碰到弦就更没感觉了。如果戴得过松,假指甲容易掉也不好。所以要装戴适度。在弹大关节托劈的时候,大指可以稍微紧点。训练指尖灵敏度,偶尔也可以不带义甲进行练习,不带义甲的话,手指就是直接接触到琴弦,有利于提高习筝者对指尖触弦感受的灵敏度。因为我们无论是耍把握音色,还是快速技巧都需要灵敏的指甲。快速技法。要求手指触弦即发,也就是说,指尖感受越灵敏的话,越容易提高快速,因为一碰到弦就要拨过弦。如果对碰到弦的触感反应慢了,自然也就延后了拨弦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对音色的控制,在每一个音的控制中,尤其是慢速乐曲的控制中,不同的音色效果完全取决于义甲跟琴弦之间的角度、深浅、用多少力去拨这根弦。所以,弹奏者指尖触感灵敏度对音色的掌控有重要影响。通过指尖触感的判断来感受琴弦的松紧,感受自己要拨多大力度,感受自己的触弦角度是否合适。相信,一个指尖感受灵敏的演奏者适应新琴的速度也比一般的演奏者要快。

所以,学习古筝,尤其在一开始就要努力建立自己对音色的正确概念和正确的演奏方式,明白什么样的音色是美的音色,什么是自然规范的演奏方法。这个除了老师引导之外。习筝者们也要尽量多听演奏家的作品,对好的音色养成一个大致固定的概念,同时多参加演出比赛等,提高自己的演奏经验,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演奏出成熟的古筝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要想拥有过硬的古筝演奏基本功,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习筝者坚持不懈地按正确的方法练习。经过长期不断地规范练习,相信大家最后都能弹奏出自己满意的作品。